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排放我国碳税征收可行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86 浏览:12131
论文导读:
摘要: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的进展已经不能忽略全球气候的变化不足了,环境恶化的现象越来越成为困扰经济进展的重要议题,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现象更是世界各国应该给予重视的不足。如果采取原先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进展路线,人类势必会因为自然界的报复而严重拖滞经济的进展。目前的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超越了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如何减少能源燃料的利用效率,如何减少经济活动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就是本论文着重探讨的不足。碳税是通过对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企业按含碳量(或碳排放量)征税,以而达到减少能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纵览全球,已经开征碳税的国家已有不少先例,欧美国家在碳税的探讨和征收制度上都是我国吸收和借鉴的榜样,如何确定我国碳税开征是否可行,如何设计确定可行开征后的碳税制度都是值得的探讨内容。又因开征的可行性尚在讨论,构建的经济模型只能用最相近涵义的资源税来代替碳税的数据,最后检验的结论是在我国东部现行开征碳税会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增加得到推动,能源消耗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在中西部开征碳税相反会抑制经济增加和增加能源消耗,在收入的分配方面,碳税会在不同的省份让收入的差距拉开不同的程度,并在此结论下给出了自己的倡议: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先行试点,开征碳税,等制度改善后,时机成熟之际再行推广;改善与环境税,所得税相关的税收制度,调缩小收入差距;优化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提升能源燃料的利用效率,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论文碳税政策论文减排效应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5
ABSTRACT5-8
1 绪论8-15

1.1 选题的探讨背景8-9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及述评9-13

1.2.1 碳税的国外探讨近况及述评9-11

1.2.2 碳税的国内探讨近况及述评11-13

1.3 本论文探讨策略、内容和框架13-14

1.4 论文的革新与不足14-15

2 碳税的论述基础和一般浅析15-22

2.1 碳税的概念与分类15

2.

1.1 碳税概念的界定15

2.

1.2 碳税的分类15

2.2 碳税的论述依据15-17

2.1 外部性15-16

2.2 公共产品论述16

2.2论文导读:增加的影响314.4.2碳税对能源消费的影响31-324.4.3碳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24.5结论和倡议32-345我国碳税开征的制度设计34-415.1开征碳税的必要性探讨34-355.1.1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的需要345.1.2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345.1.3经济进展方式的转变34-355.1.4改善环境税制的需要355.2碳税政策设计的基本理念35-365.2.
.3 污染者付费16

2.4 双重红利论述16-17

2.3 碳税的分配效应和补偿机制17-18

2.3.1 碳税的分配效应17

2.3.2 碳税分配效应的补偿机制17-18

2.4 与其他环境保护手段的比较18-19

2.4.1 碳税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比较18-19

2.4.2 碳税同环境管制手段的比较19

2.5 我国现行部分税种与碳税的交叉19-22

2.5.1 资源税19-21

2.5.2 消费税21-22

3 实行碳税国家的经验借鉴22-27

3.1 丹麦22-23

3.2 英国23

3.3 瑞典23-24

3.4 美国24-25

3.5 德国25-26

3.6 各国实行碳税的经验借鉴26-27

4 实行碳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27-34

4.1 模型选取28-29

4.2 模型的形式检验29

4.3 参数估计29-31

4.4 结果浅析31-32

4.1 碳税对经济增加的影响31

4.2 碳税对能源消费的影响31-32

4.3 碳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2

4.5 结论和倡议32-34

5 我国碳税开征的制度设计34-41

5.1 开征碳税的必要性探讨34-35

5.

1.1 减缓国内生态环境压力的需要34

5.

1.2 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34

5.

1.3 经济进展方式的转变34-35

5.

1.4 改善环境税制的需要35

5.2 碳税政策设计的基本理念35-36
5.

2.1 实行碳税的目标35

5.

2.2 碳税该具备的特点35-36

5.

2.3 碳税设计应注意的不足36

5.

2.4 实施时间36

5.3 征税对象36

5.4 计税依据36-37

5.5 征收环节和纳税人37

5.6 税率37-39

5.7 税收优惠39

5.8 税收归属和利用39-41

6 探讨结论与展望41-42

6.1 结论41

6.2 展望41-42

致谢42-43
参考文献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