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古代戏曲史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12 浏览:46714
论文导读:版)、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赵建新《陇影纪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文章《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学123下一页
摘要: 戏曲通史、戏曲断代史、分体戏曲史、论文结集之戏曲史、编年体戏曲史史、地方戏剧史、戏曲图史构建了新十年的古代戏曲史貌,“拓展”与“深化”从研究领域和著述理念两层次体现着古代戏曲史研究的主要功绩。戏曲史观念的进步与实践的相对滞后是当前古代戏曲史研究的写照,“戏剧”与“戏曲”辨析的观念与实践存在着分离,古代戏曲史领域中的非经典作品研究与文体演变研究亟待加强。
关键词: 新十年;戏曲史;拓展;深化;缺失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开启了20世纪的古代戏曲史研究,之后产生了不同体式的戏曲史著:“有以专著的形式,也有以论文的形式;有依附在文学史上的,也有采用戏曲史的独立形式的;有采用文体史、断代史的,也有采用通史形式的。”[1]新世纪以来,古代戏曲史研究踏上新的征程,本文从“拓展”、“深化”与“缺失”三方面对21世纪前10年(下文称“新十年”)的古代戏曲史研究作一考察。

一、古代戏曲史研究领域之拓展

新十年的戏曲史研究是对20世纪的古代戏曲史研究的承续和发展。新十年之古代戏曲史研究填补了戏曲史学中的诸多空白,研究视角亦有突破、更新,戏曲断代史、分体戏曲史、地方戏剧史、戏曲通史体现着戏曲史研究领域之“拓展”。

(一)戏曲通史

戏曲通史以描述古代戏曲发展的完整历程为旨归,在历时性考察中实现对戏曲不同层面的观照。新十年的戏曲通史的撰述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古代戏曲史的横向剖析,如廖奔《中国戏曲史》[2]将中国古代戏曲分作“形态”、“腔种”、“剧目”、“演出”、“艺人”、“典籍”、“交流”和“附论”八大板块,以之构建中国古代戏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又对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现象予以观照,展现了作为文化范畴的戏曲的全方位景观。二是古代戏曲的纵向观照,此以赵庆元《中国古代戏曲史论》[3]和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简史》[4]为代表:前者将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表述为“因素萌芽期”、“散乐集演期”、“歌舞变形期”、“戏剧成熟期”、“元曲繁荣期”、“改制转型期”、“花雅争胜期”,后者以“戏曲的起源与成熟”、“元杂剧与南戏”、“明代诸声腔发展”、“清代地方戏繁兴”四编勾勒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轨迹。除此之外,新十年的戏曲通史还有程华平《中国戏曲发展简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赵建新《中国戏剧简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温宝麟《简明中国戏曲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等。
与20世纪《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著)相比,新十年的戏曲通史也许显得不值一提,但“十年”之期的戏曲通史又昭示着自己的功绩。与戏曲断代史、分体戏曲史、地方戏剧史相比,戏曲通史之“拓展”色彩略显不足,但著者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融于通史之中,此亦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戏曲史学。

(二)戏曲断代史与分体戏曲史

戏曲断代史以描述某一历史时期的戏曲发展为任务,分体戏曲史则是对某一戏曲类型的纵向考察。中国古代戏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戏曲类型,故戏曲断代史与分体戏曲史重合之处颇多,现将二者一并介绍。
刘晓明《杂剧形成史》[5]以“类群理论”瞩目于杂剧“形成”,以新文献论证杂剧发生,以新理论分析杂剧形成,就唐宋元三朝的“杂剧”多有发明。季国平《元杂剧发展史》[6]全面描述了元杂剧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地域流播,将元杂剧发展史分为“北方兴起时期”、“南北繁荣时期”和“杂剧衰微时期”,创造性地提出杂剧的“南流”并非杂剧的衰微,并以扬州、杭州诸地的杂剧兴起与繁荣证明了“南流”开启了杂剧发展的新阶段。新十年“分期”式与“分体”式的戏曲史著还有薛瑞兆《宋金戏剧史稿》(三联书店2005年版)、俞为民、刘水云《宋元南戏史》(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田同旭《元杂剧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张正学《中国杂剧艺术通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金宁芬《明代戏曲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徐子方《明杂剧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秦华生、刘文峰《清代戏曲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较于元明两朝的戏曲演进,清代戏曲之发展略显复杂,对清代戏曲进行分时段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史论》(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版)、左鹏军《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业已组建一部特殊的“清代戏曲史”。
戏曲断代史和分体戏曲史多以著者的“学术点”为研究对象,这样有利于发挥著者的学术专长,进而为“拓展”提供了客观基础。“分期”与“分体”加强了戏曲史中的个案研究、空白研究,又将戏曲通史中难以顾及的诸多戏曲现象呈现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戏曲史的研究领域。

