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梁祝论梁祝传说文化认同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752 浏览:107535
论文导读:
内容提要:南方少数民族梁祝叙事诗在改编梁祝传说时,接受了它的核心内容,在典型场景上做了民族化的增添和再创造。这除了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外,还与各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尤其是传统信仰有密切的关系,丰富了多民族的梁祝传说。梁祝叙事诗由于其动人的情节和民族化的特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审美效应,使得梁祝传说表达的耕读思想在南方各少数民族中得到广泛的认同。
关键词:梁祝传说 叙事诗 文化认同 典型场景
梁祝传说不仅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成为艺术杰作,还以其广泛的传播而举世文明。作为民间叙事传统,梁祝传说融入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叙事诗所讲述的梁祝故事,融会了本土的生活文化,并且采用了各民族自己的仪式化的诗歌语言。瑶族有“分讲”《梁祝》,仡佬族有“打闹歌”《梁祝》。白族民间采用当地的“大本曲”讲述梁祝故事,并在“本主”节、三月街、火把节、蝴蝶泉会和中秋节等节日集会上演唱。梁祝叙事诗也熔铸了传统文化的许多要素,与神话、传说和故事等其他民俗学样式紧密联系,互相依存。尽管这样,这些叙事诗歌所表达的不外乎梁祝的传奇色彩,神圣的爱情主题,美丽动人的形象,浪漫而神奇的想象,特别是它所涉及的爱、、以及死亡的内容,属于人类永恒的主题。作为活形态传统,梁祝传说充分显示了它在当代社会的生命活力,日益增强了社会文化认同的作用。梁祝传说因为其起源于江浙一带,也因为明代以来南方各民族文化融合相对深入,以及传说本身的日益广泛流布、稳定、成型,成为多民族文化表达的共同主题。本文试图从梁祝传说的历史演化和文本化,从梁祝传说典型场景的跨文化、跨文类的叙述,简要论述该传说的文化认同作用。
梁祝传说的流布和文本化
梁祝传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产生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对传说的记载为雏型期,宋元至清代以前为发展期,清以后到现在为定型期,梁祝故事实现了文本化,叙事相对稳定,较少出现更多的变异。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有关梁祝传说的材料,大都是宋以后的记载,宋以前则只有间接的史料,没有直接的著录。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传说的内容是由简单逐渐演变为复杂,中间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最早记载梁祝传说的古籍是南朝梁元帝萧绎《金楼子》一书,明末散佚。此书只记录有梁祝之异事,无具体内容。
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番志》有“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的简略记载。此时传说已有“义妇”、“同冢”内容。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七“梁山伯访友”条引述唐人张读《宣室志》记载,从中可见梁祝传说较为完整的情节:同窗共学、访祝、求聘未果、祝字马氏、梁死、祝嫁、哭坟、同冢、封表。梁祝传说到唐代已具雏型。从张津《四明图经》中可知,梁祝传说内容到了宋代已有相当大的发展,其规模达到了产生与此事相关的庙祝民俗。可见这一传说已经在民众中间有了很具体和深入的流布,并为民众所赞赏与喜爱。传说本身的演进和传播,成为宋代以后载籍记述的由来和依据。
早期比较完整记载梁祝传说的古籍是北宋大观元年(1107)明州知府李茂诚撰写的《义忠王庙记》。碑记中的梁祝传说内容有:同窗共学、祝归、访祝、求聘、祝字马氏、梁任县令、病死、祝嫁、祭坟、同冢、封表义妇冢、阴魂平寇、封表忠义王、立庙祠。庙祝民俗说明,故事已发展成型。只是此时还没有出现“化蝶”的情节。据钱南扬研究,“化蝶”情节的出现,最早提到的要算宋代薛季宣的《游祝陵善权洞诗》,有“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的诗句,说明最迟在宋代已有“化蝶”的场景。
元杂剧有白仁甫《祝英台死嫁梁山伯》,仅存剧目。元杂剧使用当时通俗的语言,经过艺人的演唱,可以为更多的人们所欣赏和接受,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欢迎,进一步推动了梁祝传说的更为广泛的传播。
明代有关梁祝传说的文本记载渐渐多了起来。如黄润玉的《宁波府简要志》、张时彻《嘉靖宁波府志》《宜兴县志》、冯梦龙《情史类略》卷十“情灵类”《祝英台》等,所述故事情节大同小异。明嘉靖、万历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潮的发展变化,作家们吸收民间传说写小说大为流行。明人短篇平话集《古今小说》是天启年间苏州人冯梦龙所纂辑的。里面除了宋代、元代流传下来的话本外,还有后来的拟作。其中《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一篇,讲述的是“大明朝弘治年间的故事”。主角黄善聪是一个女扮男装的人,因此,话本在论文导读:妹妻君”的情节,还出现了化蝶的结局。后来的梁祝改编者,大都以这篇小说为蓝本,参考民间说唱材料而编写。也就是说,梁祝传说的本来面目,也依赖这篇小传更全面地保存下来。民国时期有关梁祝传说的作品有河南唐河的《祝英台歌》、福建闽南的《闽南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广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潮州的《潮州民间传说的
