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重构对当代教师权威重构认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63 浏览:13655
论文导读:
摘 要:在当代,高中学生主体地位崛起,以及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的改变,高中教师从比较稳固的传统权威角色中淡化出来,高中生对自己老师的期望值在升高,认为教师不仅是一门学科而更是综合学科的“跨学科”型的教师。
关键词:高中;教师权威;因素
作为教师,还需做一位专家型和反思型的学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使教学相长,只有在教师权威的金字招牌下,教师才有感召力,才有凝聚性。

一、教师权威的历史虚化

中国教育历史悠久,师生关系中着重突出教师的地位,《礼记· 学记》师道尊严,荀子《礼论》中“国将兴,必贵师而重传”;唐朝韩愈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期间由于历史政治原因,隋唐“而封建国家也以科举为手段,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吸引一部分读书人参与政治,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敬学的文化心态”封建科举制,也为教师权威作了政府和民间的文化铺垫,让教师这个传授人类文明的举火者,也变成能带来高官和厚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催梦人,也是封建贫寒子弟跻身仕路的领路人,教师的地位陡然提升到官位上,使教师地位得宠,以致封建迷信思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缠绕了中国读书人两千年,顿然严格的惩戒成为可能,如明朝国子监设立“绳衍厅”实行专制管理,至清代更为有甚,大兴文字狱,“广兴学校”,严订学规,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封建文化的专制,让教师的权威得到不实的名分,这样教师权威得到统治阶级的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虚化,其社会地位的虚夸。

二、还原教师权威的真实

尊师重教是中国教育理念的特征,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中国教育理念是基于人文教化的观念,只重视德育的发展,而没有一个灵育的基础”“将道德要向极限,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助长了虚伪之风”,脱离生产实际,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导致中国教育的不健康发展甚至是病态,但毕竟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成果,特别是维护教师权威。
缤纷多彩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良莠不齐的人群,高深的科学知识,难以分辨的各种思潮,没有一个引导者和分析者,仅仅依靠学生的感性经验,那将是人类的倒退,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者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通过以上表述,教育者必须拥有知识权威,对青年学生必须能够解疑传道,保证知识的正确,传授人类文明。

三、阻碍教师权威重构的因素

1.儿童中心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教育生态化良性循环的标志,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顺应自然为发轫,经过卢梭,裴斯泰洛奇到杜威再到我国陶行知先生,提倡儿童本位教育论,教育即生活论,从做中学等观念,冲淡教师的权威,让教师沦为学生的随从,失去学生的理性,只讲究实用,只求进步的结果,而不讲现实的人生,导致学生成为空泛的理想主义者,经不起挫折考验。尊重儿童,并不是处处听从儿童,广大青年学生处于求知识阶段,心理身体尚未成熟,他们在关键时刻会失去判断力,意志力较为冲动,使问题更加严重,青年学生缺乏人生经验,更易被利用,这种不要教师指导,抛弃教师权威,中青年学生的急先锋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没有理性的思考,剩下的便是宗教式的狂热。

2.现时代人们对生本的错误认识

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于是乎,教师、家长、学生认为自己靠自己,便把倔强认为坚韧,把执拗看作个性,把对事情不理解看作自己的创新,人们的错误认识,将生本看做上帝,一切都由学生自己做主,不规范、不约束当作发展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个性,其实是在放纵学生。在新的教育思潮,教育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发生深刻的变化。

3.知识普及,道德权威,法理权威日益在受到削弱

大众传媒的普及,网络信息的畅通,知识普及及获取的轻轻一点,教师知识权威的冲击,只是权威的淡化。传统意义的知识权威正在消解。教师的道德权威已经遭遇到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由于教育产业化、功利化,使教师的榜样形象受损。
思想论文导读:国文化要略.2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08.孙培青.中国教育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11.区应毓.教育理念与基督教教育观.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08.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上一页12
,打破教师课堂话语权,学生敢于说出不同的想法。总之,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反思教学策略,深刻研究学生实际,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4.我国中小学教师实际调查

纵观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国教育报》(2009,11,30第四版)对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水平做出了正确的评估。“教师资格合格率相对偏低,教师素质水平在制度层面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急需改进和加强”“教师学历标准需要提高”“中国大陆高中教学时间为420小时列为倒数第二。这些因素制约着中小学教师的权威重构。
中小学教师权威的重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不可一蹴而就,也不是政策方针全包干的干预,而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发自内心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更不能是水过地皮湿的培训,那也需要广大教师把教育职业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获得人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2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08.
孙培青.中国教育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11.
[3]区应毓.教育理念与基督教教育观.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08.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