(三)地方戏剧史

地方戏剧史有区域冠名和剧种冠名两种。周传家、秦华生主编的《北京戏剧通史》[7]以全国戏剧的总体发展为背景,根据朝代演变和北京戏剧发展的形态展开论述,其“辽金元卷”和“明清卷”呈现了古代的北京戏剧:既有纵向的北京戏剧发展史,又有横向的理论、剧场、戏班、舞台艺术等方面。徐宏图对浙江戏曲进行了全方位调研,其《浙江戏曲史》[8]从先秦巫傩、汉唐百戏、宋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代南戏、明传奇、清代戏曲讲到民国戏曲和新中国的戏曲,详细地介绍了浙江戏曲的发展状况,堪称地方戏剧史的表率。
随着戏剧史研究的深入,地方戏剧史之研究呈现出繁盛的景象,立足某一区域或某一剧种的戏剧史还有赖伯疆《广东戏曲简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叶明生《福建傀儡戏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王恒富、谢振东《贵州戏剧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赵建新《陇影纪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文章《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学论文导读:
苑出版社2007年版)、黎方、何朴清《云南壮剧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聂付生《浙江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刘志群《中国藏戏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版)、王长安《安徽戏剧通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等等。新十年地方戏剧史的研究成果是相当可观的,它们弥补了戏剧通史“通”而不“全”的缺憾,为今后戏剧通史的重构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地方戏剧史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地方戏剧史著者往往能够突破“以戏剧文学史为戏剧史”的弊端,注重田野调查,从而拓宽了戏曲史的研究领域。
20世纪的戏曲史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如何借鉴前人成果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或许“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更新研究视角”[9]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上述四大体式的戏曲史体现着“拓展”色彩。若将研究领域之扩充视为“拓展”的首义,“更新研究视角”则可视作“拓展”戏曲史的又一层面。“新十年”戏曲史研究者实现了考察视角之“更新”,如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之“传播接受史”研究、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之“禁毁史”研究、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之“关系史”研究,三者以新颖的视角在戏曲史著中别具一格。从戏曲史学史上的意义来说,新十年戏曲史的研究重心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已有的戏曲史,深具“拓展”之功。

二、古代戏曲史著述理念之深化

如果说研究对象之扩充、研究视角之更新体现着新十年戏曲史研究的“拓展”一脉,戏曲史著述模式的变革则昭示着新十年戏曲史研究之“深化”,它代表着研究者对戏曲史学科的反思与创新,“新十年”以新兴的著述范式实现了对古代戏曲史的重构。

(一)编年体戏曲史

“编年体”自古为正史体例,学者将此意识融入戏曲史体现了戏曲史家的新理念。王永宽《中国戏曲通鉴》[10]分“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三部分,纲目并举,融资料性、辨正性、评论性于一体,以编年的形式描绘了中国古代戏曲的演变。编年体戏曲史大都涉及作家活动、舞台演出、文本创作与刊刻、朝廷政令等方面,“立体化”地还原了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新十年编年体戏曲史成绩尤为可观,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版)、赵山林《近代上海戏曲系年初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程华平《明清传奇编年史稿》(齐鲁书社2008年版)、赵山林《中国近代戏曲编年》(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版)、刘奇玉、王汉民《清代戏曲史编年》(巴蜀书社2008年版)、丁淑梅《清代禁毁戏曲史料编年》(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有学者指出:近几十年来的文学史撰写模式严重地阻碍了文学史研究的深入,用西方的纯文学观研究中国文学“无法包容与解释中国文学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用编年体的形式来研究包括戏剧在内的我国古代文学,将是我们改变这种文学史撰写模式的有效途径。”[11]编年体的兴起和强化体现了戏曲史家对已有戏曲史撰写模式的反思,是对戏曲史传统撰写方式的突破,是一种极有创见且功绩不菲的学术尝试。

