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践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引领成长成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517 浏览:23889
论文导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是纠正和抵御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浸蚀的思想武器。本文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成长成才
1674-9324(2013)05-0004-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激励作用、凝聚和导向作用。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历史使命,要求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新时期、新情况、新思潮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

1.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及利益格局学术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的调整,就业方式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表现在: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淡化、艰苦奋斗精神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薄弱等问题。大学生的是非、善恶、真伪、美丑之间标准模糊,良知扭曲,有的甚至是非混淆、荣辱颠倒、美丑错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
2.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随着通讯技术及互联网的普及,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变得更加直接,各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渗透,大学生成为西方争夺的重点群体。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极力向大学生兜售其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我们的青年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以最终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大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在思想上筑牢社会主义防线,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生工作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当务之急。
3.社会各种思潮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不良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大学生处在物质生活空前提高,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社会问题凸现出来,大学生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思想,在大学群体中滋长蔓延。比如,有些大学生在人生奋斗目标上表现出价值主体日益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从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现实和功利。对待工作的态度从无私奉献到讲索取、讲条件,讲待遇,过分追求感官享受,淡化了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这些新情况的出现迫切需要我们的学生工作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武装大学生思想,抵御各种不良影响

1.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领最主要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人生首要的课题是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大学生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论文导读: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课结合起来,系统地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思想政治理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大学生。针对少数大学生政治信仰淡漠,是非观念混淆,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笔者认为要从理论结合实际上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帮助他们解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共产主义信仰问题,使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信念,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二是要帮助他们解决价值取向的问题,使他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三是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学会尊重、宽容、谦让,为促进和谐社会贡献爱心。
2.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主题,坚定信念。共同理想是凝聚和推动全民族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确立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大学生,让他们懂得要实现个人理想,就必须认同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懂得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才能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才华。
3.加强民族和时代精神教育,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大学生精神旗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人民创造辉煌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旋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就要使大学生树立和增强国家意识、团结意识、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对大学生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主义教育,让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既要引领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又要培养大学生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使爱国、爱民、诚信、友爱、团结、进取成为大学生的时代风尚和价值共识。要使大学生懂得爱祖国是一种立场和信念,坚定“祖国在我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志向;引领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愿望、利益和前途融入到为祖国和为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4.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力度,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实际体现,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标尺和规范。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分配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倾向。少数大学生是非混淆、荣辱颠倒、美丑错位,这就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帮助大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在思想上筑牢道德的防线,用“八荣八耻”规范言行。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在“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要发挥正反典型的示范和警示作用,引导大学生从追星热中走到学习历史英雄、时代英模的正确轨道上来,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远离黄、赌、毒的诱惑,使他们成为有远大理想、品质高尚和身心健康的时代青年。因此,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途径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政治课这块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课结合起来,系统地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文导读:,作用不可替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支队伍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成长成人的积极作用,能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能自觉践行。其次要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这支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训,用社会
论课教学做到围绕灵魂、选准主体、抓住精髓、夯实基础,切实增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进而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思想宣传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环节。要把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他们的日常行为养成、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教育大学生讲团结、讲诚信、讲纪律、讲奋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及时、主动解决大学生中大量的、即时的、经常性的思想问题,通过活动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塑造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成为引领大学生成长的旗帜和方向。校园内的广播站、电视台、网络、校报等传播媒体,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日常思想宣传潜移黙化的作用,使大学生在正确、和谐、生动的舆论氛围中通过感受、认同、理解、接受和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准则,从而转化为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热情、创新精神和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头脑。队伍建设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力的组织保障。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使大学生成人成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的共同职责。教育引领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在高校要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机制。高校党组织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使党的思想理论工作更具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更能为大学生所掌握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第二,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很大,作用不可替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支队伍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成长成人的积极作用,能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能自觉践行。其次要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这支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他们的头脑。第三要从机制、体制、待遇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善,调动广大辅导员、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让辅导员、班主任这支思想政治队伍以满腔热情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观念向实践的转化。日常学习生活实践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更是教育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阵地。要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只有理论的灌输,没有自我的实践,理论的力量将不会得到稳固和升华。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根于大学生思想深处,就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如: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学习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要常态化开展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学雷锋活动。加强革命历史教育,通过多媒体等渠道宣传延安革命精神,有条件的可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考察,让他们切身感受,用延安精神影响、鼓舞、感染青年大学生,使大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行动上效仿。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接触和了解社会,从感性上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要加强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正面引导,教育大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看待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论文导读: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参考文献:汪大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4):98-101.孙金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中):44-4

6.吴宏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的理解,落实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在思想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参考文献:
汪大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4):98-101.
孙金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中):44-46.
[3]吴宏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1,(4):43-45.
作者简介:李家林,男,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研究方向:学生工作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