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新世纪媒介变迁与新转型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58 浏览:12241
论文导读:

摘 要:文学艺术每一次大的变革和进步都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新世纪以来媒介不断更新,尤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影响深远,其改变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模式,引发了文学的深刻转型。文学的生产方式、表现形态、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新变。作家群体泛化、集合化;文学遭遇影像、符号的挑战,“图像增殖”使得纯文学的消费式微;审美方式发生变化,对形而上的价值追求淡漠,对整体、本质的思考缺乏,相反,速食的、戏谑的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兴起。如此文学实践层面的转型既成事实,只有从理论层面总结媒介变迁与新世纪以来文学的转型,才能更为理性地思考文学如何应对媒介化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媒介;新;文学转型

纵观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其每一次大的变革和进步都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新世纪以来,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深切改变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文学的生产方式、表现形态、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新变。在此过程中,媒介从文学的物质载体,转变为本身即赋含意义的“讯息”。媒介对于文学转型的意义如此重大,很有喧宾夺主之势。
新世纪伊始,美国著名学者J.希利斯·米勒对此文学实践层面的转型做了令人惊骇的论断,他认为:“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①,此文学终结的断言引发了文学存在合法性的讨论。文学终不会灭亡,但在媒介化时代却存在严重的危机与挑战,米勒的言词也意在点明媒介对于文学的深刻影响,引起“疗救的注意”。文学实践层面的变革既成事实,只有从理论层面总结媒介变迁与新世纪以来文学的转型,才能更为理性地思考文学如何应对媒介化时代的到来。
人类文明的传播历史经过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媒介等几个阶段,每一次的媒介更新都会引发文学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诚如中国近代以来,报纸与期刊等信息载体的出现,促成了新文体的形成,学者陈平原认为,抓住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应从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说起”。②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使得文学越来越难以抗拒对于技术的依赖,这样就造成原本作为文学物质载体的媒介越来越关乎文学的意义走向,当代电子媒介的影响更甚,究其原因在于电子媒介功能与优势的不可比拟。电子媒介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的整合,借助于复制技术,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人类正是在电子媒介的带动之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实现了麦克卢汉意义上的“地球村”。电子媒介中的网络,链接随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图文并茂的特征更为生动形象,实时性的操作方式更具实效性,因而成为相对于传统媒介更加活跃与有效的信息传播平台。借助网络,网络文学大肆兴起,传统的文学生产受到波及并出现了重大转型。

一、作家身份泛化和集合化

网络作为开放的信息运转平台,信息传播主体不再限于知识精英,而向普通大众开放,网络文学中的作家群体,不一定是知名作家、专业作家,作家身份渐趋泛化。作家的身份是作家的社会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的不同,往往影响着作家的创作理念、审美意识。
建国初,作家身份的体制化使得作家的写作方式受体制的规约,作协将作家纳入国家机器的运作中,此时作家的精神导向意义显著,社会地位相应较高,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人们普遍称作家为“国家干部”。此时,作家的创作理念、审美风格在宰制意识形态限制之下倾向于模式化的表现。“”时期,作家则完全作为政治的附庸,是解说政治行为合法性的传声筒。伴随着思想解放和经济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作协规范的一体化的作家管理模式受到冲击,作家由此变为多元栖身,出现了许多自由撰稿人。生存方式的改变,也相应地改变了原来的创作理念,个人化身份的写作使得创作不再受政治的约束而更加自由。这些自由撰稿人往往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距离,写作风格更为多样。除此之外,商业资本的诱惑也使得部分作家的身份及其写作风格发生变异,他们纷纷转向市场,市场需求成为写作之前就需要考虑的要素,发行量也成为衡量作品优秀与否的标尺,因而文学作品具有越来越浓重的商品交流价值的属性。
以上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市场经济的刺激,使得传统作家身份发生转型,这在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兴起后,表现得更为突出。网络世界出现了以“码字”为职业的网络作家,“码字”概念生动地描述了网络作家写作的特征主要是文字在数量上论文导读:作主体的消失与泛化,势必造成此种私人风格的终结,取而代之的便是创作的平面化、无深度感、模式化,大量冠以文学名义的作品充斥网络。网络文学还出现了创作主体的集合化,即以群体身份完成创作。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的产生,往往是由多人分工,各司其职,拼合完成。其过程大概是先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策划人进行策划,然后寻
的堆积,而不是质量上的反复打磨。网络写作的匿名性质使得传统作家的身份感消失,恰如詹明信在描述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时所谓的“主体之死”。传统意义的作家是私人风格显著的独特存在,此私人风格与独特的自我和私人身份,独特的人格和个性联系在一起。在网络世界中,创作主体的消失与泛化,势必造成此种私人风格的终结,取而代之的便是创作的平面化、无深度感、模式化,大量冠以文学名义的作品充斥网络。网络文学还出现了创作主体的集合化,即以群体身份完成创作。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的产生,往往是由多人分工,各司其职,拼合完成。其过程大概是先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策划人进行策划,然后寻找该项目的个人或集体创作者。往往一部作品的生产会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不断做出调整,网络文学中常有的接龙式或填空式写作方式,即是直接将读者纳入到作品生产中的方式。另外,传统书斋里的个人抒写,在网络时代经过包装、策划,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公共事件。时常作品还未问世,相关新闻已公布于众,公众的期待甚至成为舆论导向影响作品的创作。为了提高作品的销量,诸如“作家”、“身体写作”的包装不断见诸报端或者屏幕,以作家身份的娱乐化为噱头,个人写作行为进入公共视野。

