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中老年北京市区中老年女性骨量降低危险因素筛查评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770 浏览:37624
论文导读:
摘要:目的筛选出影响北京市中老年女性骨量的危险因素,制定适用于中老年女性的简便易判的评估指标,为骨质疏松症的二级预防提供有效和实用的策略,为进一步改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筛查评估探讨做铺垫,同时也为北京市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策略采取美国GE公司的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调查对象进行骨密度测量,扫描测出腰椎、下肢及全身骨密度,腰椎扫描测出L1-L4、L2-4骨密度。根据WHO问卷调查表,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设计调查内容。《普通人群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调查问卷》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受试者的一般情况(身高、年龄、体重)、运动情况、月经史、生活习惯、疾病手术史、药物史、家族史。对受试者逐一进行封闭式一对一问诊。数据采取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浅析,对分组BMD情况和患病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采取单因素方差浅析进行组间比较,危险因素采取二元Logistic回归浅析进行筛选,以诊断结果的全身T值为因变量,年龄、BMI、身高减少、绝经年限等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浅析,列出回归方程。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呈显著下降的走势。女性机体各部位的骨密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之间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别。女性在40岁以后,各部位的骨密度都已开始下降,55岁-65岁之间,各部位骨密度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下降走势,下降速度为整个下降时期的最高水平。65岁之后达到缓慢下降期。40-49岁年龄段中,骨量降低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都较低,股骨的骨质疏松患病率略高于腰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在50岁较40岁显著增加,以后各年龄段患病率逐级增高。50-59岁年龄组不同部位的骨质疏松患病率较40-49年龄组并未出现显著增加。在60-69岁年龄组中,骨量降低的患病率开始出现降低,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出现进一步增高,且不同部位患病率和整体患病率基本一致。7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已全部出现骨量降低或骨质疏松。影响健康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因素包括:绝经年限、身高下降、家族骨折史、肌肉损伤史、骨病史、骨折史、下背痛史、(不)长期运动、(不)长期饮用牛奶。影响健康中老年女性骨量降低的因素包括:绝经年限、身高下降、家族骨折史、肌肉损伤史、骨病史、骨痛史、(不)长期运动、(不)长期饮用牛奶、(不)长期食用豆制品。影响患病或服用药物的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因素包括:绝经年限、身高下降、家族骨折史、尿失禁、饮用浓茶、冠心病、(不)长期运动、(不)长期饮用牛奶、(无)骨关节炎、(无)乳腺疾病。影响患病或服用药物的中老年女性骨量降低的因素包括:绝经年限、身高下降、骨病史、肌肉损伤史、(不)长期运动、(不)长期饮用牛奶、(无)骨关节炎。结论本实验探讨通过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和其影响因素的观察浅析,得出结论如下:1.不同年龄段女性,骨密度下降的走势不同:女性自绝经后,会出现两个较为显著的骨量下降时期。纵观各部位的BMD下降历程,不同年龄段女性的腰椎下降走势较其他部位更加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骨量降低的患病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走势,骨质疏松患病率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走势。对于同一年龄段女性,机体不同部位骨密度下降的走势也不同。女性在60岁前,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以单一部位为主;60岁后,则出现2个以上部位(包括2个部位)同时发生骨质疏松的现象。2.导致北京市区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的重要危险因素是绝经年限、身高下降、(不)长期饮用牛奶、(不)长期运动;次要危险因素包括家族骨折史、肌肉损伤史、骨病史;其他影响因素为骨折史、下背痛史、骨痛史、(不)长期食用豆制品、尿失禁、饮用浓茶、冠心病、(无)乳腺疾病。健康人群与患病或服用药物人群间,骨量降低和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有着很大差别;同一类人群在骨量下降的不同时期,影响骨量的危险因素亦有较大差别。关键词:骨质疏松论文骨量降低论文危险因素论文筛查评估论文中老年女性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4-6
Abstract6-8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8-9
1 前言9-17

1.1 选题依据9

1.1 选题背景9

1.2 选题目的和作用9

1.2论文导读:骨密度测量策略15-161.2.4诊断标准161.2.5小结16-172探讨对象与策略17-192.1探讨对象172.2探讨策略17-182.2.1问卷调查法17-182.2.2仪器测试法182.2.3数理统计法182.3探讨框架18-192.4统计学浅析193探讨结果与讨论19-333.1探讨结果19-283.1.1不同年龄段女性BMD情况及随年龄变化走势19-213.1.2不同年龄段骨量
文献综述9-17

1.2.1 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及其危害10

1.2.2 影响骨量的危险因素10-15

1.2.3 骨密度测量策略15-16

1.2.4 诊断标准16

1.2.5 小结16-17

2 探讨对象与策略17-19

2.1 探讨对象17

2.2 探讨策略17-18

2.1 问卷调查法17-18

2.2 仪器测试法18

2.3 数理统计法18

2.3 探讨框架18-19

2.4 统计学浅析19

3 探讨结果与讨论19-33

3.1 探讨结果19-28

3.

1.1 不同年龄段女性 BMD 情况及随年龄变化走势19-21

3.

1.2 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病率21-22

3.

1.3 骨质疏松影响因素回归浅析结果22-28

3.2 浅析讨论28-33
3.

2.1 骨量变化的年龄特点28-29

3.

2.2 骨量降低及骨质疏松危险因素29-33

4 结论与倡议33-34

4.1 结论33

4.2 倡议33-34

参考文献34-40
致谢40-41
附件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