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中国化以和谐观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08 浏览:9663
论文导读:因为它与中国文化有共通的契合点,可以求同存异。和谐观就是它们的一个契合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理念的和谐观念如果与马克思主义不能求同存异,也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关键词:和谐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06-723X(2013)01-0029-05马克思主义自新文化运动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近
摘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才能引领中国走向成功,不相适应,就会带来挫折。所以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而它之所以能中国化就是因为它与中国文化有共通的契合点,可以求同存异。和谐观就是它们的一个契合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理念的和谐观念如果与马克思主义不能求同存异,也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关键词:和谐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06-723X(2013)01-0029-05
马克思主义自新文化运动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近代和现代翻天覆地的变化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产生了思想,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指引我们取得了新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国情相适应,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化代国家建设,并取得日新月异的成就,使中国立于大国之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这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就能引领中国走向成功,不相适应,就会带来挫折。所以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是普遍的指导原则,是基本的原理,需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而它之所以能中国化就是因为它与中国文化有共通的契合点,可以求同存异。和谐观就是它们的一个契合点,而且和谐观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能否中国化的指导理念,因为如果二者不能求同存异,也就无所谓中国化问题了。

和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基调,也是中国文化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早在中国原始宗教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寻求与自然的和谐,无论是崇拜自然神以求多福,还是图腾崇拜中把自己的祖先与某种动植物联系起来,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入夏王朝以后,《礼记·表记》:“夏道尊天,事鬼敬神而远之。”夏朝的人已经开始崇拜天,并对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相协调而共存,并存而不妨害。到了商朝,天形象化为帝,并以祖先配享,把天道与人事密切结合起来。“以祖宗配天”可以看出人对天崇拜的理性思想增加,认为人的祖先可以影响天对自己的福泽。到了周朝,天人观中,人文因素更是剧增,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他们认为德行的修养可以影响天命的转移。周公制礼作乐,注重文质的恰当结合,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以貌情,使人的情感适当合宜地流露表达,另外,礼的本质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多注重上下尊卑的区别界限,而乐则更强调的是各个层面的亲和。二者的结合,形成一种无过无不及的、既严肃又活泼的中和局面。作为以继承周文自居的、中国文化主干-孔子儒家,更是注重和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强调无过无不及的中道,认为过犹不及。《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中和提高到本体论的位置。《孟子》更是认为尽心可以知性,知性可以知天,把心、性、天贯通了起来,修身可以达致天人合一的境界。宋儒张载更是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认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把万物视为自己的同胞。到了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把格物理解为正物,把致良知理解为把自己的良知推致到事事物物上,从而把自身的修养与天地万物密切联系起来。另外,作为道家创始人的老子系统论述了和谐的意义。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道中包含着阴阳,阴阳相和而生成万物。他还特别强调天道和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他认为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均衡。在人自身修养方面,他认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追求精神与肉体的和谐。可见中国的文化虽然是一种实践的学问,一种修身养性的功夫,但无不以“致和谐”为追求目标,以“和谐”为主题。
和谐不仅是中国文化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希腊时期,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和谐思想,认为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自然界是从对立的东西中产生和谐,并认为相反的东西结论文导读:究会”,一开始就是专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组织团体的确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阶段的就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明确把和谐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根本范畴,认为和谐是最美的。他的著名的“天体和谐与天体音乐说”认为天体的距离是和谐的,天体发出的音乐同样是和谐的。他不仅认为天体宇宙是和谐的,人也应该是和谐的,认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众善和神一样,所以一切都是和谐的。友谊就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柏拉图认为善就是和谐,他说:“人的至善的境界是人自身‘理智’、‘情感’与‘意志’三者的协调统一,而至善的社会就是和谐有秩序的社会,人人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就达到了善的境界。”[3]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把美德定义为中庸之道。这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源头活水,为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提出和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还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在人与自然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的”,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甚至认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的生存发展受到自然界的支持,但同时也会受到其制约,人必须遵守自然规律,而正因为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既可以遵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7ctime.com
守规律,也可以做出违背规律的事,所以才有了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人与人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为了生产,必然与他人发生联系,实践是人与人交互关系存在的前提,而利益是人与人关系的核心,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本质,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在人与社会方面,一方面认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个人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认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强调社会是个人活动的产物。从二者的关系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人与社会和则两利,“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4]从这些先贤对和谐的重视可以看出,和谐思想在中西方文化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正是这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存异的和谐观为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提供了可能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中国化的重要原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我们就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我国的具体的国情相结合才能指导我们取得重大成就,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和谐观是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如果中国和西方不能沟通,不能异中求同,求同存异,不能文化互通的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不能够想象的。从下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的回顾与分析中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国情密切结合时才能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所谓国情内容相当丰富,毫无疑问,中国的民族习惯、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当然是国情中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文化相结合,为中国民人所接受了,才能发挥其理化工具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阶段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介绍和传播。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便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介绍马克思主义和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五四运动的爆发,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五四运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动使广大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的力量。中国无产阶级开放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转变思想,开始纷纷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蔡和森、李达等人在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新文化运动前期,许多新创办的刊物纷纷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五四前创刊的《新青年》逐渐变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也逐渐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园地。各种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和团体也纷纷成立,如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同年冬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会”,一开始就是专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组织团体的确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阶段的就论文导读:
