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若干问题企业内部制约若干理由及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917 浏览:96486
论文导读: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成受托责任、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措施和程序。通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从企业层面为内部控制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12下一页

1009-4202(2013)04-000-02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诸多企业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可以说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但是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未真实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内部控制目标过于单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等若干问题,导致管理秩序失控、会计信息失真,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阻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 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通常表现为制度和工作流程,其有效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是否完善和合理;二是制度是否有力执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则、制衡性则。全面性原则指企业的决策、执行、监督和各项业务活动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存在空白点;重要性原则指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不存在重大缺陷;制衡性原则指在治理结构、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适应性原则指内部控制的制定应适应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业务情况、竞争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成本效益原则指内部控制不是越细越好,应当权衡成本和效益,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目标过于单一

内部控制的根本在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内部控制目标要求企业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力于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然而实践中,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往往把目标局仅限于杜绝可能发生的一些舞弊、错误上,使得目标过于单一。

(二)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内部控制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和构架,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目前企业内部环境或多或少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合理、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等问题,使得内部控制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有很多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内容不完整、设计不合理等问题,部分企业甚至根本没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未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还有更多的企业已经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用,失去了制度的刚性和严肃性,使制度流于形式。致使出现问题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

(四)内部控制评价不够重视

企业往往没有考虑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长效作用,认为评价内部控制投入过大而不能实现收益,所以不值得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或者缺乏评价主体的层次,只有中间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参与评价,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参与度较低,这种中层管理层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评价主体,容易造成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遵循内部控制原则,力求内部控制目标全面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实践中,我们应从前瞻性及务实性出发,遵循内部控制原则,立足于企业,力求内部控制目标的全面与完整。

(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进行权力分配、责任划分,是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原则实现对公司的治理,而内部控制是所有者和管理者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成受托责任、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措施和程序。通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从企业层面为内部控制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论文导读:

保障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应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制定规范严密的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操作流程,设置科学高效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使内部控制工作有得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企业应明确建立授权和划分责任的方法,不相容岗位实行分离,各部门人员之间权、责分派得当,出现问题及时落实责任。建立独立稽核制度,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进行独立稽核,确保经济业务的正确、真实及完整,使得每个群体或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他人的监督和控制之下,避免出现控制的真空地带或控制盲点。

(四)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内部控制执行到位

领导重视是发挥内部控制作用的前提。企业单位负责人要深刻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不只是会计管理部门的职责,而应由由企业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来实施,从企业负责人到中层管理人员直至企业每个普通员工,都对实施内部控制负有责任。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来规范企业经营、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管理效益,从而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企业负责人必须亲自挂帅组织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要建立内部控制管理领导责任制,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好坏与主要领导的政绩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层层负责,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重视内部控制评估,保证内部控制作用持续发挥

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新趋势是实行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内部控制评估分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即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实施的效率效果进行评估;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控制外部评价,是指会计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鉴证。通过内部与外部相结合进行内部控制评估,既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目标实现,又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作用持续发挥、内部控制体系持续改进。
结语:内部控制是企业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石,是推动企业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当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郑秀妙,张文全.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33):71-73.
杨柳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当代经济.2011(22):43-44.
[3]耿丽国,杨冬玲.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1(2):16-17.
[4]柴文倩.论企业内部控制.公用事业财会.2010(4):53-58.
[5]胡喜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策.企业研究.2011(22):50-53.
[6]杜文齐.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11(3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