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论语以《论语》想到小学美术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85 浏览:11128
论文导读: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夫子喟12下一页
摘要:教育在继承中改革创新。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中,有很多珍贵的思想火花一直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维、学习、生活。如《论语》中孔子关于教育应该有创新、不拘泥教条等理论,至今仍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古为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现代教育糅合古代教育思想的火花熠熠生辉。
关键词:实践;创新;尊重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无论社会怎样变更,《论语》作为孔子思想的结晶,影响润泽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新的历史时期,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共同追求,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笔者更是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教育如绵绵江河,接纳百川,在奔涌前进中不断发展完善。
一、重实践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不主张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他认为,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孔子曾喟然叹息曰:“问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现代美术教育同样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追溯到从前,孔子常常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在实践中积累感性经验,由此得到的感悟自然厚重,更容易内化。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手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以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设计应用领域课程为例,从一年级的《拼拼搭搭》一直到六年级的《玩偶》,都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合理地选择工具材料,熟练掌握剪、刻、贴、画等实践技能。而只要引导得当,我们就能发现,很多孩子对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材料具有非常感性的认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新知进行实践创作,不仅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有助于孩子们天然灵性地激发,从而带动多元智能的全面提高,实现“育人”目标的最终达成。
二、求创新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积极思考,敢于发挥,勇于求异。
美术学科本身就是充满情感的艺术,每一件美术作品都充满着丰富的、真挚的情感,一幅好画犹如一首旋律动人的乐曲。但是,对于美的体验,因人的个性差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材料,在不同人的手中,完全可能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内涵与美感。“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什么是创新,孔子的意见就是一个字——违,即提相反的意见,我们可以理解为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诺贝尔获得者朱棣之曾说:“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也是创新。应该说,我们各层各级的教师培训已经把这一要求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口号喊了很久,收效却并不尽如人意。还是有很多美术老师或主管部门用“级别”(如国画考级、儿童画考级等)或“是否认真、工整”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很多老师想看到优秀作业的心情太急切了,往往又是示范、又是修改。更有甚者,在遇到学生参赛或参展的作品,干脆取而代之,这样作为必然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在学习第十一册《我画的海洋怪兽》一课时,我对学生示弱说:“我和怪兽(动画片)的接触没有你们多,下节课,就由你们来做我的老师,把你能找到的怪兽都带到我们教室里来吧。”结果学生带了很多电影电视或是图画书中出现的海洋怪兽的图片、模型,在教室里开了一个怪兽博览会。他们在介绍自己带来的怪兽模型时发现,怪兽虽然怪,但实际上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还是有很多联系的,他们有的是某一种的部分特征变得特别强大;有的是集合了几种动物的外表和技能。
三、倡尊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摘自:学年论文www.7ctime.com
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夫子喟论文导读:富多彩的情感体验,而实际上,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也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在欣赏时,平等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国运兴衰,系与教育”。教育在继承中改革创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更应以古为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现代教育糅合古代教育思想的火花熠熠
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强调“长幼有序”,但在做学问上,倡导相互尊重。他注重对话是交流,特别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对于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治国方法,孔子并未当面指出他们理解的局限性,因为这是他们“各言其志”,他尊重别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当我们在欣赏某件作品时,自己的情绪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艺术的感染,产生愉快、悲伤等情感体验。但在欣赏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如,上苏少版第十二册《听音乐画感受》时欣赏抽象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的作品时,如果在欣赏前不作任何提示,完全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生便会从中发现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东西,得到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而实际上,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也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在欣赏时,平等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国运兴衰,系与教育”。教育在继承中改革创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更应以古为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现代教育糅合古代教育思想的火花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