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渤海湾歧口地区构造演化特点和始新世末构造事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78 浏览:20670
论文导读:断裂38-392.2断裂组合和构造式样39-412.3主要构造层断裂特点统计浅析41-512.3.1数据来源与统计策略41-432.3.2沙三期(沙三段顶界面)43-452.3.3沙一期(沙一段顶界面)45-462.3.4东营期(东营组顶界面)46-472.3.5馆陶期(馆陶组顶界面)47-492.3.6明化镇期(明化镇组顶界面)49-512.4主要构造层各断裂要素比较探讨51-5
摘要:歧口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中部黄骅坳陷的中北部,处于燕山、太行和鲁西为代表的3个不同结晶基底的交汇部位。探讨区在新生代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及改造,形成了现今凸凹相间且断裂复杂的结构特点。歧口地区在新生育古近系和新近系-第四系两大构造层,主要烃源岩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及一段,区内包含渤海湾盆地的几个重要生油凹陷,对歧口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特点的探讨和区域环境的比较,有助于丰富探讨区资料并加深对歧口地区及渤海湾盆地的认识。根据连片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测井等资料,对歧口地区各主要断裂的构造特点和演化历程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运用量化统计的策略,对新生代各个层段的断裂系统进行统计浅析,系统描述了各个层段的断裂分布规律和断裂要素特点。探讨认为,歧口地区以沙三期至明化镇期,断裂活动的强度由早到晚体现出由南向北、自西往东的迁移特点;断裂的主要走向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且断裂的优势走向由沙三期的北东向到沙一期转变为近东西向。运用平衡剖面策略和古构造恢复技术,探讨了歧口地区古近纪沉积边界和探讨区内各大凸起及各凹陷与歧口深凹之间的演化联系,认为歧口地区在沙三期主体为一个范围相对广阔的湖盆,其沉积边界远远超出了现今残留地层范围,且区内各大凸起尚未成形,各凹陷与歧口深凹之间彼此连通,随后逐步有阶段的分隔、萎缩,始新世末及其后的构造运动对其改造显著,现今区内古近系的构造格局是到馆陶期沉积前才逐步显现。始新世末期的构造事件不只发生在歧口地区,在整个中国东部及近海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次构造事件的影响。综合笔者和前人丰富的探讨资料,本论文总结了这次构造事件在中国盆地中诸方面的体现特点并探讨了其可能发生理由。根据构造演化探讨和古近系不整合面的发育,将歧口地区的主要裂陷期分为2幕,分别发生在沙三期和沙一期-东营期;新近纪凹陷进入了稳定热沉降时期,属于裂后期。本论文恢复了古近纪主要时期歧口地区的古构造面貌,认为探讨区的构造演化具有以下特点:①有着由西南向北东的构造迁移,在断裂活动强度、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方面体现显著;②构造应力发生转变,由沙三期的北西-南东向伸展作用转变为沙一期-东营期南北向伸展作用和右行走滑作用;③后期改造较为强烈,沙三期较大型湖盆的原始沉积格局遭到显著改造,形成现今凸凹相间的构造面貌;④在构造演化历程当中形成和伴生多种类型构造,如滚动背斜、“包心菜”构造、滑覆构造等,且发育有横向调节构造。对其中的“包心菜”构造、滑覆构造和横向构造进行了较深入地剖析,总结其结构特点和演化历程,进而探讨这些构造及其演化的油气赋存-成藏效应。关键词:渤海湾盆地论文歧口地区论文新生代论文断裂统计论文构造演化论文始新世末构造事件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5
Abstract5-11
绪论11-21
1 选题依据与科学作用11-13
2 探讨近况13-16
3 探讨思路、内容与策略16-18
4 完成的工作量18-19
5 主要认识及革新性19-21
1 歧口地区及邻区地质构造概况21-31

1.1 区域构造背景及构造格局21-22

1.2 基底与地壳结构特点22-24

1.3 地热场特点24-25

1.4 地层层序25-31

1.4.1 前新生代地层26-28

1.4.2 新生代地层28-31

2 歧口地区断裂构造特点31-56

2.1 断裂级别与主要特点31-39

2.

1.1 断裂级别划分31

2.

1.2 一级断裂31-36

2.

1.3 二级断裂36-38

2.

