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孟子孔子和孟子“爱民治国”思想特点学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881 浏览:85334
论文导读: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郑子产治理郑国很有成绩,孔子赞美子产有四大功徳美誉,其中两条就是“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孔子主张对老百姓既要进行道德教化,又要约之以法律的管制。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徳,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老百姓源于:毕业设计论文{#GetFullDomai
【摘要】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要落实老百姓的生存保障,实行惠民政策,对老百姓要德养和法治相结合,并把爱民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但他们又各有特色。
【关键词】爱民治国五美
1006-9682(2012)10-0080-02
【Abstract】Confucius and Mencius advocated to implement the people’s life-support system and public policy, and combination with the“De”and the law and the man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ve to rise. But they h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Rule of manFive beauty
我囯有着重视老百姓呼声或需求的传统,《尚书·周书·泰誓》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诗经》中有不少如《硕鼠》反映老百姓愤世的诗篇,而且统治者也把“民心”的向背作为其统治是否稳固的标帜来认识。
春秋以来,道、儒、墨、法等各个文化派别相继兴起,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对如何认识和治理被统治的“民”,以及治理国家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其中儒家孔子和孟子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爱民”和治国问题有精辟见解。其特点是从惠民、利民出发,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将德教和法制结合起来,使老百姓“莫敢不敬”,“莫敢不服”,“莫敢不用情”,从而使社会稳定,国家“安无倾”。孔子认为,足食、足兵、不失信于民,这是统治者为政不可缺少的。鲁哀公向孔子的弟子有若询问饥荒之年如何治理囯家,这个弟子直言不讳地告诉他:“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以浅显的道理说明了民富囯强的原则。孔子还深刻阐述了不均以及社会动乱、带来的危害。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从而使社会均平、上下和同、国家安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求囯家在政策上利民,无费於财,做惠民的好事。弟子子张问孔子如何从政?孔子回答:做到“尊五美,屏四恶”即可。“五美”就是:“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五美”中的首项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郑子产治理郑国很有成绩,孔子赞美子产有四大功徳美誉,其中两条就是“养民也惠”、“使民也义”。
孔子主张对老百姓既要进行道德教化,又要约之以法律的管制。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徳,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老百姓源于:毕业设计论文www.7ctime.com
对历史人物、国家的官吏最有评判的权利。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就是说,国家任用正直的人取代邪枉者,老百姓就赞成。反之,就嗤之以鼻;老百姓赞美尧、舜、周泰伯、管仲等,也是对其道徳品质高尚的怀念。孔子要求为政的人给老百姓做表率。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如果从政者做好了表率,老百姓就会蜂拥而來归附。反之,“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论语·子张》)
当然,孔子对待老百姓的基本思想还是将其作为使用工具来看待。例如,他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几乎与李耳一样,孔子也看到了民是社会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因素。不过,还是把“民”作为统治者的对立面来看待,来驯服罢了,老百姓仍然没有社会地位,孔子也没有为老百姓呼吁任何平等权利。不同的是:李耳主张维系小国寡民社会,而孔子虽然贱视农耕,看不起农民,却显示出他是力主实现社会分工的。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孔子不仅说自己不如老农、老圃,还在樊迟走后,把他斥之为小人。这件事说明孔子认为务农是被统治阶层的人干的,不是他和其弟子这样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应该过问的。
自称可谓为孔子私淑弟子的孟轲在爱民治国方面升华了孔子的上述思想。孟子爱民治国思想的核心是实行井田制,让老百姓有恒心、有恒产,保障老百姓养生丧死无忧,主张执政者与民同乐。要求最高统治者正己、正人心、恭俭礼下、进贤使能,做到君臣亲如手足。同时对老百姓“易其田畴,薄其税敛”(《孟子·尽心上》);实行善教,使“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婁上》)孟子虽然也讲以法治民治国,不过,他更强调教育。他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首先,孟子把对“民”的认识提高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來认识,认为道徳的底线——人心的良莠是决定一切的关键,是统治者爱民从政的基础和出发点。孟子的政治主张是行仁政。仁政从何而来?如何施行仁政?孟子讲得很清楚:人心是善的,每个人都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只要有不忍人之心,就能行仁政。反之,就会施行害民之政。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执政者要保持这颗赤子之心,这就叫做“存心”。他说:“君子所以异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婁下》)这种赤子之心丢了,就要把它找回来,孟子把这个过程叫做“求放心”。如果执政者的心不正,不符合做人做事的原则,就会由此害于政事。他认为邪念“生於其心,害於其政。发於其政,害於其事。”(《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提倡的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把这种心作为行仁政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孟子由此引申,又得出了得民心即可得天下的结论。同时也指出了儒家道德包含的内容——“仁、义、礼、智根於心”(《孟子·尽心上》),从而使其本体论在他的政治理论方面达到了极致的程度。其次,提出了家国同构的理论。孟子说:“人有恒言,论文导读:
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样,孟子就把本身的修身养性和家庭的完美,以及国家的治理结合了起来,奠定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
再次,构建了多重结构的爱民治国方略。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论述了国家、被统治者、最高统治者之间的多重结构关系。他认为被统治阶级——“民”是国家的基础,国君只是国家的大管家,第一次把民的地位置于国家治理之首,认识到在国家治理之中民应该是比国君更重的关键因素,从而把爱民、保民问题升华为国家政治的头等大事,可以说是政治思想的雏形。
最后,揭示出崭新的人和物的理念和范畴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在治国之中如何处理人和物的关系呢?孟子主张对人、对物都要爱护,不过,对物只能爱之,而不能仁之。因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的含义是就人的本质属性讲的,完全是存之于内,是不适合于人之外的物件的。因为“仁”对于人来说,既是其本质属性,也彰显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就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的仁。孟子既讲仁又讲性,认为仁在性之中,内在于人的道德涵养里。在这里,人性不仅先天是善的、美好的,又强调后天的修养和积累。他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就道出了他主张修身养性,对于人之性的扩展,以至于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对于被统治阶级的“民”,可以仁之。这是按照从赤子之心出发,推恩于所有人的方式去处理。但又不能爱无差等,即不能都去亲亲。孟子说:“君子之於物也,爱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在这里,孟子讲了三个层次的问题,即对物要爱,对民要仁,以及亲亲。亲亲,是就宗法关系讲的,既区分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又要在这两个阶层中按宗法关系的名分区别。孟子说:“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孟子·滕文公上》)这里所说的一本,就是物各有其类,而爱是有等差的,而墨家的夷子是主张爱无差等的。此外,在爱民治国这个问题上,孟子也谈到过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认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婁下》)要求统治者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并非道家独有。
参考文献
1 论语(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 孟子(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