二、从读字到读图

电子媒介因形象的图文并茂形式而拥有众多受众,传统的文字阅读遭遇影像、符号的挑战,“无图无真相”已成为一种阅读习惯,为了迎合这种新风尚,纯文学作品中也配以生动的图像,甚至学术类著作也出现了插图版,如《图解资本论》。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图像由配角到摘自: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主角的转变趋势,原本为了文字解说的生动性配以图像,变成了“无图不成书”的事实。此种现实被人们用“读图时代”来描述。考察“读图时代”的概念,其来源于1998年花城出版社提出的一种营销模式,主要针对的受众是喜爱阅读图像的青少年。由此,“读图时代”成了广为接受的图书营销策略,获得了市场青睐,后又因确切表述了大众文化的特征被广泛认可,故而超离原来的图书营销范围成为新的形象概括。
有别于文字的抽象、沉闷以及对于知识层次的要求,图像更为生动、形象,能使阅读无障碍,具有超越时空和地域的传播优势。作为人类早期认识和记录世界的方式,人类阅读图像要比阅读文字的历史更为悠久。从人类文明的传播历史来看,文字显然较图像而言是更为进步的传播方式,不过,人类对于文化的选择往往会向人类的早期文化回归,也就是文化的“回跃性”。贝尔在论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时曾指出,技术-经济体系的变革是直线型的,这是由于功利和效益原则为发明、淘汰和更新提供了明确规定。但是“在文化中始终有一种回跃,即不断转回到人类生存痛苦的老问题上去。人们对问题的解答可能因时因地而异,他们采取的提问方式也可能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或干脆制造出新的美学形式。但是其中确实没有一项清楚无误的变化‘规矩’”③。阅读图像具有返回人类早期文明的意义,主要指的是图像的平面而无深度的特征。图像的直接、平面、无深度,带来的文化特征也是如此,正如詹姆逊所言,“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正是后现代文化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说穿了这种全面的表面感,也就给人那样的感觉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④
后现代社会以大众文化的兴起为特征,而大众文化要求文化的大众消费性质,图像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成为实现大众消费的主要途径。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没有图像的填充就被边缘化,纯文学也只有借助图像才能走向市场中心、大众视野,充斥市场的总是图文并茂的大众读物,这就形成了当下对文学的消费由读字到读图的转变。图像的不断增殖使得纯文学的消费式微,文学的形式符号大于文学意义的表达。
媒介变迁与新转型
当然,文学毕竟是图像无法取代的,人类文明的传播方式从图像过渡到文学,就是因为文字的抽象描述、概括能力是超越图像的。文字通过语言唤起人脑中的想象,其魅力在于建构一个内视形象⑤,这种内视审美是文学独有的,语言艺术独有的。文学独特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其丰富性和多重意义,依靠图像是永远无法接近的。图像的直观性正好切断了这种对文字魅力的省思和想象。
三文学审美精神的转型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生产主要是以纸媒为物质载体的,到了新世纪以后,文学生产的媒介形式更为多样化。除纸媒之外,还有大量配合影视生产的影视文学,以及以网论文导读:为精神生产,文学有其特殊性,此特殊性在于文学虽受到物质层面的影响,但是作为上层建筑又有独立的能动性。回溯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可谓命途多舛,其独立性长久地受到约束。新时期之前由于宰制意识形态的束缚,文学作为其附庸只能是政治话语的传声筒。新世纪以来,媒介往往与资本结合,成为媒介资本,而资本的天命就是利润,媒介因能
络为平台的网络文学,后两者适应了大众文化的兴起,作为消费文化,拥有广阔的市场。电子媒介对于新转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生产的挑战,尽管网络文学因缺乏思想深度难以在质上取代传统文学,但是其庞大的量的生产,是在迎合了市场供需关系的情况下产生的,由此可见网络文学的受众规模不小。
当前,网络文学的审美精神正悄然引发对于传统文学审美精神的改变。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基于人们对于美的追求,美是作为理想指引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恰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⑥,人类创作文学即是希望在文学世界中能够看到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以文学世界反观现实。当现实与理想不符时,文学便成为批判现实的利器,所以文学又往往是社会对立面上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文学的精神就在于对整体、本质的描述,具有形而上的指导意义。以电子媒介为传播平台的网络文学,写作、传播方式不仅具有技术进步的意义,还有文化变革的意义。网络的随意链接与文本互动,使阅读不再局限于文字,图像、视频都可以出现在网络阅读中,这种直观、感性的表达方式适应了当下快餐式的文化环境,从不断创新高的点击率,以及不断翻拍、并有高额票房收入的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都可看出网络文学已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并有着较大的市场。
网络作为可以随意发表见解的平台实现了人人当作家的愿望,如此虽有积极的、自由意义,但是却对真正的文学写作构成威胁。首先,文学写作需要潜心打磨,需要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的思考,直观感性的网络文学难以实现此质量的保证。其次,网络文学以颓废、悲剧,丑、喜剧为主要的审美形态,这些审美形态能以突兀形式造成震惊的心理效应,引起人们感官上的直接反应,因而顺应了网络文学的大众审美倾向,但是如此两极化的审美形态刚好回避了优美,优美作为美的最圆满形态,才是审美的最高追求。再者,网络文学以戏仿为风格,戏仿是制造一种模拟原作的模仿,目的是对于原作投以嘲笑,在这种风格之下,传统理性、崇高的审美风格遭遇全民狂欢的解构。在网络文学的世界中,充斥着大量如时空穿越、魔幻等为主题的作品,其根本意义即在于追求脱离常规、打破秩序、反对理性的狂欢精神。网络文学以解构思想深度为乐,知足于感观的享受,在社会整体进程仍然离不开理性价值的当下,其难以具有价值导向的担当力量。但是作为文学的一种,我们仍应追问网络文学的特征及价值,并思考文学如何面对媒介化时代的到来。

