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儒家儒家身心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793 浏览:56997
论文导读:的处世之道也为现代人身心和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关键词:儒家论文身心观论文身心合一论文成身与成性论文人的改善论文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3-7Abstract7-14目录14-18导论18-40

一、身心观是儒家思

摘要:性之善,心之正,属德性,形之质,身之欲,属感性。身之有着不能刨开心与性的作用,离开心与性的主导作用的身是不有着的,反之亦然,没有缺乏感性和经验内容的心,无心和无身都是片面的认识。身与心,理性的灵明觉知和感性之欲是统一的。儒家承认理性原则的优先性毋庸质疑,而理性原则和感性内容却是无法绝缘的。以心出发,以心为主宰,并不意味着消解身之有着的作用,以身体维度来审视儒家思想,亦不能越过心性的形而上的精义。儒学作为身心之学,思想家们对身心不足非常重视,身心的内涵在儒家文化中涵摄非常广泛,对身心范畴在思想进展潮流中所呈现的不同内涵,本论文试图以不同层面加以条分缕析,将心之内涵分为形上、形下及中观层面,而对身的浅析则以形躯之身、社会文化之身以及超越之身三个层面而展开。与其说对儒家身心概念的细分是为了梳理身心观的线索,不如说是以身心整体而论之,希望获得对身心整体而全面的认识。儒家身心观在历史沿革中承继、进展,以春秋时期身心不足的萌发,到孟荀奠定身心观的基本形态,至魏晋玄学率性自由的身心观,至宋明时期崇理灭欲的极端进展,到明清之际的峰回路转,身心思想始终与个体生命有着相联,其思想日趋丰富和深刻,中间亦有反复和曲折。身心合一是儒家身心观的本来面目,儒家主张身心合一、以心为主宰、身为功能,以自我为起点,以内在心性出发,对身的价值能正面视之,以成身与成性的合一来实现人的改善,这是难能可贵的。它深思的重点不仅在于个体有着的作用,更着眼于人的终极价值和作用。儒家身心观的论述作用在于,它是人的主体性的进展和改善,是以生命本身为对象而展开,它是道德理性和感官矛盾的最佳解决路径。身心为何出现两分和割裂的局面,这是本论文的主脑所在,身心两分困境的产生有其必定性,本论文认为身心分化在人本质追求中难以避开。人作为道德性有着,有着不断进行人的本质追求的需要,强调道德理性,则易贬低感性,产生崇心抑身的趋向,久之必定带来身心的分裂。身心分化的具体理由,有其产生的传统语境,如整体主义的倾向、德性主义的传统、内在超越的路数;有其产生的论述因素,如天人之分、理气之辩、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二重说,身心的两分作为心与物、天与人这种普遍有着的二元对立结构的具体表征,这种二元结构使得身心之间横亘着内在隐微的隔阂,造成了身心的对立和紧张。具体体现为大小体的区分、人心与道心的分立、天理与人欲的对立,本论文认为身心分立的实质可归结为理与欲的对立。为了解决身心两分的情况,本论文认为必须通过人的身心修养来消弭身与心的对立,令身心一气通贯。儒家身心观的工夫论方式便是体现在身心一体的基本架构上,本论文将儒家修养身心的工夫分为“感”的工夫、“体”的工夫以及“反”的工夫,体现了身与心在修养历程中是一交互贯通、相互涵摄的历程。儒家道德修养既是修身的工夫,也是修心的工夫。本论文认为身心的修养以人的本质的改善为旨归,而人的本质的改善必定是身心更高层面的统一,就身心修养的基本策略、基本特点和实质而言,身心修养不能偏离日用常行的生活,也不能脱离身体力行的践履。只有通过身心合一的修习,来成就德性和德行,才能达成人的更为内在和本质的认识,实现成身与成性合一。本论文认为儒家身心观有着显著的社会性,个体的改善作为身心修养的起点,家国天下为身心修养的展开,而与天地参是身心超越的实现。在家国天下的进程中身心合一得以实现,在修齐治平中人的本质得以彰显。本论文认为儒家的神妙之处在于它在最深层次上的相通,形下和形上的统一,身、心、家、国、性、天等一体相通,此种相通是以身心合一为基本路向的,本论文希望通过以身心合一为一以贯之的主线,进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特质的更深理解。儒家的身心之说,其思想真谛不在于身心的两离,不在于本然层面的一体二面,而是应然层面的合一。儒家的道德修养,是身心整体的一体体悟,德性的流贯在身心整体上的体现。不管是以本然层面、本质上,还是应然层面,身心相互融通,含摄互容。儒家的道德修养,以身心合一为理想境界,以摒除身心二分的实然为出发点,知行合一身心双修,心的涵养、反省与身的持守修炼相资并用、彼此成全。如此,向内的心性不致空疏、而流于虚妄,外在的身体修习不致盲目、迷惘。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使道德修养卓有成效,而内达于心的内心体验使道德修养更加深刻、坚定。身修与心修内外两条修行路线的双向互动,将最终趋向于境界层面的合一。儒家力求通过身心整体的参与投入,通过整和生命投入到性命修行中,彰显人至善而纯然的本性,提升人生的境界,身心不足的探寻可视作开启中国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儒学作为身心之学,身心不足是其基础性不足,不仅仅是身心相互作用的道德修养,同时基于身与心的活动以及身与心的需要引发了诸如义利、理欲、公私等不足的探讨,因而,身心可作为儒家道德的基本维度。儒家身心观也给当代人的道德改善具有启发作用,儒家主张以个体自我的内在心性出发,来寻求生命的终极作用的思路,为现代人寻求生命的超越,寻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借鉴,对当代人的自我理解、自我改善而言,儒家身心观带给我们的不是个人的自恋或自虐,而是对个体生命的真实抵达,在身心的紧张联系中克服自己、确立自己、展示自己。儒家身心观的成身与成性合一的修养之道,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也为现代人身心和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关键词:儒家论文身心观论文身心合一论文成身与成性论文人的改善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3-7
Abstract7-14
目录14-18
导论18-40

