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荀子“性恶论”与“礼文”之美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47 浏览:12105
论文导读:二部分关于荀子“性恶论”论述要讨论的,通过对荀、孟论“性”的原文比较解读,进一步明确荀子“性恶论”的确实含义。荀子在提出“性恶论”之后提出“性伪之分”,“性”是自然而然,“伪”是后天雕琢,只有经过后天雕琢的“性”才能合“礼”,才能持续处于社会主流价值范围之内,这种持续处于社会主流价值范围之内的“性”才能称之
摘要:荀子可以被看作是先秦时代最后一位儒学宗师。《荀子》其文,思想博大深邃,对后世之影响可谓深远。一般认为,荀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取代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变革时代。与这个时代大变革相对应的则是文化变革,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古典文化形态向封建文化形态逐步转型。而关于人性不足的讨论与认识正是这个时期逐步兴起的人文思潮的一个具体体现。关于人性不足的讨论,它的更多作用在于其尝试了以人和人类社会本身总结人和社会的本质规律。人作为对象性有着第一次成为了思想者自身的理性思维对象,在这个历程中人性不足不断地被思想家们讨论。一定程度上,这种人性论成为了诸子百家论述基石和逻辑起点。本论文正是试图以荀子的“性恶论”这一命题为切入点,去探寻荀子礼文之美的美学意蕴。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对荀子天人联系的解读与浅析,荀子关于天人联系的论述主要有两层含义:自然之天和人伦(社会)之天。所说的自然之天,荀子主张要“明于天人之分”,意在强调“天人之分”。所说的人伦之天,又强调“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其要义就是立足于而对人性当中的自然(天然)成分进行改造、提升。人性中的自然成分于荀子看来却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而然。值得注意的是,荀子并非认为这种与生俱来之“性”即是“恶”之滥觞,“恶”实是与生俱来之“性”的任意进展、肆意放纵的结果。这也正是论文第二部分关于荀子“性恶论”论述要讨论的,通过对荀、孟论“性”的原文比较解读,进一步明确荀子“性恶论”的确实含义。荀子在提出“性恶论”之后提出“性伪之分”,“性”是自然而然,“伪”是后天雕琢,只有经过后天雕琢的“性”才能合“礼”,才能持续处于社会主流价值范围之内,这种持续处于社会主流价值范围之内的“性”才能称之为“人性”,由此“化性起伪”成为一种现实必须。要解读这种现实必须,对荀子的礼文思想予以开掘则成为必须、必要。以荀子“性恶论”切入点,去寻找荀子的礼之“文”化的美学命题是我们探讨的论述进路。我们也有了一睹“礼文之美”芳容的机会。这也正是论文第三部分的主题工作。关键词:荀子论文天人之分论文性恶论论文礼文之美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论文导读:
摘要3-4
Abstract4-7
引言7-9

一、 荀子“性恶论”的哲学基础——荀子的天人哲学9-16

(一) 先秦天人观念的历史演进9-10

(二) 荀子论“天”10-12

(三) 荀子天人联系论12-16

二、 “性恶论”16-26

(一) 何为“性”——以荀、孟论“性”说起16-20

(二) “性伪之分”20-22

(三) “化性起伪”22-26

三、 “礼文”之美26-39

(一) 礼义之“礼”26-30

(二) 礼仪之“文”30-31

(三) 荀子“礼文”美学的内在美学诉求31-39

结语39-40
参考文献40-43
致谢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