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明伦王士祯、但明伦文学批评策略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848 浏览:71602
论文导读:”的批评指向。(二)批评语言:诗化语言中国古代审美印象式的批评模式,期待在体味和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自然滋生出真切的感知印象。这样的印象自然需要含蓄的形象、诗化的语言才能表达。王士祯的诗论作品基本上都是以形象说诗的方式来传达内心感受,而从他的《聊斋志异》评点中,我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种美文意识。首先,
摘 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要: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理论的研究总是互释、互证的。王士祯秉承以“神韵”为核心的诗学观念,在《聊斋志异》评点中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诗论审美印象式的批评模式。而但明伦继承金圣叹的“细读法”,并借鉴古文章法,探求文言小说的表意结构,在方法论意义上,更贴近小说文体特征,代表了清朝晚期小说批评和理论的“觉醒”。
关键词:王士祯 但明伦 《聊斋志异》 文学批评
在清代《聊斋志异》批评史上,前有誉满文坛的王士祯,后有集大成者但明伦。前者开创“神韵”诗学,作为“第一读者”,在《聊斋志异》传播史上有着开拓之功。后者极尽细读之功,“无论是在作品思想的阐释与挖掘上,抑或是从艺术特色的总结与微观的分析上,都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高峰。”①比较研究二人文学批评方法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聊斋志异》批评个案的纵向梳理,窥探清代小说批评和理论的发展情况。

一、 王评——审美印象式

中国传统美学的思维方式,带有具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直觉感悟;再加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主要是作家和文人之间的抵足而谈,审美交流。在这种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也带有审美印象式的色彩。作为古典诗论著作的典范,钟嵘的《诗品》喜欢用形象化的语言概述诗人的总体风格。如,说谢灵运的诗“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评陶渊明的诗“笃意真古,辞兴婉惬”。②宋以后的诗话词话也多是模仿《诗品》,延续着这种以印象概述为主的风格品评。
明清时期,传统文人参与叙事文学的批评,同样大都借用诗词批评的印象式方法。小说评点作为小说批评的主体形式,是“一种在传统‘注释学’和‘文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逐渐形成自身个性的批评形式”③。通过这种简洁、直接的批评形式,文人们可以随手批注,及时记下阅读时的感悟。王士祯作为清代文坛泰斗,开一代诗风。他的诗评诗论都以“神韵”为核心,继承了传统文论审美印象式的批评特点。王氏《聊斋志异》评点也依然沿用了这样的思维和方法。

(一)批评指向:“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古代的审美印象式批评,在批评指向上,重视对作品整体韵味的探求。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古代文论家重视作品的“意义”和“韵味”;另一方面,强调感知作品的“言外之意”,因为成功的文学作品总能带给读者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④
王士祯十分推崇严羽的“镜花水月”说,他的“神韵”诗学也继承了钟嵘、司空图、严羽等一脉传承的美学传统。渔洋评诗更是把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旨意发挥到了极致,并举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和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为诗之典范,评道:“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⑤这里“画家所谓逸品”指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大多将画面留有无笔墨处,使其与整幅画面相映成趣,给观赏者留有更多想象的余地,这也正是渔洋所说的“神韵在诗外”。
在现存王氏《聊斋志异》三十六条评语中,从形式上看,以总评形式出现的有33条之多,都是以情节和人物为中心,表达对故事的整体印象;从评语内容上看,共有14条评语评论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或对人物性格进行点评,或对人物命运大发感慨。这些评语都体现出简洁、朦胧、概括性强的特点,深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旨。
在《连琐》篇,王士祯点评道:“结尽而不尽,甚妙。”⑥这句评点和他评诗时主张的“神韵在诗外”,简直如出一辙。尽管把诗论观点用于评点小说难免略显生硬,但足以看出王氏探求“韵外之味”的批评指向。

(二)批评语言:诗化语言

中国古代审美印象式的批评模式,期待在体味和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自然滋生出真切的感知印象。这样的印象自然需要含蓄的形象、诗化的语言才能表达。王士祯的诗论作品基本上都是以形象说诗的方式来传达内心感受,而从他的《聊斋志异》评点中,我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种美文意识。首先,初读《聊斋志异》的王士祯,题诗一首以作序跋。这首诗从形式和内容上都传导出渔洋对聊斋故事的整体印象。其次,王氏《聊斋志异》评语多以题诗或引用他人诗句的形式出现。如,在《荷花三娘子》篇结尾,渔洋借用陆游的诗句“花如解语还多事,论文导读:
石不能言最可人”,来表达对故事的整体印象。大概这位诗坛盟主认为只有意味深长的形象比喻,才足以体现聊斋故事的丰富“神韵”吧!
不难发现,王氏所说的“神韵在诗外”、“偶然欲书”等观点,和金圣叹所言的“三境”说,有众多契合之处。然而,在小说批评领域,王士祯可谓“只合金意,未得金旨”。他没有注意到小说文体的特殊性,依然沿用诗歌评论的思路和方法来评点小说,结果必然流于表面。尽管王氏评点语言诗化、形象,为其他各家所不及,但是,正统文人错位的小说观使他没能认识到《聊斋志异》艺术价值的真正意义。相比之下,但明伦“细读法”用于评点《聊斋志异》,实为一大创举。

二、但评——文本细读式

细读法是一种通过“反复细读”,对作品写作技巧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法。事实证明,与印象批评相比,细读法更贴近小说文体特征,更能抓住小说艺术本质。在金圣叹的小说理论和批评著作流布广远后,细读法在清代小说批评中的运用变得更加普遍。毛伦父子、张竹坡等人分别对此有所继承和创新。清朝后期,小说批评发展到但明伦的时代,细读法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成功经验,但明伦在《聊斋志异》评点中,把细读法应用于文言短篇小说批评,实现了细读法和古文章法评点的完美结合。文本细读也成为但氏小说评点方法的显著特征。

(一)“文成于难”

金圣叹认为细读法的基础是“文成于难”。他在《水浒·楔子》的卷首批道:“古人著书,每每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经营点窜,而后得脱于稿,裒然成为一书也。”首先,作家的创作过程饱含艰辛。其次,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遵循“文成于难”的路数进行创作的,所以情节跌宕起伏,颇具惊人之笔。而批评家的任务就是引导读者,把文章“难”处之妙法解读出来。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