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中医药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提高中医药生科研能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62 浏览:20527
论文导读:
摘要:以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为目的,构建融合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内容的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医学实验课程;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1674-9324(2012)12-0155-02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研究生教育质量对国家发展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生实验教学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越来越需要大量精通中医药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性思维并熟练掌握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在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了融合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实验技术课程,并对课程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实验教学被看作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研究生重专业理论、对实验教学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科研意识相对单薄;实验课程费时、费力、费钱,中医药院校针对研究生实验教学开展的较少,即使开设,也多是各学科各自为政的零散实验,少有多学科、系列化、综合性实验课程。上述原因直接导致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缺少学科交叉意识,不能有效地将先进的西医技术手段与传统中医药研究相结合,在科研设计以及科研论文完成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因此,强化实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二、课程建设

1.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我校于2010年起面向一年级研究生开设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技术课程——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课程共36学时,其中理论课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理论课重点介绍西医学、生物学技术发展状况、西医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中医药实验选题以及科研项目申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实验课内容选择研究生科研怎样写论文www.7ctime.com
设计和毕业论文中最常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急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实验动物的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培养技术、Western-blot技术以及RT-PCR技术等。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该课程由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博士学位教师担任。针对该课程内容,组织任课教师专门撰写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作为授课教材。同时,我们建立的相对完善的考核制度,从2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考核,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共60分,撰写一篇综述性论文40分。
2.依托规模化的实验科研、教学平台。研究生实验教学首先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我校研究生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课程依托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该中心既拥有细胞培养、免疫组化、RT-PCR、Western-blot等相关实验仪器设备,同时还有膜片钳、激光共聚焦等大型仪器可供研究生观摩示教,为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硬件保障。
3.中西医结合,体现学科交叉。中医药专业的研究生肩负着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神圣职责,在实验设计上,充分注意到中西医结合,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具体的中医药专业特点对实验进行初步设计。实验操作具体设置方面,囊括了研究生科研论文设计中最常用的含药血清制备、实验动物取材、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培养、Western-blot以及RT-PCR等技术。如学生按照已确定的实验设计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自行建立中医脾虚动物模型,取材、提取核酸和蛋白,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等技术完成相关基因和蛋白的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得出结论,并进一步联系临床实际,探讨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在这一过程中,极大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强化了实验技术的培训,提高了科研水平。
4.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本课程主讲教师由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各个教研室的优秀教师承担,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论文导读:17(4):684-685.赵铁建,钟振国,方卓,等.中医药专业方向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5):978-979.贾连群,柳春,王艳杰,等.中医药专业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1):25-2

6.基金项目:2010年辽宁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同时均兼任科研实验室负责人,不仅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同时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位教师对每一位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抓细管每一个实验研究环节[3]。同时及时帮助研究生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积极帮助专业基础薄弱的研究生尽快掌握实验设备操作规范。

三、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内容多与教学实践学时数少的矛盾相对突出,比如学校只为Western-blot实验技术安排了8个学时,按每个学时40分钟计算,320分钟的时间里肯定无法完成Western-blot实验的全部内容。授课教师只能利用上课时间带学生完成凝胶制备、样品处理、电泳、转膜、封闭的过程,之后的一抗、二抗孵育以及显色等实验只能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给学生示教。不同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向多样化与课程中多种实验技术方法的关系需进一步统一[4],我们正在积极探讨进一步的教学改革,能否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对固定的技术路径和实验模块。
总之,通过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初步建立医学综合实验技术课程,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改革完善实验课程,全面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的科研素质[5]。
参考文献:
罗广波,邢岩,林彬.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1,17(2):108-110.
王淳,井欢,王艳杰,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施[J].中医教育,2012,31(1):59-60.
[3]戴晓明,陈亮,陈美娟,等.中医研究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684-685.
[4]赵铁建,钟振国,方卓,等.中医药专业方向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5):978-979.
[5]贾连群,柳春,王艳杰,等.中医药专业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1):25-26.
基金项目:2010年辽宁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0907)
作者简介:贾连群(1975-),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刘春英(1962-),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