1.4 断裂38-39

2.2 断裂组合和构造式样39-41

2.3 主要构造层断裂特点统计浅析41-51

2.3.1 数据来源与统计策略41-43

2.3.2 沙三期(沙三段顶界面)43-45

2.3.3 沙一期(沙一段顶界面)45-46

2.3.4 东营期(东营组顶界面)46-47

2.3.5 馆陶期(馆陶组顶界面)47-49

2.3.6 明化镇期(明化镇组顶界面)49-51

2.4 主要构造层各断裂要素比较探讨51-56

2.4.1 沙三段顶构造层各断裂要素特点52

2.4.2 沙一段顶构造层各断裂要素特点52-53

2.4.3 东营段顶构造层论文导读:

各断裂要素特点53

2.4.4 馆陶段顶构造层各断裂要素特点53-54

2.4.5 明化镇段顶构造层各断裂要素特点54-56

3 歧口地区构造特点与构造迁移56-73

3.1 伴生构造56-59

3.2 断裂优势走向转变59-61

3.3 构造迁移61-67

3.1 断裂活动强度的迁移61-64

3.2 沉积-堆积中心迁移64-66

3.3 岩浆活动迁移66-67

3.4 与渤海湾盆地其它诸单元构造特点比较67-73

4 各凹陷结构构造和古近纪地层展布特点73-87

4.1 各凹陷结构构造特点73-81

4.

1.1 歧口深凹73-74

4.

1.2 板桥凹陷74-76

4.

1.3 歧北凹陷76-78

4.

1.4 歧南凹陷78-80

4.

1.5 北塘凹陷80-81

4.2 歧口地区古近系各组段地层展布特点81-87
4.

2.1 沙三段展布特点82-83

4.

2.2 沙二段展布特点83-84

4.

2.3 沙一段展布特点84-85

4.

2.4 东营组展布特点85-87

5 古近纪歧口深凹与周邻凹陷的联系及演化87-109

5.1 歧口地区主要构造带演化87-102

5.

1.1 北大港凸起构造带构造特点及演化87-95

5.

1.2 塘沽-新港凸起构造带特点及地质作用95-98

5.

1.3 沿岸构造带98-102

5.2 歧口深凹与周邻凹陷联系102-109
5.

2.1 板桥凹陷102-104

5.

2.2 歧北凹陷104-105

5.

2.3 歧南凹陷105-106

5.

2.4 北塘凹陷106-109

6 歧口地区古近纪沉积面貌恢复109-125

6.1 歧口地区古近纪沉积边界探讨109-121

6.

1.1 古近纪早中期板桥凹陷、北塘凹陷沉积西部边界探讨109-114

6.

1.2 歧口地区北部古近纪沉积边界114-115

6.

1.3 歧口地区东部与南堡凹陷、沙垒田隆起及沙南凹陷演化联系115-121

6.

1.4 歧口地区南部古近纪沉积边界121

6.2 歧口地区原始沉积面貌恢复121-125
7 始新世末构造事件及特点125-139

7.1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分布及始新世烃源岩125-128

7.2 始新世末事件128-131

7.3 火山活动131-134

7.4 构造热演化134-135

7.5 气候变化135-136

7.6 动力学机制136-139

8 歧口地区构造演化139-149
8.1 凹陷发生的区域背景139-141
8.2 古近纪(裂陷期)141-147
8.

2.1 孔店期141-142

8.

2.2 沙河街期142-145

8.

2.3 东营期145-147

8.3 新近纪(裂后期)147-148
8.

3.1 馆陶期148

8.

3.2 明化镇期148

8.4 第四纪148-149
9 歧口地区典型构造剖析及其油气效应149-174
9.1 “包心菜”构造的形成机制与演化149-156
9.

1.1 基本构造特点149-152

9.

1.2 形成机制及演化152-154

9.

1.3 歧口地区其他“包心菜”构造154-156

9.2 滑覆构造剖析156-164
9.

2.1 埕北滑脱构造157-160

9.

2.2 塘沽新港滑脱构造160-162

9.

2.3 大张坨滑脱构造162-163

9.

2.4 原因机制及对油气影响163-164

9.3 横向构造带特点和地质作用164-174
9.

3.1 大中旺-歧东横向构造带165-170

9.

3.2 港西-港东断裂之间横向调节带170-174

结论174-176
参考文献176-18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86-187
致谢187-188
作者介绍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