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概要一词概要旨四两拨千斤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722 浏览:157326
论文导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农村中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相对较低。为了让农村中学走出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相对低下的困境,本文主要从应从优化阅读教学方式入手,以课文的关键词为切入点,较快、较细、较深地对课文进行解读,从而达到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实践
1 研究的背景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触,老师很想高效轻负地把教学工作做好,但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农村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低等诸多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相对较低。有时,老师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就是拿到一篇文章,不知从何处入手对文章进行解读才会效果明显。为尽快解决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也应该了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7~9年级的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这个目标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然而我们学生的实际状况如何呢?笔者特地在本校进行摘自: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了调查:

1.1 学生的阅读速度

笔者以全校学生为样本,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张洁的《挖荠菜》为实验文章,全校语文组所有老师参与学生状况调查,以文章字数除以学生阅读时间得出单个学生的阅读速度,再算出全班平均的阅读速度作为样本数据(每个班除去最差的两名学生)。最后得出的数据让我们颇为吃惊:七年级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309字,八年级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382字,九年级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436字。显然,这个数据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还有很大的距离。

1.2 学生的阅读质量

笔者同样以全校学生为样本,以苏教版张洁的《挖荠菜》为实验文章,让学生阅读完全文后思考两分钟,然后花三分钟写出这篇文章的主题,笔者让参与学生状况调查的老师把学生的答案分三个等级:正确(基本要素答出85%以上),基本正确(基本要素答出60%以上),不太正确(基本要素答出在60%以下)。最后得出的数据同样让我们颇为吃惊:概括文章主题,七年级的平均“正确率”为17%,“基本正确率”为31%,“不太正确率”为52%;八年级的平均“正确率”为28%,“基本正确率”为37%,“不太正确率”为35%;九年级的平均“正确率”为34%,“基本正确率”为38%,“不太正确率”为28%。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相去甚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颇令人诧异的调查结果?我们应该深思。
诚然,少数学生读书常常是走马观花,读前任务不明,读中不知思索,读后满脸茫然。但是从教师层面思考,要让学生能够高效阅读,在方法指导上,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训练。
如何让学生高效读书呢?我们应该深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求尝试,并与同事们一起探究,觉得要使语文阅读教学既简单又精致,比较实效方法之一是运用语文关键词教学法。
何谓“关键词教学法”?语文关键词教学法就是一种以一篇课文中最敏感、最关键的词汇作为切入口,然后逐步拓展、延伸,从而达到理解全篇课文,突破教学重难点目标的教学策略。关键词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
2 操作策略

2.1 挑选关键词进行文本初读

有些文章较难,容易造成阅读疲劳,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难以把握文章的重点,无法领悟文章的精髓。有时学生往往会迷惑于某些细枝末节,犹如盲人摸象般只知其部分而不知其整体。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这就更需要教师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来完成这个任务。如果能够正确选取一些关键词作为文章的切入口,无疑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实无须面论文导读:们只要用“片言只语”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2.1.1从课文标题中选取凸显性的关键词引领阅读方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而拟定的,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等诸多信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标题非常精
面俱到,一篇优秀的文章,总会有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我们只要用“片言只语”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
2.

1.1 从课文标题中选取凸显性的关键词引领阅读方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而拟定的,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等诸多信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标题非常精彩,有些意蕴深厚,有些新颖独到,有些是点睛之笔。我们拿到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往往是题目,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从题目入手进行审视、分析,探究题目与内容的关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题目中的关键词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内容,领略文章的精美之处。
比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题目中有一个关键词 “新装”,我们以此关键词作为切入口,就可以非常顺利的理出文章的故事梗概:皇帝爱新装—骗子诱新装—官员看新装—皇帝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本来,这篇文章很长,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但通过关键词的梳理,学生理解课文就变得容易许多。
题目是文章的窗户,透过题目这扇窗户,我们可以更快直达作者的内心,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匠心。很多课文的标题中常常会出现直接点明主要内容的词,这些词就是我们解读文本的最好切入点。教学中我们紧抓这一类关键词进行文本探究,就能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方向。摘自:写论文www.7ctime.com
优秀论文查重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