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诗歌高中诗歌教学案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60 浏览:14744
论文导读:远”之志打下基础。3、品读:诗的语言含蓄精炼,需要读者揣摩领悟。古人曾说“以意逆志”,即以读者之“意”去“逆”作者之“志”。也即读者与作者有了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读诗时,要根据诗句字面的含义把文字转化为画面,从而填充诗句间跳跃而形成的空白丰富再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求得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韵味。如:
诗歌是一种非功利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渗透了作者浓烈的情感,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然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一、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诗歌。不喜欢是因为读不懂,读不懂就体会不到诗意之美,甚至还会产生厌恶情绪。二、诗歌是历年来的必考题,考查内容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如何解决“不懂”和“必考”的矛盾,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会鉴赏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到会鉴赏,这是我在高三诗歌复习教学阶段着重思考的问题,并在教学上作了有益的尝试。
一、读诗
逢诗必读,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因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差,无法掌握其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含义,影响了学生对诗歌字面含义的理解;另外学生因为读诗少,不能把诗歌含蓄精炼的语言通过形象思维扩充、丰富,这又使学生无法体会诗歌俭省的语言所传达的强烈、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因此,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必须先从读诗开始。为了培养学生会读诗,我对学生读诗具体做了以下安排。
1、诵读:遇到诗,都要动之于心出之于口。根据对诗歌的初步感知,通过诵读不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幷尽可能地美读,以增强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如: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学生通过诵读就能加深对这首诗归思之情的理解,如能有感情的诵读,则能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在冷落清秋节的思归的凄楚之情。
2、细读:借助工具书,或查找资料,扫清诗歌的文字、文化障碍,准确把握诗句的字面含义,为真正的读懂做准备。如:虞世南《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其中“緌”字就需借助工具书才能准确把握其“帽带结好后挂在颔下的部分,蝉的嘴像挂在颔下的帽带”之意。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把握本诗托物而言“品格高方能名声远”之志打下基础。
3、品读:诗的语言含蓄精炼,需要读者揣摩领悟。古人曾说“以意逆志”,即以读者之“意”去“逆”作者之“志”。也即读者与作者有了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读诗时,要根据诗句字面的含义把文字转化为画面,从而填充诗句间跳跃而形成的空白丰富再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求得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韵味。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尽长江天际流”。如学生能展开想象,设定情景,那友人已坐船离去,然自己仍在江边痴痴凝望,不忍别离的珍重友情、略带忧伤的独特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
二、讲诗
完成了上面读诗的几步,仅仅能达到对诗歌有了感觉,还谈不上真正的读懂,当然更谈不上鉴赏和评价了。要使学生在“懂”上更进一步,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诗家语”的特点,讲解一些写诗的技巧和方法。
1、讲意象。要对诗歌懂得深透一些,更接近诗人本怀一些,就需要把握诗人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用具象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这些形象与情感的契合便构成了诗的意境。读诗就是通过对意象与情感契合关系的体察来感悟诗的意境,领会诗的情趣意旨。因此,教与学生准确把握意象内涵的方法是必要的。如:虞世南《咏蝉》中主要有三个意象:蝉、清露、疏桐。露水晶莹清亮会使人想到纯洁;高大的疏桐,让我们联想到古说凤凰非梧桐不栖,由此足见梧桐的高洁;然蝉这一意象,我们则需根据诗境“蝉饮清露,栖于疏桐,声音清亮”来把握其地位高、品格高。需要注意的是把握意象,一是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是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还需清楚同一意象可能表达多种情感,如:“月”既传思乡之情,也抒凄凉之意,还表历史永恒,人事全非的历史感慨。而多种意象也可表达一种情感,如:“蝉”“月”“秋风”“杨柳”“杜鹃”都可表达凄凉之情。这样讲读诗歌,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根据诗境准确把握意象所要传达的情感。
2、讲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情景、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讲授诗歌的表达技巧,了解诗人写人写事、写论文导读:
景状物的手法,更能准确体会诗歌形象的特点以及诗中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感情特色。如:2009年北京高考卷12题《西江月黄陵庙》如果学生能结合注解,再联系本词的拟人、想象的表现手法,就不难答出作者面对惊涛骇浪却神态悠闲,乐观旷达的胸怀。
总之,通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这不是体现在具体的分数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变化和诗意的感知上。学生读诗拥有了一个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会用自己的感情去融会感情,思想碰撞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