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史论小议写作思维能力在舞蹈史论方面训练怎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56 浏览:86151
论文导读:时方恨少”的尴尬。对于某一事物的理解已经比较透彻,却无法将思想组织成文字,与他人交流。零散的思维无论如何都不能拼凑成一篇结构严谨的文章甚至短小精炼的一段话,就像茶壶里面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每到这时,总会慨叹平日用心不专,读书囫囵吞枣,没有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以至于难以有条不紊、逻辑清晰地写出一篇完整的
摘要:在舞蹈史的学习中,如何以简洁精确的文字,表述清楚想要表达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阐述了训练写作思维能力在舞蹈史论方面的意义与方法。期望通过文章,提高舞蹈文化工作者对写作能力训练的重视。
关键词:写作思维;舞蹈史;训练
1005-5312(2012)29-0125-01
语言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沟通,无论是外界信息的吸收,还是自身观点的表达,都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作为基础,理论研究尤甚。
如果说,知识的积累,要做到由点及线、由线到面,那么,将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密切相关的知识衔接起来,并得出自己的观点阐述给其他人,就需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了。
很多人都曾遭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对于某一事物的理解已经比较透彻,却无法将思想组织成文字,与他人交流。零散的思维无论如何都不能拼凑成一篇结构严谨的文章甚至短小精炼的一段话,就像茶壶里面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每到这时,总会慨叹平日用心不专,读书囫囵吞枣,没有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以至于难以有条不紊、逻辑清晰地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殊不知,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写作思维能力的训练。
从现今中国的教育模式来看,写作思维的训练,从学龄前的“看图说话”开始,到小学作文写作、中学各种文学体裁的训练,直至大学必写的论文,几乎贯穿了个受教育的过程。可以说,培养良好的写作思维能力,对于各个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现以史论为例,谈一下我对写作思维能力训练的见解。
作为纯理论的研究方向,写作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对外界知识的输入需要良好的理解能力,那么,写文章则是史论研究人员向外界输出见解的最重要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写作并非简单的字句罗列,也不是把数条理论进行随意重组。而是通过把吸收入大脑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总结归纳,进而得出自己的见解,有条理、有逻辑得将之阐述出来(或通过文字,或通过语言)。虽然,写作能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习惯逐渐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思维能力。
要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敏锐的洞察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个世界随处是美,我们所缺乏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写作亦是如此。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的人、事、物、景、情,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众人习以为常的?但是,他们就是可以把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物描绘得令人耳目一新,使人产生共鸣,甚至引发大家的思考。如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只是用文字描述了在封建礼教下一个可怜女子被丈夫典当给他人的社会现象,并未用大篇幅措辞激烈的文字去抨击、鞭挞、指责什么,却让读者在字里行间领悟到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下的女人的悲哀和无奈。虽然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要用一篇文字,吸引千万个读者的眼球,并引发大家的思考,实属不易,而这种如一杯温开水般描述的文章,却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染力。可见,这种源自文字的魅力,与作者的视角息息相关。当大家已经习惯一种社会现象,并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的时候,拥有敏锐洞察力的人,就会以此为切入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这一表象背后的实质,将那真真切切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虽非“声声血泪”,却也做到“情真意切”,让大家产生“这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的思考。如若作者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般,对这一丑陋的社会现象已麻木,又怎会产生这样的文字呢?由此可见,每一篇富有灵性的文章,都蕴含着一颗感性却不失理性的心、浸透着冷静却不冷漠的思想。遇事多思考,从多维立体的角度俯视、仰视、平视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发现。不可否认,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偶然间的有感而发,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巨作。在舞蹈史论研究中,不难发现,那些把散落在民间的舞蹈事项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写成洋洋洒洒数以万字甚至数十万字文章的学者,无不因为他们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对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产生兴趣,继而深入挖掘得出的。本来是存在于百姓田间地头、自娱自乐的舞蹈,却因被舞蹈史论工作者敏锐的触角捕捉到,并且写成文章供人交流、争论,引发了大家对于由这个舞蹈现象产生的关于这种文化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的思考。当然,偶然中总是缺乏不了必然的,就算那些所谓的“灵感”,也是长期积累的产物。说到这,就不得不谈一谈在写作思维训练中,关于积累的问题。
写作是需要灵感的。但是,灵感真的只是一种上天所赋予的“超能力”吗?显然不是。灵感,是人们长期对某一问题久思未果、受其困扰,在某一瞬间大脑皮层因受到外界刺激,触碰到这一思考,而产生的一种顿悟。诚然,就算“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这百分之一的灵感也是需要后天长期积累而得的。历史,不同于随笔散文,它需要对现象进行客观详实的记录,以“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7ctime.com
局外人”的视角和口吻阐述研究对象的产生、发展。舞蹈史的研究,充分说明了这点。既然是史论,必然少不了对舞蹈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究。怎样才能尽量做到客观呢?阅读。这里所指的阅读,绝非只是针对舞蹈而言。要想了解舞蹈,就不能局限于舞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涉猎书籍,不仅会开阔视野,还会最大限度避免在写作中掺杂过多的主观色彩。那些能够娴熟驾驭文字的人,哪一个不是将阅读作为习惯的?当然,舞蹈史论的研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我们对一些与之有关联的学科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考古学、民俗学、逻辑学……均和舞蹈史论有交叉点,为了不使自己的思维受到限制,对相应学科有所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只会就事论事、思维狭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厚的阅读积累后,要想把文章写得精炼,避免出现“中国女人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尴尬,“炼字”就显得必不可少了。精准的用词,不仅可以如实描述客观事实、恰当反映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使读者清楚明白文章的主旨、了解特定舞蹈事项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是史论研究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史论研究工作者的目的所在。“语不惊人死不休”,极为巧妙地道出了精准的语言,在文章中画论文导读:不在话下。有时,导师会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摘录要点和记录心得。摘录要点自不必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过程中,把一本书的要点罗列出来,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加深了自身记忆不说,还按主次分出了一二三,也方便在日后有所需要的时候,查找资料。那么,记录心得,则是导师敦促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写作能力的重要
龙点睛的奇效。尽管舞蹈史论的学习,不是写诗作词,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语言后面,了解舞蹈的发展历程,使人对舞蹈的艺术美感产生联想,同时,令读者对舞蹈的认识,由单纯的“手舞足蹈”,提升到文学、史学,乃至美学的高度。为了使众多知识结构不同的人,理解作者的文章所要阐述的思想,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成为史论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素质。
说了这么多,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写作能力在舞蹈史论方面的提升,要通过笔耕不辍的勤学苦练才能获得。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通过文字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在纸上。为什么?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写作训练。平日养成写札记的习惯,哪怕只言片语,也要记录下来,时间久了,确切表达内心想法,顺利写出数以千字甚至数以万字的文字,自然不在话下。有时,导师会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摘录要点和记录心得。摘录要点自不必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过程中,把一本书的要点罗列出来,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加深了自身记忆不说,还按主次分出了一二三,也方便在日后有所需要的时候,查找资料。那么,记录心得,则是导师敦促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显然,敏锐的洞察力、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精炼、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写作习惯的养成,都对我们在舞蹈史论方面的学习、发展和研究,有所帮助。这些,也是我们在提高个人写作思维训练中有必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