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社会化道德社会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21 浏览:17116
论文导读:思维和无意识的意志。精神分析强调性欲的本能冲动在精神和心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履行不同的任务,共同构成了完整人格。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H.S.沙利文、K.霍尼、D.弗洛姆和D.H.埃里克森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弗洛伊德理论既有继承,也作了修正和发展,他们都强调社会因
[摘要]道德社会化是道德社会学的重要理论领域之一,从个体的角度看,道德社会化是道德行为的发生机制。长期以来,关于道德社会化的研究,存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取向,每种理论都把我们引向略微不同的方向。道德社会化的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认同道德规范、明晰道德关系和形成道德人格上。道德社会化实现的途径主要是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个体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道德社会化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17-02

一、道德社会化及其理论取向

(一)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道德社会化的涵义
自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政策以后,道德教育逐步被提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议程之上。各级政府及其广大民众越发地认识到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性,促进道德社会化势在必行。但是,整个学术界对于道德社会化的理解确实不尽相同。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龚长宇教授的定义,他将道德社会化定义为社会成员通过在社会中的相互交往,共同来学习已存在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这一道德情操的培养过程称为道德社会化。

(二)社会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社会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主要有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和乔治·迷得的“社会角色”理论。

1.“镜中我”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

1864~1929)创立了“镜中我”理论。库利的基本思想是:“生命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要了解它,就必须从整体观察。生命的意义就必须在过程中发现。”他认为,自我或道德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的互动而产生。这种互动是依赖于比较确定的想象形式,即“想象他的自我——他专有的所有意识——是如何出现在他人意识中的,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库利形象地把这种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映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都是他的一面镜子,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成为个体发展和道德社会化的重要理论。
2.社会角色理论。“角色”原是喜剧领域中的名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引入社会学,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其中以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1863~1931)的研究最为著名。米德是符号互动论传统的核心,也是对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思想贡献最大的一位思想家。米德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于持续的对话与交往,人类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实现的。米德认为,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也就是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且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社会化过程的实质也就是一个从智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演进过程。

(三)心理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

心理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库班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是S.弗洛伊德,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E.H.埃里克森。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弗洛伊德指出,精神分析所说的精神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他断言存在无意识的思维和无意识的意志。精神分析强调性欲的本能冲动在精神和心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履行不同的任务,共同构成了完整人格。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H.S.沙利文、K.霍尼、D.弗洛姆和D.H.埃里克森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弗洛伊德理论既有继承,也作了修正和发展,他们都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成为新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埃里克森的研究更为卓著。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当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L.科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也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被广为接受的道德社会化理论。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应该在尊重学生道德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帮助学生发展道德品质。皮亚杰关于道德社会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他的《儿童道德判断》一书中。而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是继承皮亚杰传统的杰出论文导读:
范例,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上,他把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细分为两个阶段,整个过程总共包括六个阶段。而科尔伯格最主要的学术成就“就是完成了关于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这一庞大理论体系的建构”。
3.社会学习理论。以艾尔伯特·班杜拉为代表的学者们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改变,且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概念是“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通过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得又快又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同。班杜拉更多地强调依靠外在环境的方面——特殊的模式——影响儿童形成这类概念,他的研究特别提示人们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要注意模式、模仿的重要性。
综观以上理论,道德社会化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关注的一个潜在问题,它往往隐含在对社会化问题的阐释和探讨中。可以看出,这几种理论对道德社会化过程、运行机制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的确是难以企及的,研究者当前更多地只是去认真学习、领会和借鉴这些卓越的理论创造。当我们越出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界限,从道德社会学的视角去考虑道德社会化的问题时,依然可以感觉到这些卓越的理论贡献的局限性。因此,在汲取前述道德社会化理论自愿的同时,我们应从道德社会化的构成要素以及道德社会化实现的途径和手段这两个方面来展开对于道德社会化问题的想象和思考。
二、道德社会化的构成要素与迪尔凯姆对道德的三个构成要素的分析相对应,道德社会化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素是认同道德规范;第二要素是明晰道德关系;最后要素是形成道德人格。

