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礼制礼制视野下屈宋辞赋技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44 浏览:19590
论文导读:
摘要:礼,是宗周文明的核心。在此文化背景之下的楚国文学也深受熏陶。《楚辞》中关于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俗、礼器的描写以及体现楚人礼学思想的内容并不少见,这都昭示出周礼文明对楚国的影响。楚辞是楚文化的结晶,屈原和宋玉的辞赋又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以他们的作品入手,可以管窥宗周文明对南楚的影响。自汉、宋至晚、近,历代注释、考证、笺论楚辞者代不乏人,结下了楚辞学丰厚的学术积淀。现代以来,以新策略、新维度来探讨楚辞已成为学界的主流,以“三重证据法”入手对楚辞的探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紧扣历史文化背景,由礼乐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楚辞亦方兴未艾。然而,大多数论著均着力一点,不及其余,宏观系统地以礼的角度来解读楚辞的学术探讨仍是寥若晨星。基于此,笔者结合考古学成果,以“三礼”为依据来审视屈原、宋玉二人的作品。以礼文明的角度探讨二人的作品,需以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开始,而文献及文物等方面的材料都能以正面支撑这一前提,以而清除了探讨中的迷雾。知人论世。深入解读屈原辞赋,离不开对屈原身份、职官的考察。这一点,屈原的自述、史料记载以及周礼制度等方面都表明屈原的身份带有巫官色彩,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容忽略的影响。《离骚》一诗就显著呈现出祝辞文学的特点;其中诗人向灵氛的卜问为我们展现出了先秦卜筮的礼俗仪式;诗中所提到的命名仪式虽然简短,但可以结合“三礼”记载,诗礼互补,共同还原出先秦时代命名礼的经礼(常礼)与权礼(变礼),以而让命名礼有了更完整的呈现。在屈原的辞赋中,最能揭示礼文化及巫官身份对其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的作品是《九歌》。这组诗的作意虽无定论,但以当时的礼仪制度出发,由诗人的巫官身份联系到他的司职则为理解《九歌》的性质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史实,《九歌》的祭祀诗面目终于得以展现。照此思路来探讨诗中各篇,均能以礼制、礼仪、礼俗等方面来印证这一结论。如《东皇太一》、《东君》展示了楚人在战前的祭天、祭日礼;《湘君》、《湘夫人》各篇包涵了楚人的沉祭礼仪;《国殇》体现了楚国的禓祭等等。宋玉和屈原一样,同样代表了楚国文学的独特风貌与艺术水平。他的名篇《九辩》开启了“悲秋”之先河,诗人以秋来涵盖其孤寂、失意的人生况味;甚至还隐含着楚国朝政之衰。其笔下之秋,内涵不可谓不丰富。这种情绪的表达与秋之间具体有着哪些联系,以往探讨者局限于文艺学的角度来鉴赏,终觉隔靴搔痒。以礼学入手,深层探析此中关联,则可以发现秋亦蕴含了严肃的礼文化作用。这层作用同它的浅层(即文艺学)含义一道,共同丰富了秋的意象与内涵。《招魂》亦为屈宋作品中倍受争议之篇什,但其中所述之招魂与《礼记》所记之招亡魂之仪式迥然不同,系招生魂之作。参照“三礼”来审视文本,则可定位其中所涉及之器玩、车马、饮食之规格皆属王者之制。因而,将此诗定为宋玉招襄王生魂较为合理。关于招生魂的理由,文本中关于楚王射兕的记载至为关键。参考当时礼制,楚王射兕之举与国家祭祀相关,对照文本与礼制记载,得出了云梦之游为大田礼的结论,而这种观点在文本的不少地方都能得到印证。宋玉的《神女赋》与《登徒子赋》是描写美色的名篇,也获得了历代读者的认可与共鸣。这一方面是有赖于作者以高超的表达技艺为读者呈现出视觉的美景,同时亦得益于诗人给美神形象赋予了“尚中”、“尚和”的思想。这些都是宋玉深受中原礼乐文明熏陶淫浸之明证。总之,礼乐制度作为先秦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对当时社会有着的直观反映。本论文力求以礼仪、礼俗、礼学思想的角度来解读楚辞,联系诗人职官、生平来审视作品,分别探讨屈原、宋玉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礼制不足;钩沉其中所见的礼俗仪式;总结部分篇目中所体现的礼学思想。以期对楚辞的探讨稍作补充。关键词:楚辞论文礼制论文祭祀论文仪式论文礼学思想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7
Abstract7-12
第一章 绪论12-22

1.1 礼制视角探讨屈宋作品的缘起与作用12-15

1.2 礼学视角探讨文学的回顾15-20

1.3 论文的探讨策略及框架20-22

第二章 礼制视野下的屈原辞探讨22-50

2.1 屈原为大祝官考22-27

2.2 《离骚》的礼制探讨27-35

2.2.1 《离论文导读:赋》、《登徒子赋》中的礼学思想64-70结语70-72参考文献72-76致谢76-78附录78上一页12
骚》中的祝辞文学色彩27-29

2.2 《离骚》与先秦时期的命名礼29-32

2.3 《离骚》与先秦卜筮礼俗仪式32-35

2.3 《九歌》的礼制探讨35-50

2.3.1 《九歌》的创作动机与背景35-37

2.3.2 《东皇太一》中的祭天礼及其所反映的祭祀性质37-40

2.3.3. 《司命神》、《东君》中的礼仪40-42

2.3.4 《河伯》与望祭42-44

2.3.5 《河伯》、《湘君》、《湘夫人》中的沉祭礼仪44-46

2.3.6 《国殇》与殇祭礼46-50

第三章 礼制视野下的宋玉辞赋探讨50-70

3.1 《九辩》中的悲秋与礼文化51-56

3.

1.1 秋季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九辩》文本中的折射51-53

3.

1.2 秋天与礼在文化内涵上的对应53-56

3.2 《招魂》中的礼制不足56-64
3.

2.1 《招魂》的王者之制与所招魂主辨56-59

3.

2.2 乱辞中的射兕不足辨59-61

3.

2.3 《招魂》的创作动机——云梦之游为楚国大田之礼考61-64

3.3 《神女赋》、《登徒子赋》中的礼学思想64-70
结语70-72
参考文献72-76
致谢76-78
附录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