一、身心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论题18-24

二、儒家身心观探讨动态24-35

三、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35-40

第一章 儒家身心观的历史考察40-82
第一节 心之内涵的考察41-60

一、心的三层内涵41-46

二、心的功能与活动46-53

三、心与相关范畴53-60

第二节 身之内涵的考察60-68
一、形论文导读:的现代作用254-268一、当今社会现实的考虑254-259二、儒家身心一体的现代价值259-268参考文献268-274附录274-275后记275-276上一页12
躯之身61-64

二、社会文化之身64-66

三、超越之身66-68

第三节 儒家身心观的历史沿革68-82

一、春秋之前的思想萌芽69-71

二、先秦时期的初具形态71-74

三、魏晋时期的率性自然74-76

四、宋明时期的极端进展76-78

五、明清之际的峰回路转78-82

第二章 儒家身心观的意涵82-127
第一节 儒家身心观的论述作用82-94

一、主体性道德的进展和改善82-88

二、以个体生命为内容88-91

三、道德理性与感官矛盾的最佳解决路径91-94

第二节 儒家身心观的论述特点94-111

一、儒家身心观与佛道身心观的同异95-104

二、儒家身心观与西方身心观的分殊104-111

第三节 儒家身心观的实质111-127

一、一个道德选择的不足112-115

二、身心观的实质是理欲不足115-120

三、儒家的理欲观120-127

第三章 身心分化:人本质追问的困境 #0127-168
第一节 身与心分化的论述体现127-144

一、小体与大体的分立128-130

二、人心与道心的区别130-135

三、天理与人欲的对立135-144

第二节 身心分立的文化语境144-155

一、三种倾向144-147

二、两种张力147-151

三、一心独契151-155

第三节 理学身心两分的论述原因155-168

一、本体论:天与人之间的差距156-159

二、理气观:理一分殊159-163

三、人性论:人性二元163-168

第四章 身心合一:人的本质的改善168-216
第一节 修养身心:身心对立的消弭168-191

一、“感”的工夫169-176

二、“体”的工夫176-180

三、“反”的工夫180-191

第二节 成身与成性:身心合一的实现191-209

一、成身192-196

二、成性196-204

三、成身与成性的合一204-209

第三节 身心修养的特点209-216

一、日用伦常210-213

二、知行合一213-214

三、内外互动214-216

第五章 修齐治平:人的本质的实现216-244
第一节 个体的改善:身心修养的起点216-220

一、自我的挺立得力于理性对的节制217-219

二、个人的改善必须立足于德性修养219-220

第二节 家国天下:身心修养的展开220-227

一、“仁者爱人”:个人身心的向外延展221-223

二、家国天下的进程始以身心223-227

第三节 与天地参:身心超越的实现227-244

一、成身与成性合一:德者得也的道德追求228-237

二、身心合一:天人沟通的基础237-239

三、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身心安顿方式239-244

第六章 儒家身心观的总体评价244-268
第一节 儒家身心观的得失244-254

一、儒家身心观的论述价值244-247

二、儒家身心观的局限与不足247-254

第二节 儒家身心观的现代作用254-268

一、当今社会现实的考虑254-259

二、儒家身心一体的现代价值259-268

参考文献268-274
附录274-275
后记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