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鲁迅鲁迅生命观文化内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144 浏览:130403
论文导读:是有共同之处的。另外,儒家和道家“死”的终极意义话语中有“息”“归”“安”“命”等等,但在鲁迅先生“死”之悲凉意识中,其话语正好与之相冲突悖反,“彷徨”“消失”“暗夜”“空虚”“寂寞”“惨伤”“冷笑”等等,鲁迅先生以他的孤独、绝望、凄厉的“死”与封建文化的乐天安命、安时守顺、归土安息的祥宁之死作了彻底
摘 要:鲁迅的生命观不仅仅是个体对人生的思考,也不仅仅是其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以其丰厚的文化内涵连接着他对中国历史和国民生存状况的理性反思,连接着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神圣的使命感。
关键词:鲁迅;生命观;文化内涵
鲁迅先生小说的结局差不多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关于“生”和“死”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鲁迅先生的生命观。阿Q就不用说了,是在“耳朵里嗡的一声”中“团圆了”;孔乙己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药》里的夏瑜死了,虽然坟上凭空有了花圈;小栓吃了人血馒头,也死了……一个思想的中心,抑或鲁迅先生自我发展背后的唯一动力,是什么呢?是鲁迅先生的生命观:人得要生存。
鲁迅先生的生命观是乐观的、进化的,是立体的而不是单一的。“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灭亡的人们向前进。”[1]“阿Q”最后被毙了,但鲁迅先生对阿Q的死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这一形象,寓意极为深刻,以至于以前乃至今天的中国,那些奴性十足,又善于自欺欺人之士,莫不疑心“阿Q”这一形象是替自己画的像。“阿Q精神胜利法”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格分裂的极端表现——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阿Q的死也就象征着民族劣根性的灭亡,并且呼唤着民族灵魂的觉醒,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在20世纪中后期,在《野草》《坟》等作品中,鲁迅先生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声音:“因为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2]“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3]很明显,这里有着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这些擅长描写死亡、思考死亡的现代思想家的影子。
鲁迅先生的生命观与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有着深层的联系。孔子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4]荀子说:“死,人之终也。”[5]死在儒家那里是个体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儒家在把对“死”的玄想和“死后”存而不论的同时,对死采取了理性的、实用的、坦然的态度。庄子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显然道家认为生劳死息,生死自然。然而,理性和乐天的精神是相通的。因此,鲁迅的生命观有着传统的儒道文化中理性、乐天精神的呼应与支持,这是鲁迅先生的生命观和儒道思想的相通之处。
然而,鲁迅先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儒道思想又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的不同。“死的终极意义”,儒家归于“社会”“群体”,道家则归于“自然”,鲁迅先生“死”之悲凉意识基于“个体的”“生命的”价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浩如烟海的上下五千年中,对个体生命的觉醒,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有特别高昂的时期,那就是阮籍、嵇康所处的魏晋时期。司马氏所标榜的汤武周孔都是幌子,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在短暂的生命中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于是要求摆脱外在的标准、规范和束缚,以获取把握所谓真正的自我,便成了魏晋以来一种自觉意识。[6]因此,鲁迅先生的生命观和阮籍、嵇康是有共同之处的。
另外,儒家和道家“死”的终极意义话语中有“息”“归”“安”“命”等等,但在鲁迅先生“死”之悲凉意识中,其话语正好与之相冲突悖反,“彷徨”“消失”“暗夜”“空虚”“寂寞”“惨伤”“冷笑”等等,鲁迅先生以他的孤独、绝望、凄厉的“死”与封建文化的乐天安命、安时守顺、归土安息的祥宁之死作了彻底的决裂与反叛。
鲁迅先生的生命观概括出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是鲁迅先生对“灭裂个性”“灭人之自我”[7]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批判。以求最后民族劣根性的死亡和根除,呼唤自我意识的觉醒,呼唤民族灵魂的觉醒,恢复个人的尊严,并最终恢复民族的尊严。
记得海明威曾经感叹:“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那是因为他没有看到人应该是社会的人,当然也就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和社会的力量。然而鲁迅先生的生命观不但注重感性认识,而且更加注重理性认识,他清楚地看到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当然也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和国民的希望,在批判民族劣根性的同时,也呼唤着民族灵魂的觉醒和复归。
参考文献:
[1]鲁迅.随感录六十六·热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鲁迅.两地书

(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

6.

[3]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 [4]论文导读:礼记·祭文.西安人民出版社,1999.[5]荀子·礼论.海潮出版社,2012.[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03.[7]鲁迅.集外集拾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

6.(作者单位 安徽省涡阳四中)上一页12

礼记·祭文.西安人民出版社,1999.
[5]荀子·礼论.海潮出版社,2012.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03.
[7]鲁迅.集外集拾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安徽省涡阳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