四、文学“生存还是灭亡”

文学的人文本性和人文价值决定了文学不会终结,但是实践层面的转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学离不开传播,但如此依赖媒介,致使媒介成为参与文学意义表达的重要因素,这是媒介化时代才生发出的文学的生存景象。媒介使传统的纸媒文学不再独霸文坛,文学的生产方式、表现形态、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纯文学的消费渐趋式微,文学的边界不断游移,由此,文学必须正视媒介化时代的到来,并作出理性思考。
1.作家身份重新确立,体验传媒的同时坚守自己的领域。媒介广泛参与到文学的生产、传播过程中,其地位由传统的物质载体、,转变为文学的构成维度之一,媒介的能动性增强。多媒体、全媒体的传播,使文学的生产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更加多元与自由,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文学只有依赖媒介才能被认可、接受,只有仰仗媒介才能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因此,媒介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带给文学活力的同时亦带来了挑战。在媒介的影响之下,文学仿佛处处都在,又仿佛所在皆无,此即文学性缺失抑或泛化的争论。所以,文学必须有所坚守才能保有自身的特殊性,才能在媒介化时代仍统辖自己的领域。作为精神生产,文学有其特殊性,此特殊性在于文学虽受到物质层面的影响,但是作为上层建筑又有独立的能动性。回溯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可谓命途多舛,其独立性长久地受到约束。新时期之前由于宰制意识形态的束缚,文学作为其附庸只能是政治话语的传声筒。新世纪以来,媒介往往与资本结合,成为媒介资本,而资本的天命就是利润,媒介因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市场的重视。文学在此环境裹挟之下,被夸张了外在的媒介形式,经过包装、策划进入市场,作为市场流通的商品去争取最大可能的经济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既受金钱大棒的指挥,又受媒介形式的绑架,文学自身的独立性遭遇重创。
面对此种论文导读:态,文学的未来生存与其他学科同样都要面临自身方法转变的问题。所以,对文学外部因素的开掘已成为文学获得解放的途径,在此,文化研究给予了文学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本身就包含着文化所固有的深度和广度,因而文学本就是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文化研究坚持考察文学所具有的文化作用,借助于此,文
境况,文学要有所坚守才能应对重重考验。文学是独立的精神创造,应游离于物质层面,做高姿态的表达,此独立精神要求作家身份地位的重新确立,作家在体验传媒的同时应坚守自己的领域,解脱加之于自身的各种束缚,坚守自由自觉的文学创作。媒介作为文学传播的工具,其工具理性不应凌驾于价值理性,文学对工具的利用也不应转变为对工具的崇拜。媒介过“炫”,形式大于意义,只会使意义的表达黯然失色。

