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范式内隐学习中知识习得及其无意识性测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734 浏览:158473
论文导读:
摘要:以环境中内隐地习得复杂结构和规则是人类迷人的天赋,它激励着无数的探讨者去追寻内隐学习的本质。常用的内隐学习探讨策略主要包括复杂系统制约范式、人工语法范式和序列反应时范式,而由于人工语法与自然语言接近,因而更受到探讨者们的青睐。自人工语法范式(Reber,1967)诞生以来,它就被广泛地用于解答内隐学习中的两个不足:(1)学习之后究竟获得了何种知识?(2)知识习得是内隐地还是外显地?在本论文中,我们报告了四个实验来尝试回答这两个关键的不足。实验采取经典的人工语法范式,同时引入Dienes和Scott (2005)结构知识的主观测量策略,对一系列的变量(如指导语、注意资源等)进行实验操纵。第一章介绍了内隐学习的定义,回顾了探讨产生和进展的背景,并着重对内隐学习中的系列不足进行深入的阐述:(1)内隐学习的知识表征;(2)指导语效应;(3)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4)内隐学习的无意识性测量。第二章是本探讨的实证部分。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在已有探讨的基础上,探讨在记忆和规则探讨两种指导语的条件下,被试所习得的究竟是规则还是组块?结果发现记忆指导语条件下的被试能成功区分合法串和非法串,即出现语法学习效应,但规则探讨指导语条件下的被试并没有体现出语法或组块学习效应;结构知识的主观测量结果发现这种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主要来自无意识结构知识的贡献。这些结果证实了无意识的规则知识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验二中,我们引入迁移任务,结果发现附带学习组和有意学习组均在迁移任务上体现出语法学习效应,这表明在人工语法学习中所获得的语法规则是抽象的和可迁移的。在实验三和实验四中,我们对字符串进行了更为严格的制约,在平衡总体组块强度的同时,平衡锚点组块强度、相邻重复结构和整体重复结构,除此之外,还操纵了注意条件和学习方式这两个新的自变量。结果发现相对于组块知识,规则的习得具有显著的强健性,不易受到诸如干扰任务或是字符串的呈现速度等外来因素的干扰。基于这四个实验的结果,我们认为:在人工语法学习中,学习者能同时习得抽象规则和组块知识,其中规则知识是被内隐习得的,它不受注意资源和速度的影响,并且是抽象的和可迁移的;而组块知识则可以部分地内隐习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注意资源的影响,并且是不可迁移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对整个探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本探讨的论述作用和运用价值,以及有着的不足之处,并对将来的探讨进行展望。关键词:人工语法范式论文规则论文组块论文指导语论文结构知识论健性论文注意论文呈现速度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6-8
Abstract8-12
第一章 绪论12-56
第一节 内隐学习的知识表征12-25

1.1 规则还是组块(chunk)?13-18

1.2 规则说的新证据——内隐学习的迁移效应18-25

第二节 指导语效应25-35

2.1 人工语法学习中的指导语效应25-28

2.2 记忆探讨领域中的指导语效应28-29

2.3 语言探讨领域的指导语效应29-31

2.4 运动探讨领域中的指导语效应31-35

第三节 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35-42

3.1 内稳学习的影响因素之一——注意35-38

3.2 内稳学习的影响因素之二——速度38-42

第四节 内隐学习的无意识性测量—主观测量和结构知识42-48

4.1 言语报告和迫选测验的不足43-45

4.2 主观测量的提出45-46

4.3 结构知识测量46-48

第五节 概述48-56

5.1 已有探讨提出的不足49-55

5.2 探讨框架的提出55-56

第二章 实验探讨56-84
第一节 实验一:不同指导语条件下内隐学习的知识习得56-62

1.1 策略57-59

1.2 结果59-61

1.3 讨论61-62

第二节 实验二:不同指导语条件下内隐学习的知识习得和迁移62-69

2.1 策略63

2.2 结果63-68

2.3 讨论68-69

第三节 实验三:注意对内隐学习 及其知识习得的影响69-77

3.1 策略70-71

3.2 结果71-76

3.3 讨论76-77

第四节 实验四:呈现速度对内隐学习 及其知识习得的影响77-84

4.1 策略77-78

4.2 结果78-83

4.3 讨论83-84

第三章 总讨论84-95
第一节 知识表征85-87
第二节 迁移效应87-90
第三节 知识的内隐性90-92
第四节 指导语效应92-95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95-100
第一节 探讨小结95-97
第二节 革新与不足97-98
第三节 展望98-100
参考文献100-113
附录113-118
后记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