“人话”里列举了几个女扮男装的故事,第一个是木兰的故事,第二个就是祝英台了。《古今小说》对于民众的影响当然比地方志大得多,对梁祝传说的流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故事内容虽为文人的拟作,但至少也是大致依照当时在民间流传的内容加以复述的。这里的故事情节大概是明以后该传说的大致轮廓了,与后来传说无太大出入。另外,明代还有无名氏作的梁祝传奇《同窗记》、《牡丹记》、《还魂记》、《访友记》,有徽池调《英伯相别回家》,有王紫涛撰的《雨蝶诗》,已佚。可见梁祝传说到明代借助传奇、小说、部分戏剧的文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艺形式得到了广泛传播。
清代梁祝传说的文献记载有闻性道《康熙鄞县志》,徐时栋《光绪鄞县志》,吴景墙《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清水县志》,吴骞《桃溪客语》、《仙踪记略》等。所记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只是故事的梗概。其中闻性道转引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内容较为完整。到了清代,举凡传奇、戏曲、唱本、民歌、小传、鼓词、木鱼书、弹词以及各种地方戏,都有以梁祝为题材的创作,梁祝故事的典型场景基本固定。根据路工《梁祝故事说唱集》介绍,清初浙江忠和堂木刻本《梁山伯歌》是梁祝长篇叙事民歌。清李调元《粤风》里有民歌《梁山伯》。这一时期有许多说唱形式的梁祝刻本:《新编金蝴蝶传》、《新编东调大双蝴蝶》、《柳荫记》、《新刻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记》、《新刻梁祝奇缘全部》、《新造山伯英台全歌》、《山伯英台游十八地狱全歌》、《新刻祝英台全本》、《祝英台劝酒》、《全本梁山即系牡丹记南音》、《最新梁山伯祝英台新歌》。另外,还有各地的地方戏剧目十多本。仅从这些梁祝的民歌、说唱、戏曲来看,可知梁祝传说在民间的流传到了何等深入的程度。在地方志中为祝英台立传的,要算清代道光年间邵金彪写的《祝英台小传》。小传以英台为主线展开故事,与李氏“庙记”相比,情节相似,但出发点不同。传说内容增加了“父母欲为择偶”、“以妹妻君”的情节,还出现了化蝶的结局。后来的梁祝改编者,大都以这篇小说为蓝本,参考民间说唱材料而编写。也就是说,梁祝传说的本来面目,也依赖这篇小传更全面地保存下来。
民国时期有关梁祝传说的作品有河南唐河的《祝英台歌》、福建闽南的《闽南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广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潮州的《潮州民间传说的梁祝》等。新中国建立后收集的梁祝传说的统计就有很多。就流传地来说有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湖北、辽宁、黑龙江,共15篇之多。在1999年出版的周静书主编的《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里还收集了不知流传年代的汉族叙事诗13部,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叙事诗8部。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出版的有关民间文学资料里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梁祝故事、说唱、长歌、短歌、单双歌等等。
从地方志记载来看,梁祝传说的流传地有浙江的上虞、鄞县,江苏的宜兴、苏州、江都、洪泽湖畔,山东济宁、曲阜、嘉祥、邹县,河北的河间、汝南,甘肃的清水,安徽的舒城,山西的蒲州,四川的合川等等。从形式上看,宋代有词,元代有戏曲杂剧,明清以后,梁祝传说得以勃发,它已以故事、歌谣、唱本、曲艺、戏剧、叙事诗等多种形式流布于浙江、江苏、山东、等20多个省份及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使该传说流传更广更深入到中国没有一处没有的程度了,并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梁祝坟墓全国就有七处:浙江宁波鄞县、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江苏宜兴、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读书处有两处:山东曲阜、江苏宜兴;梁山伯庙有一处,浙江宁波鄞县。若从各种民间文艺形式里提到的梁祝的故事发生地来说,那就数不清了。梁祝传说流传到哪里,哪里就成了梁祝的家乡;梁祝传说流传到哪个民族,梁祝也就成了那个民族的儿女。
因此,从传说内容的发展来看,初期即初唐之前,简单的叙事记录不具备广泛传播的可能。晚唐虽已具备基本情节,但传说的爱情主题还未确立,其感染力度还较弱,此时传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可能性很小。北宋时传说被染上了较强的“忠义”色彩,虽有庙祝民俗的产生,但普遍被民众接收并传人异域异族的可能性也很小。到了南宋时期,化蝶情节的出现丰富了故事内容、彰显了爱情主题、增加了悲剧色彩。此时传说具备了向不同地区和多个民族传播的可能,梁祝传说传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年代上限就可大致推测到南宋末年。到了元明清时期论文导读:
,各种通俗文艺样式的加入,使传说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相当繁荣的景象,具备了向更广的区域传播的可能。梁祝传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的流传开始了。
