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学业学业导师制实施情况调查与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802 浏览:96844
论文导读: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实施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业导师制虽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在大学生学业规划中的影响力较低、单个导师指导的学生数过多、指导的频率过低,与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完善学业导师制的建议有正确定位学业导师的角色、建立科学的学业导师配备机制、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7ctime.com
完善学业导师的绩效考评机制、提高学业导师的指导能力等。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导师制;现状;建议
1002-0845(2013)02-007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开始实行大学生学业导师制,以期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但是,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满足了广大学生的需求,却并不十分明确。为此,笔者设计了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问卷,并在江苏大学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内容与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江苏大学15个学院抽取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的在读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学业导师制的开展情况、大学生自我学业规划情况、大学生对学业导师制的看法及其对学业导师的指导工作的满意度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45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422份,有效回收率为94.8%。

二、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实施的现状

1.大学生自我学业规划情况

在回答“你对大学四年有明确的学业规划吗?”时,有14.2%的大学生回答“有清晰而长远的规划”,41.7%的大学生回答“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规划”,41.5%的大学生回答“有规划但不具体”,只有2.6%的大学生回答“没有规划”。这说明,97.4%的大学生有学业规划,这与被调查学校比较重视大学生学业规划工作直接相关。在回答“你规划自己学业的依据是什么?”时, 52.1%的大学生回答“依据的是就业前景”,28.4%的大学生回答“依据的是个人兴趣”,9.2%的大学生回答“依据亲朋建议”,7.1%的大学生回答“听从老师的指导”,3.2%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可以看出,超过八成的大学生依据“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来进行学业规划,而仅有7.1%的同学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业规划。这说明教师在大学生学业规划中的影响力还比较低,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大学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情况

在回答“你的学业导师是由哪类人担任的?”时,有65.4%的同学选择了“本专业课教师”,18.5%的同学选择了“辅导员”,9.2%的同学选择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2.4%的同学选择了“学长学姐”,4.5%的同学选择了“其他”。总的说来,有93.3%的学生选择教师做自己的学业导师,而且学业导师大多数由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同时,调查也发现,有71.6%的学业导师指导20名以上的学生,有57.6%的学业导师每个学期或更长时间才指导学生一次。指导学生人数过多,导致了学业导师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而指导次数偏少则难以保障学业导师指导学生的效果。在回答“学业导师对你的情况了解吗?”时,有23.2%的同学表示“学业导师比较了解自己的情况”,52.6%的同学表示“学业导师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一般”,24.2%的同学表示“学业导师对自己的情况不了解”。这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业导师对自己的情况了解不够。同样,在回答“你对学业导师的情况了解吗?”时,23.2%的同学选择了“了解”,57.6%的同学选择了“不太了解”,19.2%的同学选择了“不了解”。这也说明近八成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导师不太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回答“你对自己的学业导师开展学业指导工作总体满意吗?”时,仅有12.1%的同学选择了“满意”, 选择“不满意”和“一般”的同学分别占38.6%和49.3%。这说明学业导师制虽然在理论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3.大学生对学业导师制的看法与态度

