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误读《影告别》误读与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535 浏览:93363
论文导读:立在“形—影”关系的理解上,于是“影”与“所告别的对象”的关系变成了“影与人”的关系,而事实上,《影的告别》所塑造的“影的告别”形象,并没有将“影”建立在“人(形)”的基础上,下面我们将通过“影的涵义”的辨析加以证明;二是将《影的告别》中的“影的告别”误读为“影”告别,于是“影”告别了什么,就成了解读《影的告
摘 要:长期以来,学界在解读鲁迅《影的告别》时将“影的告别”误读为“‘影’的告别”,从而导致对整个文本情感和形象意义把握失准。本文通过对之前解读的辨析,对《影的告别》所塑造的“影的告别”的艺术形象和意义做了重新阐释。
关键词:“影”的含义 误读 诗学解读
学界对鲁迅著名的散文诗《影的告别》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存在着误读。主要体现为将“‘影’的告别”与“影的告别”混为一谈,其思想方法是从“形—影”关系论来解读其艺术构成和思想价值,从而遮蔽了《影的告别》本身的诗学意义和价值。

一、学界对《影的告别》的诸种解读与误读

《影的告别》究竟告别了什么?学界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是内心解剖说,认为“影”是“鲁迅先生在作自我解剖时,另一个自我的体现,是鲁迅先生在那个时期的内心世界的另一侧面的流露或写照”{1}。比如,有学者认为它“借‘影’向‘人’的告别,来解剖自己思想上的彷徨和苦闷,最后摆脱了彷徨和苦闷”{2}。也就是说“影”告别了令人烦恼的彷徨和苦闷。还有学者认为它“主要是剖析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和阴影”,“是向虚无和失望的阴影告别”。{3}第二种观点是“形影象征”说,它们视“影”与其所告别的对象关系为一种形影关系,而这种形影关系又是一种象征关系:“‘影’象征‘战斗的我’,‘人’象征‘消沉的我’。在‘影’的形象里寄托着作者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4}或者说,“形”指躯体、肉身,而“影”代表着精神:“《影的告别》是精神之‘影’(‘我’)对肉体之‘你’的告别演说,精神之‘影’宣布‘不想跟随’身体,‘不愿住’在身体里面,要离开身体,‘独自远行’了。”{5}这里暗示着《影的告别》“贬抑肉体而崇尚精神”,是想表达精神向肉体的告别。第三种观点是爱情隐喻说,认为告别的影与告别对象(“形”)之间的关系暗含着鲁迅与许广平之间的爱情关系,“形”则“暗示许广平;而来告别的影,则隐喻诗人自己”{6}。人们常用形影相随描述情侣之间的亲昵关系,而在《影的告别》中通过影向形的告别表达鲁迅灵魂的自卑、矛盾、痛苦、焦虑和彷徨。第四种观点是“黑暗社会反映”说,认为这是鲁迅用比较隐晦曲折的诗的语言,反映了“他当时所处的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所处环境的不满、憎恶和失望的情感,同时“不时发出偏激的言辞,心愿承担一切黑暗,心愿与黑暗共存亡”,体现了一种“绝望的抗战的精神”。{7}第五种观点是“文化原型”论,认为鲁迅“以形与影的不同想法来写自己思想矛盾的在中国有很老的传统”,其渊源可以追溯到陶渊明的《形影神诗》三首,其中专门有《影答形》一首记叙影对形所说的话。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8}也有学者认为,鲁迅《影的告别》从“人之形”中分离出“影”是对中国传统老庄哲学中形神或形影合一思想的突破,也是对西方自柏拉图“理式——影子”思想原型的突破,它与尼采《苏鲁支语录》中“影子”对“理念人”审判一样,“存在着同一取向的‘互文本’关系。这是两个狂人站在各自的大地上,向各自传统的告别”。{9}“影向形(或‘我’向‘你’)所说的话,可以理解为活生生的感性之我向虚无的本质之我讨还存在理由,理解为精神的自我审判。”{10}
以上诸观点中,存在着两大误读:一是将“影的告别”建立在“形—影”关系的理解上,于是“影”与“所告别的对象”的关系变成了“影与人”的关系,而事实上,《影的告别》所塑造的“影的告别”形象,并没有将“影”建立在“人(形)”的基础上,下面我们将通过“影的涵义”的辨析加以证明;二是将《影的告别》中的“影的告别”误读为“影”告别,于是“影”告别了什么,就成了解读《影的告别》的意义的根据。如 “影”说:“我不想跟随你了”、“我独自远行”,又将其解读为“影”向人告别,或象征着精神向肉体告别,或象征着战斗的我向消沉的我告别;“影”说:“我愿意只是黑暗”、“我愿意只是虚空”,又可以理解为“影向虚无和黑暗告别”,等等,而事实上,只要我们从“影的告别”整个形象出发,就会发现“影的告别”既包含了“所要告别的对象”,也还包含了“没有告别(或接受)的对象”。
如何纠正这些误读?下面将分述之。