就汉文典籍记载中的梁祝传说的典型场景而论,梁元帝《金楼子》仅提到梁祝“异事”;初唐《十道四蕃志》出现“义妇、同冢”内容;晚唐《宣室志》已经有比较完整的典型场景:求学、同窗共学、访祝、梁任县令、梁死、祝嫁、哭坟、同冢、封表义妇;宋《四明图经》有求学、同窗共学、同冢、义妇、庙祝情节。宋《义忠王庙记》以梁山伯为主人公,有出生、同窗共学、访祝、梁任县令、梁死、祝嫁、哭坟、同冢、封表义妇、显灵平寇、封表忠义王、立庙祠。南宋末年咸淳《毗陵志》出现化蝶情节。明冯梦龙《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很好地反映了民间梁祝叙事的典型场景:求学、行前发誓、同窗共学、访祝、梁死、祝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7ctime.com
嫁、同冢、化蝶。清代的一些梁祝叙事诗如《梁山伯歌》(路工)、邵金彪《祝英台小传》、《新刻梁山伯祝英台夫妇功书还魂团圆记》、《梁山伯祝英台全史》、《梁山伯重整姻缘传》等,除了以上典型场景之外,增加了一些民间宗教的内容:显灵平寇、封表忠义王、立庙祠、阴府告状、马郎还阳、金童玉女山伯、英台回天界。罗永麟《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归纳了基本情节。综合考察其他民间叙事文本,我们可以归纳出更加简洁的典型场景:英台求学;相遇、结拜;同窗共学;相送;祭坟、化物。从下文论述的南方少数民族民间梁祝叙事诗的文本结构分析来看,以上所归纳的一些典型场景基本上已经趋向于更加一个统一的叙事模式,而其中的变异,也只是因为方言或者传播语境的特殊要求所决定的。
从单一民族的“梁祝”到多民族的“梁祝”
本文讨论的南方少数民族梁祝叙事诗,其创作主体涉及居住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苗、瑶、畲族,居住在云南的白族,居住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的土家族,居住在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地的壮、布依、侗、水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民族的民间艺人以各种文艺形式对梁祝传说进行了再度创作,其中有叙事长诗、戏剧、故事、短歌等,其中以叙事诗最为普遍。
从历史角度来看,梁祝传说传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途径主要有移民、军屯、兴学和通俗文艺的普及等。历代封建王朝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怀柔政策或羁縻政策,特别是明代移民、军屯、兴学为梁祝传说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元代戏曲的繁荣及其元代之后各种文艺样式竞相采用梁祝题材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各民族民间文学交流的基础。由于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渠道和形式不同,因而民间文学交流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从元始,经过明代直到清代,大量汉文小说、戏曲中的各类传奇故事,以及源于汉族文化的其它题材故事被改编为民间叙事诗,广泛流传在南方各少数民族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董永和七仙女、白蛇传四大著名传说在南方不少少数民族中都有相应的长诗来改编。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之间的互相影响、渗透,在叙事诗中表现极为明显。由于缺乏翔实的资料记载,梁祝传说传人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年代难以准确的划定。从各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梁祝文本来看,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是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不可从文献记载上考察文本,只有口头的记录文本。也不能确定具体的流传年代。只能从口头记录抄本、文本的故事内容、情节的多少来与流传在汉族地区各时期的文本进行比较来推测传说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大致时期。梁祝传说传人南方各民族地区时间不一,有的民族可能早一点,但大多数民族应该是在元明时期开始传人的。特别是在“改土归流”后,汉文化大量进入各少数民族地区,使得少数民族有更大的可能接触到梁祝传说。因此,梁祝传说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即它的传人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随着传说的演进而不断以新的形式传递,逐渐发展成今天我们所见的情节完整、内容充实的形式。各民族民间文学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地、有条件地、自然而然进行的。粱祝故事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之间,以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在不同的场合来演唱或讲述,在这个过程里,传说的一些情节或场景,逐渐地趋向稳定,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也是一个普遍的文化认同过程。文化共享成分越多,叙述的成分就越发趋向于一致。我们毋宁说,梁祝传说的魅力在于,它促进并且也在印证中华民族的一种共同的文化传论文导读:少数民族梁祝叙事诗的研究主要关注点是流传变异,涉及到梁祝传说传人少数民族地区的年代、社会历史背景等问题,基本上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而文学关系研究、比较研究,则强调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化和民族特色研究。梁祝传说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情况的调查及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时,由牵头开始组织学者编写