(一)道德社会化的第一要素:认同道德规范

规范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的一切社会行为,无论是重大社会关系的行为,亦或是日常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无不遵循着某种原则。而道德规范是指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要求,具体体现一定道德核心和道德原则,并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高一级的社会规范,当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给予是非、善恶、公正与偏私的评价时,便形成了道德标准,道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连续性。强调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要求的客观性,可以避免在道德实践中把道德规范视为任性的、由人们随意取舍的东西,从而否认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的价值,否认社会对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正当性及指导意义。强调道德规范作为“人为法则”的主要形式,可以防止把道德主体封闭在道德规范体系中,防止否认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中的能动性。

(二)道德社会化的第二要素:明晰道德关系

所谓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在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支配下形成的道德意识,并且具有特殊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以某种独特的活动方式来维持的社会关系体系。根据主、客体的不同,能够把“道德关系”简化归并为两类道德关系,也就是“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既然道德社会化就是个体融入社会的过程,因此,融入既定的社会关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确定自己的角色、地位,明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妥善处理好各种道德关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了。
个体之间的道德关系一般是通过特定的社会角色及其规范表现的。社会角色即与人们的特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以及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对具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正是因为这些角色及其角色规范之间的互相关联,才构成了特定的社会人伦关系。所以,只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对应的一套权利、责任及其义务的规定,角色扮演才能“不失其伦”、自觉完美。因此,“社会领域的起点,即是道德领域的起点”。可见,不仅要明晰个人与不同群体的道德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道德社会化的最后要素:形成道德人格

人格一词的涵义具有非常广泛而又高度抽象的特性,各学科对于人格的定义又各有特色,每种定义仅概括出其一部分的特性,难以反映人格概念的全貌。人格既具有个人独特性,又具有社会源于: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
性,这表明人格不仅是个体特性的表征,同时也是社会特性的表征。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论文导读:或步骤。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人,因而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道德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它应立足于现实的基本国情,积极地吸取中西思想史上的精华,对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多种有益的探索。而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在道德意识和品质方面的自我磨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培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它既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而道德人格不是一种特殊的人格,也不是人格发展与构成的某个特殊层级或因素,它是指当人在加入了关系和参与了道德活动以后所获得的道德性质和表现的道德形象。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毫无例外地会表现出一定的道德人格。我们从道德人格的涵义可以看出,道德人格与人格是密切联系的。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客观的源泉,即现实的道德关系,离开了现实的社会关系,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能出现的。

三、道德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道德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道德教育;二是道德修养。
所谓道德教育也就是指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具有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人们,根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对其他人有意或无意施加系统的教育或影响的一种活动。道德教育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确认任何道德观念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而不是先天有之的;二是确认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接受一定的道德知识和观念,他的道德品质是可以塑造的,并且能够用学习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须经历帮助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习惯等环节或步骤。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人,因而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道德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它应立足于现实的基本国情,积极地吸取中西思想史上的精华,对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多种有益的探索。而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在道德意识和品质方面的自我磨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培养的功夫,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情操的水平。道德修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进行的反省活动;二是在反省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道德修养的实质是现实存在的两种或多种不同道的势力的冲突和斗争在人们内心的反映;社会上先进的同落后道德斗争的最后胜负问题,取决于人们思想深处的理性与、公益与私利的斗争的结果,取决于人们道德情感和意志的锻炼。道德修养本质上所要解决的是社会道德问题,其实质仍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我们在强调道德修养的主观性、个体性的同时,切不可忘记它是以客观社会性为前提的。要具有很好的道德修养,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修养方法,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现代革命的传统修养方法,还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道德成果。所以,只有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相结合,道德社会化才能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唐凯麟.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包凡

一、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美)L.科尔伯格,郭本禹等(译).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法)爱弥儿·涂尔干,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