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教化影视鉴赏与生命教化中国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02 浏览:21258
论文导读:
[摘要] 优秀的影视作品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昭示了坚强乐观的生命态度,引领人们探索生命的价值。影视鉴赏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为利用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供了理论的依托,影视鉴赏成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赏析蕴含生命意义的的影视作品,体验与生命相应的活动,通过交流分享,最后达到内化,实现生命的教化。
[关键词] 鉴赏生命教育 体验 教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

2.20.031

生命是一种自我存在的状态,其核心就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实现,是对自我、他人生命意义的欣赏和肯定;是对他人生命和整个生命世界的热爱、珍惜和关怀。人的生命形态包括生物性生命、精神性生命和价值性生命。我们的青少年坠楼、杀人、残害动物等等这样新闻报道是屡见不鲜,这是不尊重、不接纳自己的生命,也是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这主要缘于青少年对于生存的困惑,从而产生了生命意识的危机和生命存在感的迷失。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影视作品因其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而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工具,而影视鉴赏课堂则成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优质平台。

一、影视作品中的生命意蕴的解读

生命意蕴是电影文化价值中重要的一部分,生命的踪迹在每一部影视作品中无处不在。思索生命、体验生命、感悟生命、张扬生命也正是电影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源泉。只有充满生命的作品才是最美的。

1、生命形态的敬畏与捍卫

人的生命形态首先是生物形态的,生命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生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珍爱生命,热爱与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也要关注、尊重他人的生命,关注生命世界的所有物种,敬畏生命,关心生命生存的环境。
影片《生命斑马线》以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作为故事蓝本,由一开始的跨越马路围栏,到醉酒险些造成事故,再到超载同时疲劳驾驶,酿成人间悲剧。一次惊心动魄的交通事故,花样的生命瞬间消失,诗般的幸福轰然倒塌。发人深省的故事,震撼人心的画面,警示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启迪人们珍爱自己的、别人的宝贵生命。《可可西里》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根据一篇真实的报道改编,陆川导演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讲述了发生在可可西里一群自发组织的巡山队员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人员、武器,但是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及面对盗猎者的火拼,他们用生命筑起了可可西里最后一道防线。这部影片可以引发人们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生命的尊重。自然界的生命也应该是平等的,我们不能恣意屠杀那些看似脆弱的生命。近年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动物题材的影视作品如《忠犬八公的故事》、《迁徙的鸟》、《虎兄虎弟》、《帝日记》等,《帝日记》是一部非常真实反映生活的纪录片,皇帝—南极洲上一群不畏寒冷的族类,它们在严寒的气候中生活、繁衍,伴侣之间忠诚宽容,父母轮流照看孩子。它们在严寒中绽放着令我们人类为之动容的爱情与亲情。在这里,生命如此艰难,生命也如此尊贵,让人敬畏。影片中的动物好似我们人类,却又不像人类,但不是人类的附庸,而是独立的生命,这些都昭示了人类对于生命的更加平等的尊重。这些影片都指引着生命个体尊重人,热爱自然生命,追求和谐的生存环境。

2、生命态度的呈现

每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同于别人的属于自己的,每个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各不一样,而生命的成长历程中也必然会经历很多的挫折和苦难。而最重要的是要自己能够接纳自己,有永不言弃的生活态度。《阿甘正传》是一部曾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它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严肃的主题,电影中的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分的智障者,然而他却总坚守着自己的纯朴、善良和坚持,即使是在深爱的人离他而去,他仍然能够一步步跑下去,跑出辉煌的人生历程。他的形象向我们透漏出对待生活的信念:生命一定要有所坚持,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自己最本真的东西。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用交叉叙事的方法水融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在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悲情励志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苦难中美好的人性的光辉,是抚慰人们心灵的生命成长故事。我们看到了心酸,也看到了生命张扬的美丽。正如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的导演贝尼尼所表述的那样:“我想告诉所有的人,生命是可贵而且充满欢笑。即使是临死之前,也可以得到欢乐。”

3、生命价值的诉求

生命价值包含着对于梦想的追求、幸福的感受、自由的体验,而生命的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积极的进取和自觉的创造,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改变世界,同时也实现着自我的价值。电影《袁隆平》以生动幽默的方式讲述了袁隆平院士数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倾其毕生的精力埋头研究杂交水稻的故事。他的生命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有梦想就会有动力,他为理想、为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把生命当歌唱”,这是袁隆平对于生命的感悟,也告诉我们:为梦想而努力奋斗是幸福的,实现了理想的生命就是动听的。
《生命的托举》讲述的是根据“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老师救助学生的众多感人的新闻报道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向阳小学的校长、老师舍身救助学生和相互依存、互助生存、维护生命的故事。影片中的尚老师拼命地为学生寻找了逃生的洞口,而自己却因洞口塌方而被埋;音乐老师袁婧,在废墟中用歌声鼓舞学生们坚强,当她用尽全力将学生一个个从废墟中托举出来的时候,余震夺走了她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历程是短暂的,他们对于自我生命的探寻也是有限的,但是他们的生命的价值却是无限的,他们实现了有限的生命向无限的生命的的转换。

二、影视审美鉴赏的心理特征使生命教化成为可能

电影是被人们称为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之后的“第七艺术”,影视艺术鉴赏是指鉴赏主体观赏影视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是一种高级、复杂的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影视鉴赏能为生命教育提供一种可能性的途径,主要是源于影视审美鉴赏的心理特征。首先,影视鉴赏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统一。从表面看,观看影片好像是一种被动的状态,但实质上是一种复杂的论文导读:
心理活动,需要感知、注意、联想、情感、理解等心理因素的参与来“复活”艺术形象,而且还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及艺术修养来丰富和扩展艺术形象。正是由于有自己的主动参与,对于影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就能够有更加全面的诠释,那么所激发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深刻。其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影视感人的魅力除了一些感性的元素如演员的表演、画面元素及音乐元素之外,更主要的是如何在此基础上从更高层面上去把握一些理性的内容,如电影《阿甘正传》的片头、片尾中一根轻柔洁白的羽毛从天空缓缓飘落而至,伴着轻盈的钢琴,就像空灵的天使一样带给我们美妙的视听感受,同时我们会想到阿甘的一生就想羽毛一样随意与宁静,也会思索到人生的问题,会觉得羽毛就好像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一样,永远是不确定的,但同时也是丰富的。电影研究者斯蒂安?麦茨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满足观众的原始的、无意识的,如生命体验、心灵慰籍、感官享受、本能释放等等,在享受视听的同时又让自己的无意识领域沉湎于虚幻的形象之中,让自己“入戏”,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感悟。第三是影视作品的“认同机制”。世界经典类型电影中,最后的结局总是体现了以个人为中心的种种幸福的实现,受尽磨难的主人公总会获得甜美的爱情、家人团聚或被破坏的秩序开始重新建立。这些影片能够通过对一个人的深度心理的演绎来展示其精神世界,从人性上赢得观众的认同,这些具有传统力量的感情故事能够让他们乐于接受,并从中获得快感。好莱坞就被称为是“梦幻工厂”,是制造白日梦的地方。影视作品所呈现出一段段的生活片段,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了人的生存方式,给观众以最深切的触动,每一位观众都从自己的潜意识去认同影片,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释放自己的某种生命情怀,也可以在解读电影文本中的人物故事的同时整理自己积淀的一些情绪,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进行生命的重构,在深层次地接纳自我,更好地去体验生活。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