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团结的建立和革命的开展。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应运而生,可以说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成立后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主要载体。中国共产的成立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可以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成立后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运动,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的革命运动。中国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体现了党有意识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了初步体现。中国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革命被镇压后使党意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国民党在当时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可以说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冲突者,但是面对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多种政党力量都迫切希望可以异中求同、求同存异,携起手来共同完成新主义革命的任务。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北伐战争打垮了北洋军阀,工人农动蓬勃高涨,马克思主义得到了进一步传播,中国也已深入人心,但是,由于陈独秀等领导人没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恰当结合,没有正确处理好国共两党“和而不同”的关系,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面对国民党的疯狂镇压,三大起义相继爆发,领导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开辟出一条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在多条路线指引下,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四次围剿,但是后来由于王明等盲目乐观,“左倾”思想占据了主导,使政策方针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战略转移。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各阶级有共同联合起来保卫家园的需要,在各阶级差别和内部矛盾之外有更大的民族利益,中国在瓦窑堡召开会议,提出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一切力量抗日。在促成统一战线之后,中国对国民党顽固派实施“既斗争又联合,以斗争促联合”的方针,一次次打退他们的反共,维护了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胜利后,中国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虽然最终以内战爆发而没能实现,但是的努力让各党派和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国追求和平的诚意,虽然没能建立联合政府,但中国和各党派的关系更密切了,在解放战争中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条战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执政,各党派参政,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亲密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建设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代表的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在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重要思想。1957年6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重要讲话中,严格区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针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这样能比较好地处理好各种矛盾,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1957年下半年以后,“左倾”主义思想逐步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受阻,给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不少阻碍,以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党和国家带来了重大灾难。如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革领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协调国内的各种关系,促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大繁荣,对外开放快步实施,密切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增强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之一,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适合了中国国情,比如,经济方面,一方面坚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制度所要求的,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文化方面,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又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改革开放也是和谐观的要求论文导读:
,改革的文 着力点是文化 各差异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协调,开放改良的是中国和世界各方面的关系。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党和国家不断探讨、摸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理论,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日新月异的成就。以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正确处理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了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关系,让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以平等的市场地位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以同志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前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上一个高峰。三
实现和谐社会,是我国古已有之的理想,《礼记·礼运》描绘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老少垂髫皆怡然自乐”的和谐群体,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可是这些也只是理想,因为它们没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中国开始实行改革经济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实的、科学的理想,一方面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它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实践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做出了科学设想,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要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立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因此,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法治,就是社会主义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所要处理的是各成员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协调各成员之间、成员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充分发扬,让社会主义建设者以主人翁的身份建设,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到建设中来,而法治建设就是要以法律作为处理国家事务的准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本身就是处理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维系社会和谐的桥梁和纽带。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一个社会只有做到公平正义,才能极大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公平正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使各种利益关系和谐相处。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是价值层面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需要和表现,同时为身与心的和谐提供了良好条件。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条件。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这是社会有机体能健康有序运转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必然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和谐观的题中之意。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以看出,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密切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也是和谐观的体现。首先,它不是无差别的社会,和谐社会既要保持差别,又不能使差距过大,力求既刺激社会发展又保证社会稳定。其次,它不是无矛盾的社会,因为和谐本身就是矛盾的相互依存和共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生,社论文导读:编辑:李官〕上一页12345
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是各种矛盾的和谐状态。最后,和谐社会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是与其他建设处在相互联系的和谐关系之中,比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建设就是相辅相成的。
总而言之,和谐观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理论依据,正是因为中国的国情和马克思主义有共通之处,有契合点,所以它们才能交流、融合,最终熔铸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指导中国完成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指导我们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李 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