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无限未来学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95 浏览:17228
论文导读:
摘 要:数学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随着课改的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学会”,而是“会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转变教师观念、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自学能力 数学 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要将以学科为中心,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单凭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许多的东西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学,这就迫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转变理念,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学方式,把自学引进教室。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让学生“会学”。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计算严谨,应用广泛。在学生心中数学就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单调的公式、定理等兴趣缺乏的内容,自学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教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教材为辅助,把“教”落实在“学”上,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人的具体情况,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学,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在讲授《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就尝试着让学生自学,课前给学生探究问题: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激发学生探究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课上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发现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学生的自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来验证公式,从而深入、清晰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还形成了数学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进行一切探究活动的前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小小“数学家”,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教师要大胆地将竞争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勇于并表达自己掌握的知识及想法,比一比谁能学得又快又好。小学生好奇心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容易入迷。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那么他一定会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对其自学的内容认识也更深刻。学习是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知识,那么他必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精力集中,学习效果明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动手实践、进行数学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分数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准备一些卡片,课上随机发给学生数目不等的卡片,让学生说出卡片的总数,然后按照教师要求,让学生依次还给教师一个张、两个张、三个张卡片,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送出的卡片与原来有的卡片的张数,教师适当进行语言或红花奖励,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这样使学生动手、动脑,手、眼、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以“动”激“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游戏,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引导学生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也是小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关键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交给学生怎么去学,如何去学。当然学习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要依靠教师在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平常的教学中缓慢、一步一步地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引导学生进论文导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思考《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年08期上一页12
行知识的预习、整理、归纳和小结,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眼、手、脑、口等多感官的配合下懂得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公式、法则、概念的推导过程中,体会知识的探究历程,进而培养其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进行自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块读书,并告诉学生寻找知识要点的步骤和方法,首先应该看大标题,然后看小标题和黑体字等,同时指导学生圈画重点知识;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与学生明显的自学意识,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在教学中逐步、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问题。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并将课上的自学移到课前进行,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数学是逻辑性、思考性都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要做到肯于、乐于、勤于、善于思考,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测量和计算。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地把所学知识分成模块,形成知识网络。在平常的练习时,要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有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活化数学课堂,引导自主学习《考试周刊》2009年42期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思考《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