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少数民族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幸福感调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167 浏览:48447
论文导读:符合测量学标准,适用于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测量;2、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幸福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实现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幸福感与幸福指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着显著差别;3、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实现幸福感均对幸福指数有
摘要:目的:1、探讨《幸福感问卷》在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2、调查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及幸福指数近况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别;3、浅析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与幸福指数的联系。策略:分层随机抽取江西中医学院在读藏、蒙、维、回四个民族的18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探讨对象;采取《幸福感问卷》为调查工具,利用SPSS13.0和LISREL8.70软件进行统计浅析。结果:1、《幸福感问卷》信度、效度指标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测量学标准,适用于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测量;2、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幸福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实现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幸福感与幸福指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着显著差别;3、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实现幸福感均对幸福指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以及生活满意因子、生命活力因子、潜能感知因子是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体验最重要的指标。结论:《幸福感问卷》适合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该群体的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关键词:幸福感论文幸福指数论文少数民族大学生论文汉区高校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4
Abstract4-7
第1章 引言7-9

1.1 不足提出7-8

1.2 探讨作用8

1.3 探讨思路8-9

第2章 幸福感综述9-19

2.1 幸福感9-12

2.

1.1 主观幸福感9-10

2.

1.2 心理幸福感10

2.

1.3 社会幸福感10-11

2.

1.4 实现幸福感11

2.

1.5 幸福指数11-12

2.2 国内外幸福感的探讨进展12-14

2.1 国外幸福感探讨进展12-13

2.2 国内幸福感探讨进展13-14

2.3 我国大学生幸福感探讨近况14-16

2.4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探讨近况16-17

2.5 现有探讨的不足17-19

第3章 探讨设计19-23

3.1 探讨目的19

3.2 探讨假设19

3.3 探讨策略19-23

3.1 探讨对象19-20

3.2 探讨工具20-21

3.3 调查策略21

3.4 数据处理21-23

第4章 探讨结果23-40

4.1 问卷的适用性23-33

4.

1.1 探讨性因素浅析23-29

4.

1.2 问卷的信度29-31

4.

1.3 问卷的效度31-33

4.2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近况33-37
4.

2.1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总体水平33

4.

2.2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别33-37

4.3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与幸福指数关联浅析37-40
4.

3.1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与幸福指数的相关浅析37-38

4.

3.2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与幸福指数之间的回归浅析38-40

第5章 浅析与讨论40-45

5.1 幸福感问卷适用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浅析40

5.2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总体情况讨论40-41

5.3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讨论41-43

5.

3.1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在性别差别上讨论41

5.

3.2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在城乡来源差别上的讨论41-42

5.

3.3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在独生与否差别上的讨论42

5.

3.4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在年级差别上讨论42

5.

3.5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在家庭经济情况差别上的讨论42-43

5.4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与幸福指数讨论43-45
5.

4.1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与幸福指数的相联系数的讨论43-44

5.

4.2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对幸福指数回归的讨论44-45

第6章 总结与展望45-47

6.1 探讨总结45

6.2 探讨革新与不足45-46

6.

2.1 探讨革新45-46

6.

2.2 探讨不足46

6.3 探讨展望46-47
参考文献47-50
附录50-54
致谢54-55
攻读学位期间的探讨成果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