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主体性中国精神:历史内涵与主体性建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942 浏览:120626
论文导读:年。尽管从数字上看,三十年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并不算什么,但把它放在中国历史的过去和未来的中间,人们会感觉到这三十年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就是说这三十年为历史的长河注入了从前所不曾有过并且会对未来产生长远影响的因素。”中国发展道路及其经验的独特性也因此持续地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精神”的关切和讨论。因为
【摘要】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它的历史内涵为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仁者爱人的道德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开创博纳的创新精神;它的现代性特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赋予的更加科学理性的时代内涵。中国精神的主体性建构,依赖于精神自觉、精神自信和精神自省三者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中国精神;历史内涵;现代性特质;主体精神;建构
1008—0139(2012)03—0010—6
中国崛起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改革开放到现在已有三十年。尽管从数字上看,三十年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并不算什么,但把它放在中国历史的过去和未来的中间,人们会感觉到这三十年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就是说这三十年为历史的长河注入了从前所不曾有过并且会对未来产生长远影响的因素。”中国发展道路及其经验的独特性也因此持续地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精神”的关切和讨论。因为中国道路和中国精神是一体两面的统一体,中国道路是中国精神的载体和实践,中国精神则是中国道路的魂灵和引擎。中国精神从大处说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和共同的价值理念,是国家软实力的人格展现,代表着共和国的国家形象,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梁启超曾言:“形质的文明易,精神的文明难。”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唯一一个拥有数千年灿烂文明的民族,正是藉着一种独特的中国精神而承续不断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藉着这种精神,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我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7ctime.com
们成功抗击了各种侵略、成功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成功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我们相信,我们也将藉着这种精神满怀信心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因此,在中国崛起的今天,认真研究中国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其实践意义,应当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
中国精神的历史内涵与现代特质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的精神共同体。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积淀的精华体现,是前辈先贤、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传承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当代精神。因此,中国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点就表现在融通互动、协和一致的五个精神层面。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

人类首先面对的是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先秦道家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而为。孔子关于“天何言哉”的思考开启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枢牖。及至荀子,以其“天人相分”的命题将“天人合一”的反题隐含在了自己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之中。汉代董仲舒上承先秦、下启魏晋,直接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系统,谓“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而司马迁更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哲学将“天人合一”精神提到了首位。其后,“天人合一”就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人的宇宙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对于天人关系的独特认识,它以其整体性、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注重分析,把人与自然做主、客分别,将两者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分庭抗礼。当然,中国人并非不讲“分”,关键在于其又将“分殊”纳入到“理一”之中,讲求“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从而将“一而二”、“二而一”的两个方面整合统一起来。如今,人类循着西方的思维模式,给自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严峻的形势使人们不禁重新开始审视并关注“天人合一”思想,汤因比就把21世纪人类救赎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之上。可以说,“天人合一”思想所蕴涵的远见与智慧,正是中国人独特的宇宙精神。新时期,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正是对这一精神的当代传承。

(二)仁者爱人的道德精神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在中国人看来,人道以天道为依据,在关系上同样讲求和谐有序。事实上,“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本身不仅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亦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和谐互动理念。儒家由《易》“生生之谓易”以及“天地之大德日生”等天道观,衍变出以“仁”为核心的传统道德精神,尊奉天地君亲师、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全面的道德修养。“仁者爱人”——这一精神实质贯穿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仁”是双向的,是全面的,适用于每个人,是普适的道德精神。在中国传统道德观中,道德情操被视为是高尚的,“君子忧道不忧贫”;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朝闻道,夕死可矣”。《易》言:“君子以厚德载物。”显而易见,中国道德精神所体现出的以仁爱之心包容万物的主张,与“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中“民胞物与”的思想内涵是相互契合、一脉相承的。它构成了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内在根基。仁爱之外,墨子还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进一步完善了“爱无差等”、“不辟贫贱、不辟亲疏、不辟远近”的大爱之义。当然,在新的历史时期,忠孝仁爱等传统的道德思想已经由中国传统哲学的“通变”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比如“忠”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忠君”,而应该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孝”也不仅仅只是“孝道”,而是要求作为社会最小组织单位的家庭要和谐,以便实现整体的社会和谐,等等。

(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人不仅注重“内圣”的修养,同时怀着“外王”的抱负,这使得“经世致用”思想时时砥砺着中国人勇于实践的奋斗精神。中国道德精神塑造出了理想的人格形象——君子,而君子一个极为可贵的品格则在于刚健自强的奋斗精神,亦即《易》之所言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孟子看来,这种奋斗精神又是一种“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一个人若“善养吾浩然之气”,便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论文导读:
而求索”的坚定信念、“愚公移山”的吃苦耐劳与坚韧不拔、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都是对这种精神和气概的生动诠释。可以说,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构成了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内在品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证明,正是靠了这种精神,中国人不盲从、不迷信,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不断开拓,不断发展,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更重要的是,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改革实践也一定会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四)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