2.恢复文学的精神导向意义。

文学作为精神生产,其价值即具有形而上的精神导向意义,文学引导人们发现美、感受美,进而领悟美即是人的本质性力量的外化,寻求超越形而下的途径,获得诗意的栖居。新世纪以来,文学借助于电子媒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声势,同时也遭遇了媒介化时代文化的娱乐功能对审美功能的凌越,如此一来就使得文学从精神生产降格为世俗层面的娱乐工具,文学的精神导向意义弱化。
对于娱乐性的强调是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普遍特征,直观感性的宣泄是人们在世俗社会的生存方式,这与对本质、意义的形而上思考有着质的区别。传统的文学创作追求文学结构的跌宕起伏,反复推敲来塑造精致、典雅的文学语言,这些在速食性的网络文化中往往被忽视。网络文学放弃了对日常生活进行修辞化的处理,寻求更为直观与纯粹的表达,力求结构简单,语言浅显、诙谐,且不断改变语言习惯,创造时尚语言,传统可品读、玩味的文字丧失,宏大主题被调侃、零散的片段式描述取代。惯常的是,文学的表现形式本身即是美的表现,以这种外在表现形式为途径对文学进行深层次阅读更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新世纪以来的电子媒介以外在表现形式作为文学的目的,以夸张、惊奇的技巧获取感性直观的效果,这种将手段作为目的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势必使得文学的魅力消解,剩下的只是感官层面的消遣、娱乐。而且网络文学缺乏对文学主题的开拓与挖掘,躲避对本质性问题的思考,只能使文学的精神导向意义被娱乐功能替换。
文学不会终结也不可终结的原因即在于通过追求美、感受美,激发对于人的本质力量的思考与呼唤,基于此种原因,在媒介化时代还需在文学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主题表达两个层面上进行调适与改善,还原文学的审美功能,借助审美恢复其精神导向意义。
3.文学转向文化研究,在方法论上有所启示。未来文学的发展应有所坚守,亦应有所调整,坚守的应是作家的操守与文学的审美意义,调整的应是文学内容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含量。传统的纯文学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全面兴起的当下,偏安于一隅,越来越局限于小范围的传播与欣赏,接受面狭窄,难以获得普通大众认可,更无所谓对社会价值的普遍提升。并且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身处此种环境,难免受到多方影响,因而出现了许多超离原有传统文学范围的现象。20世纪以来,学科体制遭到批判,各学科的发展原创论文www.7ctime.com
面临重新分化组合,文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呈交叉、融合状态,文学的未来生存与其他学科同样都要面临自身方法转变的问题。所以,对文学外部因素的开掘已成为文学获得解放的途径,在此,文化研究给予了文学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本身就包含着文化所固有的深度和广度,因而文学本就是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文化研究坚持考察文学所具有的文化作用,借助于此,文学会获得新的活力。并且这一方法反对将文化现象简单地从社会中抽象出来,做静止的研究,而认为所有的文化现象都是社会权力的体现,诚如学者南帆所言,“文本生产不仅局限于语言作坊内部,社会历史可能对文本的每一个细部产生压力。”⑦文本是社会历史的符号凝结,势必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因而从泛文化的立场面对文学文本,将文本以外的更为生动复杂的社会现象纳入文学生产的链条当中,思考这些外在因素对文学生产的影响,更能使文学全面体现出“文学是人学”的含义。文化研究的特征是以开放的姿态,以高度的参与性实现社会批判,没有明确的学科界限,是跨学科或者反学科的。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在躲避媒介过分渗透的同时,还要思考媒介对于文学的积极意义。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思考媒介,作为文学生产的外部因素,其是扩展文学生产的视野和文学传播效果的有利途径。
结 语
媒介带来了文学的转型,也赋予了文学前所未有的力量,因为对于媒介的大规模占用即是赢得自身的资本。文学应接受媒介的外部推导,更应坚守自身的领域。文学应论文导读:度,并不断以自身的坚守提升大众文化的追求境界。文学当然不会终结,遵照于此,文学将会以更为壮阔的覆盖面发挥其强有力的作用。 注释:①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②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③丹尼尔·贝尔:《资
以大文化的视野关照社会的进程,以独立自主的批判精神对现实问题作出理性的解答,对大众文化始终持理性分析的态度,并不断以自身的坚守提升大众文化的追求境界。文学当然不会终结,遵照于此,文学将会以更为壮阔的覆盖面发挥其强有力的作用。 
注释:
①[美]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②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③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9页。
④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40页。
⑤“内视形象”、“内视世界”是杜书瀛先生多次提到的概念,参见其论文《文学在“终结”还是在“消亡”?》,《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19日第7版;《全球化时代电子媒介的发展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阅江学刊》2010年第4期。
⑥[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页。
⑦南帆:《符号的角逐》,参见《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南帆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9页。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文系2010年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主科研项目“传播仪式观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ZYGX010)
责任编辑 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