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预习把预习纳入高效语文教学结构怎样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875 浏览:120786
论文导读:比较、归纳、揣摩、体会,形成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对客体(文章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信息,通过“悟”获得不同层次的认识,不同层次的领悟,也衍生出不同层次的疑难。而学生靠自身的这种“悟”在不同的文章里,可能会曲径通幽,可能会柳暗花明,也可能阡陌纵横,不知所赴,当然也可能
摘 要:学生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预习纳入教学的整体结构,是高效语文教学必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前预习;意义;方法
1009-010X(2013)01-0039-0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而自主学习,预习新知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预习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预习纳入教学的整体结构网络,这是高效语文教学必要的组成部分。

一、课前预习的意义

(一)语文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课前预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而且在预习过程中,还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以使学生在课中迅速掌握知识要点。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过程可看作认识、领悟、鉴赏三个阶段。预习的时候,学生自己“动天君”(叶圣陶老先生语——动脑筋),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材的新信息加以分析、理解、归纳、综合、直至吸收,完成个人初步的认识和领悟。而这时,教材的信息,学生又不能凭固有的知识和经验全部理解或深刻认识和理解,就形成了困惑,即疑难。他们带着疑难进入课堂的第二个环节——在教师指导下思考、讨论、听讲,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

(二)预习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阐明了预习对培养阅读习惯的必要性:“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自然就会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手使用工具书,查阅不懂的字词,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思考文章的诸方面。这种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感悟、自己生疑的预习习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历了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形成一种积极、热情、富有创造性的心理因素,而这种心理因素,又对学生的阅读个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三)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悟性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思考、比较、归纳、揣摩、体会,形成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对客体(文章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信息,通过“悟”获得不同层次的认识,不同层次的领悟,也衍生出不同层次的疑难。而学生靠自身的这种“悟”在不同的文章里,可能会曲径通幽,可能会柳暗花明,也可能阡陌纵横,不知所赴,当然也可能遇到悬崖峭壁,萌发“望断天涯路”之感。但不管怎样,这是学生“悟”出来的,绝非“灌”出来的。如果教师能不失时机的为学生指点迷津,学生在预习中的“悟”就会逐渐迈向豁然开朗。久而久之,学生在预习行为中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就会更上一层楼。

二、课前预习要纳入语文教学的整体来考虑

(一)预习要关注计划性

语文教材是一个整体系统,各年级各册都属于它下面的子系统。每一册六个单元,每单元四五篇课文。每一篇课文则是系统最低层次的要素了。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学期教学前,要通览教材,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把每册教材中学生通过预习要达到的认知,理解分析水平要达到的目标,有个统筹安排,形成计划。可以让学生在假期时浏览教材,从总体上感知本册教材有几个单元,每一单元组合的依据是什么,同一单元各课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不同。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二)预习要兼顾整体性

每篇文章预习要求是分散的,但一册书就整个阶段而言,是整体的一部分,不能把预习点形成凌乱不堪的要求。对每课的预习要求要联系单元的要求,每个单元里的重点篇目要联系整册教材的要求。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将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和落实在具体的课文中,从而让学生感知目标,形成初步印象,起到定向的作用。
如: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二单元有五篇课文,单元目标要求:1.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2.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3.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清课文线索,掌握描写人物的技巧,学会描写中自论文导读:

然地抒发感情,应注意加强重点语段的研读,提高鉴赏能力。4.阅读时注意从语言的感彩入手,揣摩、品味、掌握写作技巧,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5.写作时应学会运用阅读时所积累的知识和技巧。而这五篇课文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点,《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是一位保姆,鲁迅深情地抒发了对阿长真挚的怀念和讴歌。《背影》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父子情深。《台阶》叙述父亲为盖新房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老王》表现出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表达了对不幸者命运的关注。《信客》写出两代信客的命运,赞美信客的高尚人格。这些课文取材角度不同,因而,在明确单元目标的同时,还要将目标分解到各课,定向学习其中的一种或两种。

(三)预习要体现重点性

每篇文章、每单元都有各自的特点,从体现课标的要求角度有不同的重点,因此预习要求在每篇文章中,都应有突出的重点。还是以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二单元为例:《阿长与〈山海经〉》侧重的是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背影》重点则是学习抓住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典型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台阶》则是体会叙述和描写的作用。《老王》这课的重点是体会把握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人应该平等,关爱,具有人道主义精神”这一主旨。

(四)预习要注意层次性

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接受能力和感知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要求学生预习时,不能划一雷同,务显出层次。即使是统一印发的导学案,也要体现出层次性要求。整体感知、基础积累、拓展提高、课外延伸等,要体现出分类、分层,让基础差的同学能做到,有基础的同学能做好,能力强的同学有事做。

(五)预习要重视互动性

预习不是学生个体单打独斗,应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同时教师要注意课堂反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解决学生预习中的悬疑,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学生预习的效果和兴趣。
认识预习的重要性,把它列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语文教学整体中全盘考虑,统筹安排,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相信通过我们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定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