自强不息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奋斗、也不仅仅只是为了个人利益。中国古人早已深刻领悟到团结精神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并逐渐演化为中国人行为方式的鲜明特征。《尚书》言“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我们熟知的“众志成城”则语出《国语》。之所以要团结,直观的原因如荀子所言:“人能群……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另—方面,中国人的团结精神是建立在更为深刻的思想基础之上的,比如“义利之辨”。经过历史上各家各派的长期论辨,“重义轻利”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其中的“利”是私利、一己之利,“义”则为“大义”,是群体、大众之公利,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者有所终,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说,中国人的团结是通过国之大义、公之大道来连接的。因此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明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始终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始终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团结精神结合起来,始终从社会价值出发评判个人价值而不是相反。“修己安人”、“修齐治平”,个人修养的最终目标始终落实在家、国、天下之上,也就是“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可以说,“万众一心”之“一”,正其是之谓也;而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团结精神亦由此奠基于家国利益之上。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有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之勇”未足为惧,而“匹夫有责”,则可汇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正是藉着这种团结精神,中国人克服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艰难险阻,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正是这种精神,中国人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精神,成功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历史已经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就是胜利,分裂必然涣散、必然失败。

(五)开放博纳的创新精神

如果说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那么,创新精神就是中国文化能够数千年传承不断并始终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结果。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人必须要学会适应变化,即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变”又意味着“吐故纳新”,需要“苟日新,新,又日新”。事实上,有关“通变”的论说在中国思想的天幕上始终余响不绝,这实质上表明了中国人对于创新有着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践行。而且中国人的这种创新并不是偶然为之——中国传统文化极为推崇的就是“日新”之变,称“日新之谓盛德”。所以,创新才发展成为中国人·种固有的精神。这种创新精神是建立在中国人开放性的思维、广纳博采的态度、放眼四方的广阔视野与博大胸怀以及以我为主的基础之上的。佛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子就可见一斑。可以说,中国文化正是在博取儒、释、道等各家各派的思想精髓基础之上,吸纳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以因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才得以源远流长的。如果只抱残守缺,而缺乏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那么,这样的文明系统,早就因固步自封而僵化和寂灭了。《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摘自: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国新主义革命所创造的“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以开放的态度,以我为主,不断探索创新,从而赢得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的精神,都充分印证了这一思想的光辉和伟大。

