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点滴民汉双语教学点滴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497 浏览:58333
论文导读: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各少数民族几乎以同种民族世居各地,都有着本族语言,并以本族语言为主要交流工具,尤其是儿童单一用母语进行交流是普遍性。教育离不开语言,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课程教学的第一媒介就是语言。我们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现行的国家课程以汉语为教学第一媒介,这种教学媒介恰恰与少数民族母语在语言交流上互不相通,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儿童刚入学时,我们直接使用汉语组织教学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些儿童对汉语在语感上未能领会,这就需要教学组织者必行双语教学。就此问题,笔者对双语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通过学习借鉴、观课探究、座谈交流、访谈沟通、问卷调查、教学实践等,归纳出一些看法,以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更加热爱双语教学,让双语教学真正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力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一、什么是民、汉双语教学

根据双语教育的概说及其定义指出,民汉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7ctime.com
民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民语和汉语(普通话)切换使用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特殊的培养活动。

二、民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低中年级课内时间全部用汉语进行教学是行不通,需要通过母语的支配形成双语教学模式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因此,民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始终不容忽视。
第一,民语引导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性的易于接受学习的语言信息,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汉语的使用。

二、民语引导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最基本的认读能力。

第三,民语引导教学能够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提供安全感。这里为什么提到安全感,由于任课教师能顺畅运用学生的第一语言组织教学,减少了学生害怕因为听不懂第二语言授课而产生的种种顾虑,从心理上保证学生对学习有安全感。

三、民、汉双语教学的类型

民汉双语教学主要易于引导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和汉字、数和数学概念。母语辅助汉语教学有助于扩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推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建立数感。民汉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启蒙型、过渡型、短暂型。

(一)启蒙型双语教学

儿童刚入学组织教学时,使用民语引导,然后用汉语认读,再用民语释读,教师引导和师生在互动、交流所致的母语较多,汉语较少。这种类型称之为启蒙型双语教学。这种启蒙型双语教学着重在小学一至二年级或学前教育使用的教学模式。

(二)过渡型双语教学

教学初期还用到母语引导,但后期转型为汉语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这种模式模式着重在三至四年级使用。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引导时,口语交际时还使用母语较多,到后期逐步转换为汉语口语交流的多。即在三年级还用母语辅助教学,到了四年级所用的母语较少,或者几乎脱离了母语,直接用汉语组织教学。那么我们在这学段要把握好双语教学规律,正确使用母语与汉语的交接过程,让学生到四年级尽快脱颖而出,使课堂逐步转型为汉语普通话教学。

(三)短暂型双语教学

在学生已经掌握部分汉字(常用汉字2500个)的基础上,教师使用第二语言(汉语)进行教学,但教学中偶尔遇上一些难以用汉语说明清楚的,还需要用母语解释更为适宜,并且母语教学时间较为短暂的。这种模式称之为短暂型双语教学。这种模式一般在小学五至六年级有时用得上。

四、民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认真实施好双语教学

统一使用普通话是对的,但在民族地区要有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有的理解不深,以为教学上使用普通是最好的,在民族地区从一年级开始就全部使用普通话,甚至还安排不懂民语的教师给不通汉话的低年级学生上课。这样的教学实在使学生难以接受,教学方式不对,结果事倍功半。

(二)使用双语教学有些教师只管教学生会读,忽视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字义

经调研发现民族地区部分教师只管教学生会读,并不关注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我们调研组到部分民族乡镇学校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抽样测试,有相当部分学生只会读,不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三)不掌握双语教学规律,泛滥使用母语

(1)教学上,教师反反复复使用母语过多,挤占教学时间。(2)高年级仍然使用较多的母语,不符合双语教学规律,阻碍学生认知规律。

(四)忽视了启发式教学论文导读:


课堂上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获不大,质量不高。

五、正确处理好民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识字教学,不仅教学生会读、会写汉字,还要教学生会理解汉字、句子,或者数学概念。
(2)母语使用要交代清楚,不能含糊不清。
(3)避免不通民语的教师对不通汉话的低年级学生授课。
(4)对教学内容要分清层次,民汉双语灵活切换使用得当。
(5)备课不仅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还要备“母语教学”。该用母语的,要用母语引导、解释。
(6)已经可以完全转用汉语教学的,或基本通晓汉语的年级,不要再开展双语教学。也就是说,由低到高年级,教师注意扩大学生第二语言的词汇量。但教师尽量将第一语言的运用逐步降低到最低限度,避免学生对第一语言产生依赖心理。
以上所述,是笔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低年级开展课题研究所理解和认识到的。“教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双语教学方法,把握双语教学规律,夯实基础教育根基,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和谐、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