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德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过程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411 浏览:133815
论文导读:
【内容提要】:新形式下,学校基础道德教育重要性日显突出,但成效提高却不明显,急需融入新的方法与理论,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提高德育实效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是我们学校教育特别是职教类学校多年没有很好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形式下,德育方式的改进更迫在眉睫。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学校逐步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更好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学校教育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融入德育过程,将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有效措施。

一、德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们的德育中基本上只包括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而缺少关于个人成长的心理教育。德育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发展着的概念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赋予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首先,传统的德育存在着内容陈旧、工作层面浅的现象,而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的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等等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其次,传统教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说教、灌输”为主,其方法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疏导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认识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皮亚杰曾这样说过:“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一个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为而发生的动态过程”,可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德育过程中可融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总的途径和方法可以采取以课程设置为主中国论文中心www.7ctime.com
,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专门集中在一个年级段在德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把这种教育理念贯彻于整个德育课程的全部;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年龄特点分散在各年级段的德育课程中,作为德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随意地删减,更不能流于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种心理知识的传播。
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把活动和体验相结合,采取心理训练、问题辨析、角色扮演、心理知识讲座等,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社会道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与道德素质。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又多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即“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新颖性和操作性、灵活性和及时性、自主性和自助性、平等性和双向性以及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和优势,正是这些特点和优势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并且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心理辅导教师同时要加强网络上心理辅导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努力减少网络本身对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但可以作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支持和补充。

三、德育过程中可融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人的素质为主,而对于职高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性格、学习、自我及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性格与情绪的培养。性格是人对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高中阶段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职高生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性格具有意志特征,对于职高生,最重要是培养他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制力。
情绪是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良好的情绪,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性格。而培养良好的情绪特征。具体主要是培养①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认知能力。②学生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③学生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二)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与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方面。智力因素由感知、思维、记忆、言语等成分组成,其核心成分是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应侧重锻炼学生思维。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一切非认知的心理因素。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益。职高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比例较高,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智力问题,就是因为非智力因素的欠缺。培养职高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④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指导。
(三)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健康的人应该了解自我、接受自我、并能控制自我。因此德育过程中还应该做到①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②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确立合理的个人目标。③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优点,还要让学生悦纳自己的缺点。④还应培养学生善于为既定目标克服困难抑制冲动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
(四)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其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所以我们还应该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行为生活习惯。②培养学生适应环境能力。③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掌握积极的挫折应对策略。
总之,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德育过程,可以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初步探索中可见其积极意义,学生学会认识自己,主动发展,学会调节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减少并逐渐消除由于人格差异而产生的不良行为,新的时代赋予了德育新的内涵、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