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温情以《看见》看温实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422 浏览:68456
论文导读:
2011年8月7日晚,《看见(周末版)》(下文简称《看见》)正式在央视亮相。正如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许文广所说,‘深度’是指《看见》不仅仅关注事件本身,更把角度向前延伸,关注事件背后的人物;“温度”倒不在于《看见》做的报道多么煽情,而是背后有一种情怀“代表温暖、关怀、力量和希望”;“态度”并不是体现在某一个报道中的,它可能是代表了背后报道事件的角度和价值观,即为一个清晰的世界而努力。

一、“看见”——看见事件背后的人和世界

2011年8月7日《看见》周末版第一期中,说:“栏目为什么叫《看见》,我说,有一个作家说过,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石头,但是我的任务是要让你看见它,感觉到它。这个时代每天都发生大量的新闻,但我们的任务,是要让你看见新闻中的人,感觉到人的存在。”我们能看到的世界只是眼前的世界,大多数事情我们只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但我们所看到的,是真实的吗?《看见》的微博简介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话诠释了《看见》的节目的目标:“为一个清晰的世界努力”。的确,作为一档纪实性专题栏目,《看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近新闻事件中的人的机会,使我们能感到新闻中人的存在,看到更为真实、更为清晰的世界。
《看见》是一档温和的节目,像一位温柔的母亲,温婉而不犀利,对事件不轻易做出评判,她注重的是对事实的过程及背后的客观展现。她用内容的深度、宽度以及热度聚集和陈述广泛的观点,使节目呈现出更多元的声音,更真实的信息,从而探究到问题的更深层次,达到与受众内心的共鸣。
当“药家鑫事件”继“李刚事件”连续发生后,网络上迅速就涌出了很多激愤的观点,正是由于期间发生太多富二代肇事的事件,所以此时的药家鑫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打开搜索,几乎只会看到关于药家鑫的身份,而有些媒体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将药家鑫定位为“富二代”、“官二代”。无非这些外界的主观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左右了“药家鑫事件”的发展。然而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那期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把药家鑫之死与网络舆论一度对药家鑫的批判作为采访的基点,由法律结论和道德判断之“窄”进入法律与到的背后关于人性与爱的讨论之宽。节目表诉方式隐约,以当事人的陈述来讲述事实。就像事件刚发生时大家都默认为农村的张妙就是家中贫苦的“弱者”,而学艺术的药家鑫就被认定为父母是官,是家里非常富裕的“强者”,于是他们就被冠以“标签理论”。由此,大众表现出的就是对张妙更加的同情以及对药家鑫更加的憎恨,甚至这种憎恨也联系到药家鑫的父母。但是当《看见》采访药家鑫父母的时候让我们真实的看到,药家鑫也曾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他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月收入平平,家里条件一般。在倾听了药家鑫的成长历程和遗愿后,作为观众,甚至很同情药家鑫一家。但当时网络上民众的激愤以及某些不实的报道从未给过药家鑫说出心里话的机会,与李刚事件对比,显然对药家鑫很不公平。
《看见》独特的陈述方式让观众听到的不仅是电视传出的声音,看到的不仅是眼前的事实,更有事件背后的当事人的心声,让我们看清每一个当事人,呈现出一个客观的、清晰的世界。

二、人文精神——人性世界的需要

在2011年8月14号播出的这期采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节目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在对于本案双方父母态度上是平等的,是把自己的感情进行过与被采访者交换的,如在采访张妙父亲时,张父对药家鑫父母的同情,此时并没有接着张父同情的话题,而是站在了张父的角度上问他也失去了孩子,这更让人感觉温暖。当张妙母亲嚎啕大哭时,进屋后,只是把手搭在张妙母亲的手臂上,没有话语,但当这个肢体语言映入眼中时,我们会感到一种不可言语的力量。当人面对痛苦的时候,一个动作对人的安慰远远大于一句话。而对于药家鑫父母遭社会质疑非富则贵的时候,是引导药家鑫父母说出真实情况向社会澄清自己家庭状况和心理想法并不如人们所想。在进行这段对话时,不是紧紧追问他的身份和药家鑫瞧不起农村人这件事,而是站在了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更是取得了对方的信任,使对方有更多的话向记者倾诉。
不仅在《看见》中,其他节目中都能很清楚的看到在也是带着“人文关怀”去面对采访对象的,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的记者往往能将采访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在采访中,大多使用的是问句,只是温婉的询问,而不是尖锐的反问。在节目中体现的更多是人性本真的一面,而非外界赋予的看法。这种人文关怀能更好的对人进行呈现,不轻易评判,让受众自己去体会。
在传媒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节目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而节目中的人文关怀是不仅要在电视栏目中提倡,在我们生活中也一样。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需要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关怀、理解。带着人文关怀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才是美丽的,才是充满“人情味儿”的。

三、《看见》——担负社会责任的新生力量

从《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最美妈妈吴菊萍》、《十六岁博士张炘炀》、等一系列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社会道德方面的影响。节目叙事平和,收集、表达多方面的声音,深入人心,将社会现象与道德的反思和社会制度相结合,更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7ctime.com
是一部对当前浮躁的社会的启示录。
即使周末版的《看见》开播时间不长,像孩子一样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它仍需承担公共文化与社会责任。它突出的责任和特点不是舆论监督,更是对舆论的引导,缓和社会矛盾,让受众看清事件中的人,突出人性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对当今社会问题进行揭示,把更清晰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社会、对于受众,《看见》的选题虽热,但她以冷静的视角记录着历史,一个个新闻人物。
参考文献:
《看见》【J】北大研讨会。
马骏《: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载《电视研究》【J】2012年第5期
[3]1963年,贝克尔(Howard Becker)出版的《圈外人》【M】(《The Outsiders》,又译《局外人》)中系统阐述了标签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