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马克思马克思“两类环境危机”思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391 浏览:35230
论文导读: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是,这两者之间是不是只具有简单的对应关系呢?柏克特对此持断然否定的态度。柏克特分析了威斯科普夫(Weiskopf)特别看重的一段引文:“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相反:生产资料只是不断扩大生
摘要:生态批评家们普遍认为,马克思没有完整的生态危机理论,进而指责历史唯物主义缺乏内在的生态逻辑。柏克特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生态批评家们没有领会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概念的生态维度,也不了解马克思区分的两类可持续发展观念——“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致他们的环境危机思想本质上仅局限于对资本积累的环境危机的探讨,缺乏对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深度理论分析和实际政治效应。柏克特对马克思“两类环境危机”——“资本积累的环境危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环境危机”——思想的阐发,表明马克思的生态危机或环境危机理论已经有了完整的轮廓,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内在的生态逻辑。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两类环境危机;两类可持续发展观
作者简介:孙晓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上海 201620)
环境危机席卷全球的现实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研究热潮。然而,面对“生态热”,英国学者保罗·柏克特(Paul Burkett)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冷思考”。柏克特认为,生态观念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当代人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达到自觉领会。在柏克特看来,生态批评家们的环境危机思想本质上仅局限于对资本积累的环境危机的探讨,缺乏对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深度理论分析和实际政治效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混淆了两类可持续发展观念——“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不了解马克思区分的两种类型的环境危机——“资本积累的环境危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环境危机”。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没有看到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内在的生态逻辑。柏克特由此出发对马克思“两类环境危机”思想的阐发,不论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内涵的深层揭示,还是对于当代人类的生态文化自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生态维度

奥康纳等生态批评家都不承认历史唯物主义有一种内在的生态逻辑,他们顶多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潜在的生态视野,但这种视野在具体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也丧失殆尽了,因而要把这种视野外在地补充进来。比如,奥康纳的“第二重矛盾”理论就是这一补充的结果。
柏克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具有内在的生态逻辑的,关键就在于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个概念。传统马克思主义以及左翼生态批评家都没有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概念,即都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同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对应起来,并进一步把之归结为利润率下降的危机、积累的危机。这样一来,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的内在关系就被生硬地隔断了。现在的问题就变为: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及其与积累危机的关系如何?第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生态矛盾的关系如何?

首先,柏克特考察了第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般表达方式是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的矛盾的突出表现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是,这两者之间是不是只具有简单的对应关系呢?柏克特对此持断然否定的态度。柏克特分析了威斯科普夫(Weiskopf)特别看重的一段引文:“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相反:生产资料只是不断扩大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的手段。”{1}威斯科普夫对此的理解是,积累危机是资本的真正限制。柏克特则认为,马克思在这段话里实际上指出了处于更基本层次的矛盾,即以私人利润为目的和动机的生产和以人的需要、以生产者的社会生活过程为目的和动机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柏克特的解释的进一步的论据是,与上述这段话相隔几页之外,有一些相似的论述:“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或者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因此,当生产的扩大程度在另一个前提下还远为不足的时候,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2}柏克特认为,资本主义作论文导读:
为“对生产者冷漠的生产的特点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俯拾皆是”{3},充分说明了为利润和为需要的生产之间的矛盾的基础性。
其次,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柏克特得出结论,“为利润和为需要的生产的冲突,生产条件与生产者和他们的共同体的分离,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在马克思看来,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等价表述。无论使用哪一种表述,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明显地包含了资本在追逐利润基础上对自然条件的占有,包含了与此相随的这些条件对生产者的需要和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过程的异化。”{4}伯克特认为,由上述三种等价形式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可以转化为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衍生现象,奥康纳的“两重矛盾”无非就是这些现象中的两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同侧面”{5}。
因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包含了生态矛盾的,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内在的生态逻辑的。柏克特的进一步研究的成果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内生出两重环境危机。马克思考虑了这两种危机类型,一是“资本积累的环境危机”{6},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质中的一种更普遍的危机,这来自于资本主义城乡产业分工造成的物质和生命力的循环的障碍。”{7}伯克特认为,虽然“就其中包含的自然财富的质与量的下降而言,这两种危机相当程度上是重叠的”{8},但“马克思广义的环境危机概念更加关注的是作为人类发展条件的自然财富的下降,而不是作为资本积累危机根源的自然条件的短缺”{9},换言之,后者更为根本,因为后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应有之义,前者则是后者的表现。下面来看这两种危机类型。

二、第一类环境危机——资本积累的环境危机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注释
{1}{2}{19}{2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78-279页,第288页,第393页,第384页。
{3}{4}{5}{6}{7}{8}{9}{12}{13}{15}{16}{17}Paul Burkett:“Marx and Nature:A Red and Green Perspective”,St. Martin’s Press,1999,pp.178,pp.178,pp.195,pp.107,pp.107,pp.108,pp.108,pp.114,pp.116,pp.119,pp.119,pp.107.
{10}比如,马克思在1853年12月12日写给恩格斯的信中,天才地预言了法国危机的爆发,并细致描述了这场肇始于谷物和葡萄欠收的灾难,如何引发资本积累的中断、信用系统的危机、阶级冲突以及路易·波拿巴政变。
{11}{1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44页,第276页。
{18}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明了城市和农村的矛盾始于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从部落到国家,从地区到民族的变化,贯彻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
{21}Ted Benton:“Marxi and Natural Limits:An Ecological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New Left Review,No.39,Winter,89-112.
{22}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在“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北京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00年5月8日;转引自《尼日利亚前总统:发达国家应为气候变化负主要责任》,人民网-环保频道,http://env.people.com.cn/GB/11546928.html.
{23}{26}{27}Paul Burkett:“Marxi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Toward a Red and Green Political Economy”,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2006,pp.288,pp.260,pp.289.
{24}John Lintott:“Beyond t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he Economics of More”,Ecological Economics,Vol.25,No.3,19论文导读:98.{25}StefanoBartoliniandLuigiBonatti:“EnvironmentalandSocialDegradationastheEngineofEconomicGrowth”,EcologicalEconomics,Vol.43,No.1,200

2.上一页123

98.
{25}Stefano Bartolini and Luigi Bonatti:“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Degradation as the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Ecological Economics,Vol.43,No.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