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现代企业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64 浏览:13780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EVA和BSC两种业绩评价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然后对两者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有关应用启示,以期为我国企业构建业绩评价体系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
业绩评价,也称绩效评价或效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7ctime.com
绩评价,是指根据企业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价值实现程度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王化成,2004)。对于企业来说,正确评价企业经营效益和衡量企业经营者业绩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众多业绩评价方法中,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是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种方法。本文在介绍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两者的特点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得出有关应用启示,以期为我国企业构建业绩评价体系提供一定帮助。

一、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

1.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系统

基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Stern Stewart公司于1991年提出了经济增加值指标。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经营利润减去企业全部投入资本(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成本后的剩余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EVA=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投入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从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只有当EVA>0时,即企业利润超过股东的资本成本,才会产生经济利润,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才真正增加。与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方法相比,EVA突出的优点就是把资本运营、业绩评价、报酬激励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股东的目标和管理者的决策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另一优点在于计算EVA时,企业可以对财务报表有关信息做出适当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会计准则引起经营业绩扭曲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更加真实、完整地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2.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

为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便于将战略目标进行充分沟通、分解、测评,卡普兰和诺顿(1992)构建了基于战略执行的平衡计分卡(BSC)业绩评价体系。该体系将企业战略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并且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具体目标和评价指标。其中,财务业绩层面反映公司的战略目标,主要回答“公司是否为股东创造了价值”问题;而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三个层面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因,分别回答“顾客如何看待企业”“哪些业务活动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公司怎样才能持续的革新与创造价值”三个问题。BSC的构建实现了对传统业绩评价的重大创新。一方面,BSC体现了一种平衡的战略管理思想,包括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业绩指标与业绩动因之间的平衡、外部需求与内部管理之间的平衡、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之间的平衡等;另一方面,BSC将业绩评价理论同战略管理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业绩评价理念。

二、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的比较分析

根据上述对EVA和BSC基本原理的介绍,可以看出两者既存在差异,也有共同之处。笔者将从研究角度、理论基础、服务中心、应用对象、评价指标、评价侧重点六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见表1)。

1.研究角度

BSC的研究角度是管理学,它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因,在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体系中融入非财务指标等不可量化的因素,使管理者不仅关注财务业绩,同时也关注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及学习与成长等非财务领域的管理。EVA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考虑到股东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从而避免传统会计利润忽视权益资本成本的弊端,使得EVA能够真正反映出经济学上的经济利润。

2.理论基础

EVA建立在委托理论和资本保全理论基础上。在EVA计算中,通过对税后会计利润的调整及资本成本概念的运用,使得EVA比会计利润更加接近企业的经济现实。BSC则建立在战略管理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基础之上,是一种超越财务或会计的业绩评价系统。因此,EVA偏重于财务管理理论,而BSC则侧重于战略管理。

3.服务中心

EVA的服务中心是股东,其认为股东利益是第一位的,只有首先满足股东利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实现。BSC的服务中心是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它强调管理者必须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BSC通过财务维度反映债权人及股东的利益的满足程度,通过顾客维度反映客户利益的满足程度,通过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维度反映员工利益的满足程度,体现了各种利益的“平衡”。

4.应用对象

EVA系统是基于项目来进行业绩评价,其对象往往是一个独立的项目。另外,EVA也可以用于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BSC系统是基于部门职能进行业绩评价,通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融合,可以覆盖企业的各个部门,比较全面。

5.评价指标

EVA的评价指标就是其本身,是一个单一的综合性业绩指标,代表股东财富的增加,直接反映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BSC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传统财务指标,以及顾客忠诚度、市场份额、员工素质等非财务指标。另外,BSC还涉及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

6.评价侧重点

EVA的作用体现在管理和激励两方面,侧重于对“结果”进行评价,并由此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BSC主要评价企业战略目标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的效果,侧重于对“过程”进行评价。尽管EVA和BSC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但两者也存在相同之处,如两者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都强调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等。

三、主要启示

通过对EVA和BSC的比较分析,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关于如何合理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启示。
对于EVA而言,尽管实现了股东目标和管理者决策的高度统一,并且能够更加真实地完整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但是,EVA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EVA是一个绝对指标,很难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间进行相互比较。二是EVA作为一个综合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仍具有财务指标的滞后性、论文导读:纵的弱点。三是EVA计算时需要对有关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大大增加了计算的难度,可能因此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对于BSC而言,虽然该方法在理论上说是完美的,但它在实务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评价指标的量化问题。BSC评价体系虽然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融合,但对于客户满意度、团队精神等非财务指标如何取值却
短期性、易受会计政策和人为操纵的弱点。三是EVA计算时需要对有关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大大增加了计算的难度,可能因此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对于BSC而言,虽然该方法在理论上说是完美的,但它在实务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评价指标的量化问题。BSC评价体系虽然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融合,但对于客户满意度、团队精神等非财务指标如何取值却是一件困难的事,难以量化降低了考核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二是权重分配问题。BSC引入了权重思想,在实践中,由于没有给出四个层面在整个体系中应占的比重,也没有给出同一层面中各个具体指标的分配权重,导致实际操作中无法区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三是环境适应问题。由于BSC的使用受到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竞争战略和市场压力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它很难能在所有企业中同时得到应有。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运用中,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采用哪种方法。例如,EVA业绩评价系统比较适用于某一特定项目或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而BSC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多个职能部门、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当然,也可以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如把EVA指标作为平衡计分卡的财务指标。只有清楚地认识各种业绩评价方法的特点及区别,才能有效发挥业绩评价的作用,从而实现业绩评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惠茹.EVA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系统比较[J].会计之友,2005(7)
石丽娟,邵春晖.经济增加值与平衡计分卡的比较及整合应用探析[J].财会通讯,2010(4)
[3]王海云、王海翔.平衡计分卡与EVA之比较[J].商业研究,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