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校本课程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一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800 浏览:96983
论文导读:
摘 要:开发校本美术课程,首先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本地的资源信息,寻找美术资源,如:本地域范围内相关的历史起源;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等;人文风俗,包括习俗、服饰及民间工艺、饮食、歌舞、建筑;文化遗址,包括介绍本地的建筑、遗址;文化精粹,包括本地的山歌、民间故事等。教师不仅要了解当地的美术资源,还要广泛探索一切和本民族有关的内容,才能开发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
关键词:美术;本土;校本课程;开发
我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学生普遍是羌族,这里有非常丰富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特色。可是在现代资讯的影响下,现在的学生更关注外面的世界,对本土文化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如我在进行羌族剪纸艺术的考察时,曾在学生中作过小范围的调查,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听说过羌族剪纸,亲眼见过这门艺术的更是寥寥无几。通过此次调查,我更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美术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认识本土文化。教师立土文化,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与近年来教育界非常提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相吻合。
由于现在的美术课并不是单一的绘画课,而是有着人文性质的综合艺术课程,所以开发校本美术课程,首先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本地的资源信息,寻找美术资源,如:本地域范围内相关的历史起源(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等)、人文风俗(包括习俗、服饰及民间工艺、饮食、歌舞、建筑)文化遗址(包括介绍本地的建筑、遗址)、文化精粹(包括本地的山歌、民间故事、酒歌)。教师不仅要了解当地的美术资源,还要广泛探索一切和本民族有关的内容,才能深入广泛地进行课程改革。
在理县的羌族聚居地,有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桃坪羌寨”有浓郁的羌民族风情,有独具特色的民歌民谣、羌戏,还有秋千抱蛋,拳下翻身等民间体育活动,还有别具风味的羌族美食,美丽的羌族服饰更是可供探究一番……
如此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蕴藏着多姿多彩的资源。这些资源都能为我所用吗?答案是否定的。文化资源不能等同于美术课程资源,需要我们从课程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大量的材料进行概括和梳理,选取典型的材料。
下面我就以一个课例,介绍本校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有一课《古朴精美的华表》,介绍的是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华表对于我们很多羌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而羌族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羌碉,却为学生们所熟悉。所以我把本课改为《古朴精美的羌碉》,通过本课向学生介绍独具建筑特色的羌碉文化艺术。
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单元进行:
单元一:介绍羌碉,探索与思考关于“羌碉”的意义

1.教学引导基本问题

“羌碉”的作用是什么?
“羌碉”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归属?保护?防御?隔离??
“羌碉”社会人文、政治、环境的关系?
2.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羌碉,从描述的形象、功能、环境等社会关系,进而反思其意义

3.引导学生从描述羌碉与人文、地理、政治等等文化关系,进而反思其意义

单元二:我们生活环境中的羌碉

1.讨论羌碉与文化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环境的关系
以羌碉图片提问:从视觉上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介绍羌碉:羌碉的民间故事、羌碉的建筑特色、羌碉现状。

2.创作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创作活动,从而体现艺术课的特征,达到“艺术整合课程”的内涵。
回到生活,观察羌碉:从材质、功能等问题进行思考。
教师提供影像资料,激发学生思考生活、环境,发现羌碉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创作活动

以个人或分组进行创作活动,以居住环境中的“羌碉”为主要观察对象。
学生针对观察对象,进行近距离观察、丈量、材质分析、速写、搜集照片,充分认识其实际状况;了解人与碉的关系并记录、采访。
教师引导理和归纳资料,鼓励学生作出反思,并将所得的意义和隐喻,作为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教师归纳并介绍可作为创作“碉”的一些材料、形式和技法,同时找到学生确立作品表达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再针对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表现形式和技法。
以“碉”为题,用选择的材料和技法,制作作品,教师保持与学生互动。
创作完成,同学相互分享和评析“碉”的作品理念。
最后,进行课堂评价。
至此,一堂完整的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和教学设计基本完成了。
美术课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开发校本教材,给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如果教师能够将教材、学校、学生实际和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由单纯的学校教学转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就能保障学生接受完善的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 四川省理县通化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