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道德建设“斯密理由”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小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765 浏览:75880
论文导读:211利己:市场经济的道德合理性19-202市场经济:“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20-213利己的底线:互利双赢21(二)道德:现代市场经济可持续运转的支撑点21-261市场逻辑:为己必先利他的市场定律22-232道德:重要的经济作用23-253道德规范:经济行为的约束机制25-26

(三)财富之路与道德之路的辩证统一26-291利己与利他:人性的完整诠

摘要:亚当·斯密作为18世纪伟大的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生平著有《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本书。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斯密以同情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他的道德论述,最终形成了他的道德论述系统;在《国富论》中,斯密则对18世纪的经济论述和实践进行一番深刻的认识、批判,最终形成了古典经济学的论述系统,奠定其在经济学上的重要地位。认为斯密在两部著作中形成了鲜明的观点即“斯密不足”,最早是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其主要焦点在于:《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中人的利己与利他的两个本性有着的矛盾冲突不足。本论文旨在剖析“斯密不足”是不有着的,是因为两本书关注的角度不同,以而导致许多学者对斯密思想产生了误解。本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引用作者的原文作为证据,对《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著作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一番考察,并尝试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适时与同一领域的著名学者的观点进行浅析比较,通过寻找解决“斯密不足”的可能途径探来究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本论文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著作以及思想做简单介绍,并对后人提出的所谓“斯密不足”进行剖析,以而证明“斯密不足”是一个伪不足。第二部分,围绕《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本书,详细探讨市场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斯密为市场经济正名,指出市场经济是道德有着必备的经济载体;另一方面,斯密将道德视为现代市场经济可持续运转的重要支撑点,二者由此辩证地统一于人性之中,这部分内容为后面浅析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做了很重要的论述铺垫。第三部分,细致解读斯密解决所谓“斯密不足”的有效路径。其中包括几个关键点,如:看不见的手,同情,公正的旁观者,合宜美德等。最后一部分,主要阐述斯密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二者之间联系的学说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启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应正确地把握利己追求,营造一个“创富”的社会激励环境;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管,进实现行中西、新旧道德的有机整合,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正系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关键词:“斯密不足”论文市场经济论文道德建设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6
Abstract6-10
引言10-14

一、 亚当·斯密及其“斯密不足”14-18

(一) 亚当·斯密及其时代背景14-15

(二) “斯密不足”缘起15

(三) “斯密不足”是否有着的博弈15-17

(四)“斯密不足”的剖析证明17-18

二、 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辩证联系思辨18-29

(一)市场经济:道德所必须的经济载体18-21

1 利己:市场经济的道德合理性19-20
2 市场经济:“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20-21
3 利己的底线:互利双赢21

(二) 道德:现代市场经济可持续运转的支撑点21-26

1 市场逻辑:为己必先利他的市场定律22-23
2 道德:重要的经济作用23-25
3 道德规范:经济行为的约束机制25-26

(三) 财富之路与道德之路的辩证统一26-29

1 利己与利他:人性的完整诠释26-27
2 找寻“利己”与“利他”的合宜点27-28
3 互利:利己与利他的完美结合28-29

三、 解决“斯密不足”的可能路径29-41

(一) 看不见的手29-33

1 经济领域中的“看不见的手”29-30
2 道德领域中的“看不见的手”30-31
3 对“看不见的手”的浅析解读31-33

(二) 同情心:约束自利的道德情感历程的说明33-36

1 同情:对情感的赞同或者理解33-34
2 想象力:思想情感上的的共鸣34
3 公正的旁观者:同情心的客观道德评价系统34-36

(三) 合宜的美德36-41

1 合宜性:美德的本质36-37
2 合宜美德:高尚的品质37-41

四、 “斯密不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启迪41-46

(一) 正确把握利己追求,营造“创富”的社会激励环境41-42

(二) 政府:市场经济的有效监管42-43

(三) 中西、新旧道德间的有机整合43

(四) 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正系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43-44

(五) 追求富裕和道德提升的辩证统

一、树立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44-46

结语46-47
参考文献47-49
致谢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