在回答“学校设置学业导师是否有用?”时, 19.7%的同学选择“很有帮助”,62.5%的同学选择“有些帮助”,12.1%的同学选择“没有帮助”,5.7%的同学选择“不清楚”。 总的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对设置学业导师是持肯定态度的,他们希望得到学业导师的指导。在回答“你认为学业导师由论文导读:
哪类人担任最合适?”时,选择“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同学占20.8%,选择“本专业课教师”的占60.7%,选择“辅导员”的占13.5%,选择“学长学姐”的占4.3%,选择“其他”的占0.7%。可以看出,有六成的同学希望由本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这与他们同本专业的教师联系较多有关,同时也因为他们觉得本专业课教师对专业的就业前景、未来发展方向等有更清楚、准确的认识;其次选择较多的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是因为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对就业情况比较了解,能够给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更具体的指导,说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有迫切的需要。在回答“你认为学业导师指导多少名学生最合适?”时,有22.0%的同学认为“5名以下最合适”,47.4%的同学认为“5~10名最合适”,20.6%的同学认为“10~20名最合适”,9.0%的同学认为认为“20~30名最合适”,1.0%的同学认为“30名以上最合适”。数据表明,近七成的同学认为学业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应该在10名以下,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学业导师指导5~10名学生最合适”,这与实际上有71.6%的学生的学业导师指导20名以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同样,在回答“你认为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业规划的频率多少较好?”时,45.5%的学生选择“每月一次”,22.7%的学生选择“每学期一次”,11.6%的学生选择“每周一次”, 17.8%的学生选择“根据学生需要随时指导”。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希望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业规划的频率最好是每月一次,并且希望学业导师能够主动地指导学生,而不是被动地等学生有问题时再给予其指导。4.大学生对学业导师各项工作的满意程度及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发现,大学生对学业导师的学业指导工作满意度最高的三项是“专业课程指导”“通识课程指导”和“生活指导”,最低的三项是“国际交流、出国指导”“考证指导”和“考级指导”。而学生对学业导师的指导工作需求最高的三项是“就业指导”“实习实践指导”和“考研指导”,需求最低的三项是“国际交流、出国指导”“生活指导”“通识课程指导”。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学业导师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地低于对学业导师的需求,即大学生对学业导师的需求较高,但满意度较低。这也说明,大学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大学生对学业导师的期望较高,而在实际工作中,学业导师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完善大学生学业导师制的几点建议

1.正确定位学业导师的角色

学业导师是学校从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中为本科生选择的符合预定条件的导师。每个学业导师指导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疑难,指导他们进行课外学习和科研实践。大学生要完成学业导师布置的各种课外学习、科研和实践任务。实际工作中,不少学业导师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没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也就无法达成指导学生成才的目的。因此,要像定位教师、管理人员的角色那样,给学业导师以正确的角色定位,划定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正确定位学业导师的角色,可以明确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提高学业导师对学生学业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学业导师的工作内容和可发挥的作用,进而使得大学生和学业导师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有效。

2.建立科学的学业导师配备机制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希望专业课教师或者辅导员来担任他们的学业导师,以满足其不同方面的需要,比如学习指导、考研指导、考证指导、就业指导等。因此,我们要建立科学的学业导师配备机制,根据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双向选择,选拔不同专长的教师担任学业导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例如,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本专业教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学习兴趣、专业结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辅导员则可以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学业导师要根据每一个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不同的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学业指导的效果。

3.完善学业导师绩效考评机制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学业导师的指导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对学业导师的工作并不满意。因此,要不断完善学业导师的绩效考论文导读:
评制度,并严格执行。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下,一方面可以真实地了解学业导师工作开展的深度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奖优罚劣”对学业导师进行督促和激励,促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考核评价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以严格的考核评估程序为依据,全面真实地反映学业导师的工作情况。具体考核可以分为院系考评和学生测评两部分。院系考评可以由学业导师自评、院(系、专业)负责人评价、党团负责人评价、学生辅导员评价等组成,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测评则由学业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对其工作进行评价,此类评价可以在每一次开展学业指导后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学生填写效果反馈表的方式展开。

4.提高学业导师的指导能力

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度在目前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得到了各方面人员的重视,效果也初步显现,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与许多学业导师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不了解、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欠缺、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的能力不足等直接关系。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业导师的学业指导能力。笔者以为,最快捷的途径就是对学业导师进行集中培训。学校可以按照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建立学业导师培训制度,每年可集中一段时间对担任学业导师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帮助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其逐步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进而不断地提高其学业指导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朱冬梅. 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分析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24).
哈书菊. 高等院校学业导师制的建立与完善[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05(Z2).
〔责任编辑: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