(六)中国精神的现代性特质

在中国新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赋予了中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特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在中国革命和实践的本土化语境中,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民族精神之中,为中国精神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注入了现代性特质,使中国精神在新的历史境遇中获得了面对时代挑战的新方向和新动力。“中国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许多优秀精神品质,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批判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理论,它让中国思想家们为了武器的批判而找到了批判的武器,并在全方位的深刻批判中,对几乎所有的思想和精神进行了筛选和扬弃。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其核心是实事求是精神和重理性重实践的精神,这是现代民族发展所必需的精神,这种精神切实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境界和认识事物的出发点、立足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其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民族而言,它体现的是民族紧跟时代自主发展的能力。民族发展有三种状态,一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二是紧跟时代潮流发展,三是推动时代潮流发展。马克思主义向中国人灌输了这些思想和精神,促进了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主体的与时俱进,也由此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与时俱进。”从某种意义上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升和完善了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改变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维形式,赋予了中国精神更加科学理性的时代内涵,从而使民族精神获得了现代性特质。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建构中国精神的主体性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理论概括和抽象论文导读:
描述。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关于精神的理论描述都源于精神本身的社会实践,最终还要返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当前在对中国精神的相关讨论中,出现了一种坐而论道、不问践行的空谈之风。一些文章上下数千年,洋洋几千字,满纸高论,通篇阔谈,最后却将中国精神提升成一个巨型的超级能指、一种无法落地生根的形而上精神,导致中国精神在实践经验中的悬置和飘浮。精神不是玄谈物,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最终要靠个人和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实践。实践既是精神萌生的成长之根,也是精神壮大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当今社会,中国精神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提高社会成员对中国精神重要性的全面认识,从而自觉地运用中国精神指导和激励个人的思想、意志和行为,把中国精神与个人意志统一起来,使中国精神自觉地践行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以一已之行实现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其次是在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化竞争中,要以中国精神作为文化强国的重要精神力量和发展标志。中国精神是文化大发展的核心之魂,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精神脊梁。一个民族只有坚持践行自己的民族精神,才能在全球化时代真正强大起来。经济的强大只是民族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而文化与精神的全面强盛,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而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要将中国精神推进到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之中,特别是要将中国精神转化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其先决条件是要建构和确立自身精神的主体性,主体为精神的实践提供了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或丧失了主体性,也就不可能产生精神的实践性。可以说,主体性建构是实践和传承中国精神的必由之路。而所谓精神主体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精神自觉、精神自信和精神自省。
精神自觉是主体对中国精神的自我觉悟和高度体认,是主体对中国精神地位及其重要性的觉悟和认同。从民族或集体来说,要认识到中国精神是中国人的生存之根,是民族的文化之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国精神从本源上回答了一个终极性问题,即“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往何处去”?从个人来说,中国精神应当内化成一种精神需求和内心信念,使个人的自我意识获得民族精神的形式,中国精神的普遍意志转化成一种自觉的个人意志或自我意识,从而充实和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中,他阐述了个体精神发展的和道德两个阶段。阶段是精神的初级阶段,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中渐次发展起来的个体精神,但这只是一种自我异化的精神。只有在精神发展的高级阶段即道德阶段,当个体精神融入国家精神,或者说,个体精神与民族国家精神融为一体,并以国家的普遍利益为最终目之时,自我意志与国家的普遍意志实现了统一,从而克服了自我的精神异化,个人精神才可能最终获得自由和自我创造力,使个人的自我精神进入悦愉和丰富的内心状态。黑格尔甚至认为,人的精神只有在完成从向道德阶段的提升后,民族精神在可能真正实现在历史之中,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践行的落脚之处。
一个人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也就没有真正幸福的人生。人的幸福指数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发展和协同提升的结果。北欧一些高福利国家出现高率的社会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强物质弱精神的畸形结果。中国在从温饱型社会迈进小康型社会后,“精神贫血”与“精神饥渴”的矛盾现象不仅共时并存且有日趋严重之势,广东出现的“小悦悦悲剧”以血和死亡的教训敲响了精神病态的警钟。当此之际,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提升人们的精神自觉能力,提倡中国精神的自我化并在日常生活自觉地践行,就是一个迫切的时代要求和重大使命。
精神自信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对中国精神及其普遍价值的坚定信念。在黑格尔看来,精神首先是一种自我意识。精神自信就是确信精神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一种存在和证明,而且相信精神能够自己实现自己,自己创造自己,也就是精神本身的创造力和自由性。而精神的自由本性,也被黑格尔当成世界历史的终极目的。他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抵达了精神的自由本质,其社会成员与民族国家不仅获得了自由创造的精神境界,而且就能够屹立于世界优秀的民族之林,成为打不败的伟大民族。
所以只有对中国精神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我们才能拥有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精神状态,才能在社会实践中从容地践行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的载体就是民族国家。民族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7ctime.com
国家是民族的文化艺术、道德、信仰和科举等精神性事物的基础和中心,民族精神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其精神自由的本性。因其如此,精神自信就来源于我们对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几千年不败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全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万众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来源于共和国六十年创新发展积累的巨大精神财富,来源于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当然,也来源于我们对中国精神与幸福生活关系的正确理解和充分认同。一个美国学者在她的一部著作中说:“欧盟正在千方百计地试图将4.5亿人聚拢在一起,可是中国可以毫不费力地享有13亿人的民族忠诚和民族认同感——这个数字占去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正是中国精神展示出来的坚强伟大的中国力量。精神虚无主义和精神犬儒主义自卑自弃的“精神溃败症侯”,正在于他们痴迷于“西方精神”和“美国精神”,而对中国精神的历史实践和焕发的精神力量视而不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精神自信的缺失,根子就在于对中国精神自觉能力的严重匮乏,没有精神自觉,何来精神自信。鲁迅先生在他的《文化偏至论》中反复强调“立人’的思想。在他看来,中国要在与世界列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精神是本,精神张,则人立,人立则凡事举。一个没有精神自信的民族,是不可能在全球化竞争时代立于世界优秀民族的之林的。
精神自省是一种精神的反思能力和科学态度。中国精神不是一种狭隘封闭的精神,而是开放创新的历史性精神。中国精神几千年来薪火不尽发展壮大,正是因为中国精神内含一种不断反思和自省的能力,这也正是中国精神去芜存精、吸纳转化的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保持一种开放自论文导读:
省的态度,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同世界各民族和文化的对话交流之中,吸取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优秀精神财富,才能使中国精神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创造活力。没有精神自省的反思能力和科学态度,中国精神就可能板结和僵化,从而成为一种丧失活力的精神空壳。历史经验表明,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正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民族之间多元文化和多样精神相互融合的多元一体的精神结晶。因其如此,开放博纳的创新精神才能成为中国精神的一种主体性精神。所以,那种精神上的自大自傲,老子天下第一,本质上也是一种没有自觉、失去自信的精神症侯,是一种非理性反科学的偏执态度。在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现时代,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进程中,我们更要弘扬精神的自省能力,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需要大力提升,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滑坡、见利忘义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责任。
精神自觉是精神自信的前提和基础,精神自信又进一步提升和强化了精神自觉,成为精神自觉的助推动力;而精神自省则是精神自觉的深化发展,也是精神自信自我更新不断完善的思想路径。三者辩证统一,有机地建构起精神的主体性,推动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精神自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说:“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相信,建立在精神自觉、自信和自省基础上的中国精神,已经并将继续改变中国,影响世界,贡献人类。
【参考文献】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3
丁少峰,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关系[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3]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艾米·蔡著,刘海青等译,大国兴亡录[M],新世界出版社,2010.6
(责任编辑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