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探析建筑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50 浏览:16647
论文导读:heupperstructureconstructioncorrespondinglinkadoptsthestrictqualitycontrolmeasures.Keywords:buildingengineer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Constructionmanagement;Steelbarconstruction工程概况某办公科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下室2层;地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某建筑工程施工实例,针对该工程施工要确保一次验收合格,顺利通过备案,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要素控制,确定关键、特殊过程的管理点,实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对本工程上部结构施工相应环节采取严格的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钢筋施工
Abstract: this article by combining a buil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ensure a acceptance, oothly through the record, and must be in prevention, strengthen the control elements, to determine the key and special process of the GuanLiDian and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dynamic management. This project the upper 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rresponding link adopts the stric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eel bar construction
工程概况
某办公科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下室2层;地上23层,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对于地上部分柱C50(1层~5层)、0(6层~17层)、C30(18层及以上);梁、板、梯均为C30。本工程施工要确保一次验收合格,顺利通过备案,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要素控制,确定关键、特殊过程的管理点,实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对本工程上部结构施工相应环节采取严格的的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在制作、现场堆放的整个过程,必须分门别类挂牌,特别注意钢筋的绑扎顺序,运输进场后要便于直接下入坑内,以免造成混乱,影响绑扎质量。钢筋制作前应按现行规范要求对母材抽样复试。制作尺寸、角度严格按图纸要求并符合规范规定的弯心,成品运输应确保不变形,入场后堆码有序。钢筋的焊接头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绑扎。预留插筋的直径数量和位置,必须与墙、柱仔细核对,校正和固定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下层剪力墙的钢筋露出部分,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在柱截面有变化的地方,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剪力墙外伸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因振捣及撞动,易产生偏移。可在柱筋及模板安装完毕后设置柱箍一道,柱端部分箍筋电焊焊牢。
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筋,严格按设计绑扎,如绑扎困难可采用上下对口箍焊接,并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绑扎板筋时,应注意板上部的钢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针对成型尺寸不符合要求质量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钢筋下料长度不准,未考虑弯曲处曲率半径。因此而加强配料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经验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配料时考虑周到,为了划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制定一套划线方法及操作时搭板子的位置规定备用,板距大小应根据弯曲角度和根据直径确定,对于设备老化的,应在成型案上划出角度准线,并先放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7ctime.com
实样检查后,再大批制作。针对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箍筋间距不一的质量问题每期主要原因是绑扎不牢固漏绑,未用尺量。因此而对钢筋绑扎时应牢固;对已不准确骨架个别箍筋松绑应重新绑扎;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并应缠扣绑扎;浇筑混凝土时,不能踩筋;划出箍筋位置后再绑扎。
剪力墙柱钢筋论文导读:过薄,甚至出现露筋现象;墙板双排钢筋间距过大或过小,甚至变成一排钢筋;也由于钢筋在每层楼面处间距不准确、偏位,造成上层钢筋施工困难等。针对以上缺陷,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为保证剪力墙、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其侧面使用塑料垫块。垫块的厚度要符合图纸要求,垫块应绑扎在双向钢
位移的质量保证措施
钢筋位移是剪力墙施工的常见质量通病,其质量问题表现在钢筋保护层过厚或过薄,甚至出现露筋现象;墙板双排钢筋间距过大或过小,甚至变成一排钢筋;也由于钢筋在每层楼面处间距不准确、偏位,造成上层钢筋施工困难等。针对以上缺陷,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为保证剪力墙、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其侧面使用塑料垫块。垫块的厚度要符合图纸要求,垫块应绑扎在双向钢筋网的外皮钢筋上。

图1使用塑料垫块控制保护层图2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示意图
(2)为保证双排钢筋位置准确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可在双排钢筋间设置特殊撑筋。墙板双排钢筋绑扎好后,按间距1000mm呈梅花形设置,与水平钢筋绑扎牢固。这种撑筋可替代一般的S形拉钩,而且可兼作支撑的撑块,用来控制墙板混凝土的厚度。
(3)在施工现场把好钢筋隐蔽检验关和混凝土浇筑关。钢筋工程隐检除了保证钢筋成型绑扎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外,尚需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防止钢筋位移的措施是否到位和有效。必要时可在剪力墙模板上口增设一道水平筋,此水平筋与竖向钢筋的交叉处应全数绑扎。如条件允许时可以点焊固定。在墙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撞斜碰歪的钢筋,要及时纠正。
(4)已浇筑混凝土的剪力墙竖筋如发生位移,其间距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按1:6的平缓坡度调至原位,但不得出现硬弯;如偏位较大,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在根部增焊钢板,并保证焊接长度满足要求,通过上部钢筋与钢板焊接来解决复位问题。
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模板需进行设计计算,满足施工过程中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能可靠的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模板安装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拼缝严密,模板最大拼缝控制在1.5mm以内,支撑接头不能错位和扭边,严格控制几何尺寸、标高和轴线;大跨度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起拱。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准确性和混凝土表面的质量。
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对侧压力过大而爆模,对于较大的梁、墙、柱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有防水要求的在螺杆上焊接3×40×40钢板止水片,螺杆间距不大于500mm。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拆除模板时应注意保护混凝土结构的棱角。为了提高工效,保证质量,模板重复使用时编号定位,每次使用前清理干净模板并刷好隔离剂,使混凝土不掉角、不脱皮,表面光结。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埋孔洞均位置准确,安装牢固。其偏差均控制在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确保不遗漏。精心处理墙、柱、梁、板交接处的模板接装,做到稳定、牢固、不漏浆,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模板最大接缝宽度应控制在

1.5mm以内;模板施工严格按木工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拼装、就位和设支撑。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对策
混凝土搅拌必须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浇筑前,应对其配合比和水灰比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严格控制水灰比,每工作班至少测试两次,由试验室负责测试工作。
混凝土浇筑时负责现场值班施工员必须24小时守候在施工现场上,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并及时将混凝土质量反馈给搅拌站值班长。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支模架是否牢固,架子扣件是否拧紧,浇筑时专人负责监控模板情况。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向气象台咨询天气情况,避开大风暴雨和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防止恶劣气候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浇筑施工缝的处理,将模板杂物清除干净,垫好垫块,充分湿润不得积水。
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分区域监督混凝土振捣施工,并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以防止下料不均漏振、欠振。浇捣人员应随时注意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并设专人负责检查钢筋、模板、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等是否移动,如发现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修整。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为控制楼层混凝土厚度,采用在柱筋上画标高标记或焊钢筋桩控制,最后拉线找平。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是持证上岗,浇筑现场由专业施工员负责指挥,另外应当加强关键部位的振捣,如:柱底脚、节点核心区。
结语
从实践表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只有严格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这也是工论文导读:58.上一页123
程施工管理的核心。
参考文献:
张丽,刘军.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8(08):118~119.
毛昌贤,叶冠青.关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02):31~33.
[3] 罗继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1(0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