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教学研究政新课程实施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50 浏览:22573
论文导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本文从它的现状、实施、时机、反思等方面,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状实施时机反思
合作,作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所接受,并进行重点的研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通过合作,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操作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也使学生养成听取同学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在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如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把握合作的时机?本文就这几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合作学习的现状

合作=讨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是让学生自由组成四人学习小组,不考虑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用小组讨论,且讨论的内容不讲层次,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在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却甚微。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
例如:在有理数的减法这节内容中,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合作学习材料:"一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是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问这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比哈尔滨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可以怎样计算?"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教师不作任何目标和任何任务的布置,那么学生的合作只是一个简单的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体验不到减法与加法的转化过程及其联系。新课程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的过程性教学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这样的合作也只是形式而已。
个人>集体。在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在与老师配合,其余学生充当看客。究其原因,并非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不会讨论,面对议题无从下口。即使一次偶尔的尝试,也只是漫无边际,乱谈一通,并没有真正围绕目标进行讨论。另外,针对现在竞争的激烈,我们的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顾忌,他们不愿与人合作,也不会与人合作。在学习中,体验不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也感受不到受人相助的感激。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差悬殊,学生的"贫富"差别使学生间难以合作这一点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是旁观者。新课程讲究教师的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导师,还是一个协作者,在现行的合作教学,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却常常游离于学生之外,我们常常看到,在让学生讨论某个问题时,教师只是在学生间走走,即使走走也很少参与学生的指导,冲其量就是问问你们有没有讨论完。自以为这是"放",他们生怕自己的点拨会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于是任其发展,使得讨论活动如天女散花,毫无目的。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

1.分好小组。在大课堂里开展讨论在组织上会遇到较大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立学习小组,每组由4-6人组成,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分组原则,为便于交流讨论,尽量将座位相邻的同学编在一组,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明确任务。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3.进行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4.合理评价。小组合作的学习重在学习过程,因此学习评价也以自我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要对自己的某一方面满意,就是合作的成功。同时互评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学习。
5.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是贯穿于小组学习其中的,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在准备阶段进行,也可在活动之间运用,也可能在合作之后需要收集。总之,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合作学习的时机

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数学有些操作内容依靠学生个人是无法独立完成或无法很好地完成的。比如:在学习统计时,教师要求学生对课外作业完成时间情况进行归纳与统计时,需要小组的力量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因此,教师应多设计这样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效率。
2.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有些问题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教师适当指导,使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更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比如:在研究平方差公式时,教师问:我们能否用图形来证明平方差公式呢?图形能证明代数吗?怎样来证明呢?这些都是学生们想要搞清楚的事情,但学生头脑中还没有用图形证明代数问题的意识,大部分的学生都感觉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趁势说: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们一听,立刻又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各自的看法,通过集体的智慧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再一次感觉合作的力量。
3论文导读:
.意见不一需要争论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而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让意见不一的双方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比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一个正方体能展平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学生有的说是1种,有的说是2种,大家各持已见,互不相让。这时我们就组织学生讨论,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学生不仅发现了十一种不同展开图形,而且还找到了正方体的展平规律,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力量和合作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如果老师一味的否定,哪里有这么多富有创意的想法,学生已经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了,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呀!

四、合作学习的反思

当我们倍加关注合作学习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收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其中合作学习的外显与内隐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思考1、合作学习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的吗?是不是没有了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就不能称其为有创新的课堂、符合课改要求的课堂教学?
思考2、学生是不是一上学就会很好的合作?"合作"对于学生来讲是否应该成为一种技能?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合作技能,依据是什么?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合作技能有过必要的指导吗?
思考

3、如何理解"合作学习"与"集中讲授"的关系?

可见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地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师生不断发展。
总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了,作为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它值得我们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去培植、去扶持、去让它在我们身边开花、结果、发芽。
参考文献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慕菊著
[3]《让学生学会合作》燕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