二、“影”是什么

《影的告别》中的“影”很特别,它既有一般影子的特点,又不同于一般影子。它拥有一般影子的特点:一是怕光明、白天,因为光明、白天会使它消失;二是怕黑暗、黑夜,因为虽然影子接近黑和暗,但是当黑夜来临时,它会沉没在黑暗中;三是影子只能彷徨于明暗之间,既不能太明,也不能太暗。因此,如作品中所描绘:“我不过一个影……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就明确地点明了“影”所具有的“一般影”的特点。
然而,《影的告别》中的“影”,它只是一种“像影子一样”的“影”,它不同于“一般的影子”——人影、物体的影;在潜意识里,它有着自我抉择意愿的“影”。具体说来,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的出现很奇特,是在人的潜意识中出现。这里的“影”不是通过光明照射人或物体所产生的阴影,而是在“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这里区分了“人睡觉”的两种状况,一种是人睡了,但还“知道时候”,表明人是有知觉的,头脑清醒,因为它可以觉察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实上,他没有睡着;另一种是人睡了,已经不知道时候了,而恰在这个时候(“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人睡着了”怎么会知道“有影来告别”呢?显然,作品暗示了有一种“在人清醒、理智的知觉之外”的潜意识里的感知。也就是说这个“影”的出现是在我的潜意识领域的一种状况,它犹如“人”一样,是一种“有意识的影”。因此,当人睡着了之后,在人的潜意识中出现了“影的告别”。显然,这里的“影”已经不是人影或物影之“影”了。
其次,这种出自潜意识的“影”会说话。正常的“影”是不会说话的,你只能通过视觉看得到,而潜意识里的“影”,则是一种有意识活动的“影”,它能将其秘密告诉你。作品中除了开头自然段外,其余五个自然段,都是“影”告诉我们的心理所想。源于:职称论文{#GetFullDo论文导读:如此以来,“影的告别”形象向我们昭示了这样的意义:它借“告别它所不愿意的”,来抒发自己独立、自由的意志;借“只能彷徨于明暗之间”的存在状态,表达自己处境的尴尬和无奈;借“黄昏”和“黎明”的命运来暗示自己最终的毁灭,以表达一种绝望和虚无感;借“沉没于黑暗中的拥有”,表达一种绝望中的自我肯定意愿。因此,《影的
main}
总之,从以上“影的告别”的心路历程看,“影”由开始“不愿意”的告别到最后“我愿意”的接受,这一转变说明《影的告别》并不是一味地述说“告别了什么”,相反,它还表示了“我愿意”的接受。因此,一些学者将《影的告别》解释为“影”“在向彷徨和苦闷告别”,或是“在向虚无和失望的阴影告别”等,这些都是片面的,它忽视了“影所接受或没有告别的部分”的意义,而恰恰是由“影所要告别的”与“影所没有告别或愿意接受的”之间的纠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影的告别”形象。同时,我们也看到,“影”所告别的和最终“接受的”,都只是表示了一种“不愿意”或“愿意”的意愿和打算,并不是一种化为现实的行动,换言之,“影”并没有告别什么,“影的告别”只是一种姿态,它是借“告别的姿态”表达一种愿望和诉求,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独白”。因此,《影的告别》中“影”没有向谁告别,它是艺术家虚构的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心理独白。

四、“影的告别”形象与意义

通过对“影的涵义”辨析,让我们撇开了传统的“形—影”论阐释《影的告别》的先入之见,直接面对“影的告别”这一独白型的抒情形象;通过对诗中“影”所告别的和所没有告别的(或接受的)进行区分和总结,将“‘影’的告别”还原到一个完整的“影的告别”形象。在这个“影的告别”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形象中,它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审美意义呢?让我们再来倾听“影”的独白: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
在这些诗句中,我们听到的是“影”想独立的自由意志的表达。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
你还想要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空虚而已。
这些的诗句中我们体验到“影”的尴尬和无奈。
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
这样的诗句中让我们体验到“影”必然被吞没的命运和绝望、虚无
我愿意只是黑暗。
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在这些诗句里我们体味到的是绝决和在自我毁灭中自我肯定的企望。
如此以来,“影的告别”形象向我们昭示了这样的意义:它借“告别它所不愿意的”,来抒发自己独立、自由的意志;借“只能彷徨于明暗之间”的存在状态,表达自己处境的尴尬和无奈;借“黄昏”和“黎明”的命运来暗示自己最终的毁灭,以表达一种绝望和虚无感;借“沉没于黑暗中的拥有”,表达一种绝望中的自我肯定意愿。因此,《影的告别》中的“影”并没有告别彷徨、苦闷、虚无和失望,而恰恰是通过“影的告别”之意象来表达了彷徨、苦闷、虚无和失望。
至于,有学者认为该作品的“‘影’代表着‘黑暗’与‘光明’之间的‘中间物’”,整个“影”的形象是鲁迅“反抗绝望”的象征,是“影”在“绝望中流溢着对生命的珍惜和紧迫感”的表现{12}。我认为这是对“影的告别”形象意义的拔高,因为如前分析,“影”在最后至多也就表达了在走向黑暗和自我毁灭中自我肯定的愿望,而整个作品弥漫着的是一种“想自由独立而又无奈苦闷、绝望虚无而又想自我拥有”的彷徨、缠绵、忧悒的情绪。正如王乾坤先生指出的:“‘影’的彷徨无着,是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13}《影的告别》所塑造的“影的告别”形象也许就只是表达了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和情绪,从而使它获得了一种深沉的深刻。
{1} 许杰:《〈野草〉诠释》,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105页。
{2} 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版,第43页。
{3} 孙玉石:《〈野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4} 石尚文、邓忠强:《〈野草〉浅析》,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
{5} 郜元宝:《鲁迅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6} 胡尹强:《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鲁迅〈影的告别〉》,《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第2页。
{7} 许杰:《〈野草〉诠释》,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107页。
{8} 王瑶:《论〈野草〉》,见《鲁迅作品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5页。
{9}{10} 王乾坤:《“我不过一个影”——兼论“避实就虚”读〈野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1期,第115页,第117页。
{11} [英]波西·比希·雪莱等:《邂逅一首浪漫诗》,方雪梅编译,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
{12} 参阅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68—271页。
{13}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