统,这是一种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儒家文化的传统,它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许多少数民族都能够接受的一种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事业开始起步。少数民族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史的撰写,各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道风景。这也给中国的“梁祝”研究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在中国文学的历史版图上,各少数民族文学占据了半壁江山,多民族的神话、传说、史诗、歌谣和故事,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的某些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以其活形态的存在方式,成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成为艺术创新的源头活水。所有这些都不断证明了中国各民族文学在历史传统上的多元性和相互影响的长期性。对少数民族梁祝叙事诗的研究主要关注点是流传变异,涉及到梁祝传说传人少数民族地区的年代、社会历史背景等问题,基本上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而文学关系研究、比较研究,则强调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化和民族特色研究。梁祝传说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情况的调查及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时,由牵头开始组织学者编写各民族文学史。至1960年白族、纳西族文学史率先写出并出版。其中《白族文学史》开辟专门章节论述了取材于汉族故事的长诗《梁山伯与祝英台》,作者认为白族人民在口头流传梁祝的时候,结合并加进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采用了自己的语言和演唱样式。这成为关于少数民族梁祝叙事诗较早的研究成果。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里,众多学者从从民间诗律和故事情节方面探讨各少数民族梁祝叙事诗的特色。有的研究者根据“壮化”的梁祝叙事诗的文本,分析了“壮化”的原因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制约。也有的作者从文化认同角度分析壮族、瑶族对梁祝故事民族化特色。刘红考察白族的社会、历史因素和梁祝传说在白族地区的流传情况及文本内容,断定传说自明始在该地区大规模的流传,并分析了该传说得以在白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原因及白族民众接受梁祝传说的文化心理渊源。从少数民族文学角度研究梁祝传说的学者,他们主要是从本民族文学研究出发,探讨汉族梁祝传说在本民族文学中的传承特征。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梁祝研究出现重大转折。学术重点由注重对故事起源、情节发展、人物及艺术特色研究,逐渐深入到对梁祝传说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入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使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梁祝传说上。梁祝故事发源地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成为研究的热点,学者们纷纷发表文章为梁祝传说追根溯源。中原及边疆民族地区陆续出现的梁祝遗迹和争抢起源地的现象,只能从另外的角度更有力地说明,这个传说已经成为中国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它对于国家民族的文化凝聚作用要远远大于其地方性的意义。所谓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而成为次要方面。
结论
以往的梁祝传说研究以文献为基础,把传说作为经典作品看待,比较重视其起源、流变和异文的探讨,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梁祝传说的更大价值在于它的广泛的历史认知度和文化认同作用。今天的学术界过于沉溺于个案和地方特性或者特定社区的文化语境研究,探讨个性的兴趣大于对共同文化价值的追求。这一倾向无疑遮蔽了一宗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在凝聚现代民族国家认同过程中的现实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梁祝传说研究来探讨民间传统文化的另外一种性质,即它同时也具有一般性的、超越某个地域或民族界限的人类文化遗产的作用。传说与其他民俗学样式一样,传递着一种文化范例,民众在参与传说的传递和再创作的过程中,注入了他们自己的审美和文化价值观念。这对于特定社区或集团来说也是一个文化共享和文化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日益增强了特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价值观的趋同性。
(晋克俭,普莱斯比大学孔子学院)
【责任编辑:高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