(二)戏曲图史

图像在戏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从附属、辅助的地位走向独立,戏曲图史应运而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戏剧史图鉴》[12]辑录了700余幅戏剧图片,以“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南戏与北杂剧”、“明清传奇与杂剧”、“花部乱弹及其他”等部分“图”现了中国戏剧的发展演变。叶长海、张福海《插图本中国戏剧史》[13]正文之前配彩图40幅,行文之中插图622幅,图文互补、生发,形象地解决了不少戏曲史上的难题。刘彦君《图说中国戏曲史》[14]以特有的线条、色彩、形态迥异于一般的戏曲史著,“图说”方式下的图片为该书增添了生命力,以图画和文字阐释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
较之诗、文、小说诸文体,古代戏曲具有文学性与舞台性,而阐释“舞台”的有效途径莫过于昔日的戏曲图案。戏曲图史赋予图案更多的叙述功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阐释的苍白,增添了阅读趣味,实为一种效果显著的戏曲史撰写方法。

(三)论文结集之戏曲史

研究者对以往的学术成果予以选择,将和戏曲史有关的单篇文章加以汇编,从而使具有单篇性质的“点”组编为“线”,论文结集之戏曲史据此而生。蒋星煜先生在古代戏曲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国戏曲史钩沉》[15]“以钩沉拾遗为主”,其“通史编”、“唐宋编”、“辽代编”、“元代编”、“昆曲编”、“明代编”与“清代编”构建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轨迹。台湾学者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16]收录11篇论文,内容涉及戏曲起源、参军戏、南戏、北剧、传奇、明杂剧、梨园戏和地方戏,以戏曲形态为视角展现了古代戏曲的发展。此外,江巨荣《剧史考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周华斌《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也对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相对于其它体式的戏曲史而言,论文结集之戏曲史由著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论文构成,故此类戏曲史的线索不是十分清晰,但对某一论题的阐述则往往较见功力。
古代戏曲史研究已有百年历程,革新著述体例是戏曲史学科走向“深化”的突出表现,编年体戏曲史、戏曲图史、论文结集之戏曲史亦具“拓展”之功,“深化”主要就其更为深刻的戏曲史学意义而言。三者虽不始于新十年,但它们在新十年大放异彩,以别具一格的思路和样式呈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和演变。

三、古代戏曲史研究之缺失

新世纪伊始,陈多先生曾对未来的戏曲史面貌予以“展望”:“过去成为戏剧史研究主流的‘词曲家’的研究路径必然还会继续下去”,但这种“词曲家”的“戏剧史”研究将逐渐“偏安一隅”,“逐步注意到其应有的‘戏曲文学史’的特性,向由‘场上之三昧’论剧方面倾斜,注意从搬演角度来分析文本;同时兼及演剧艺术”[17]。现今看来,陈先生的预言已经实现,新十年的古代戏曲史研究实现了对20世纪古代戏曲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戏曲史论文导读:迹,以此构建的戏曲史不可能是完整、全面的戏曲发展史。非经典作品是戏曲文学发展史的“主流”,处于尘封中的二、三流作品应该加强研究力度。当然,这些“缺失”并非只存于新十年戏曲史研究者身上,而是“古代戏曲史”学科中的发展问题。古代戏曲史领域中的戏剧结构研究与文体演变研究亟待加强,跨学科、立体化的戏曲史观给研
著的繁多和戏曲史观的进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步并不是说古代戏曲史学科已趋于完善,实际上,古代戏曲史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缺失”。
首先,戏曲文体之演变研究有待加强。纵观二十世纪的学术研究,国外的思潮、理论不断涌进国内,致使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沦为西方理论的注脚与例证,古典文学的个性被不同程度地抹杀。新世纪以来,古典文学研究之“回归”呼声日益高涨,“回归”是对学术“西化”的有力反拨,它要求我们必须建立适宜“本原”的研究方法。对于古代戏曲史而言,戏曲文体的演变带动了戏曲文学的变更,戏曲舞台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此而言,戏曲文体演变研究是探讨戏曲发展史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从思想、艺术等角度解读戏曲作品,“疏于戏剧构成、结构、体制”[18]研究,深具重大意义的戏曲文体演变研究明显不足。回顾一个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西方理论既丰富了古代文学研究,同时又使古典文学研究脱离了“本原”,戏曲文体演变研究是探讨戏曲史“本原”的重要层面。其次,“戏剧”与“戏曲”的观念与实践存在着分离现象。戏剧与戏曲概念的相同与相异在20世纪引发了大讨论,新十年的研究者在观念上对二者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普遍认为“戏曲”只是“戏剧”的一种成熟形态,“戏剧”则是包括“戏曲”在内的诸多剧类的总称。但若立诸实践,“戏剧”与“戏曲”的使用情况依然相当混乱,此以戏曲史或戏剧史命名之错乱为代表。以本文所涉及的戏曲史和戏剧史而言,研究者一般还是乐于使用“戏曲”一语,尽管这一术语并不适宜宋元之前的戏剧形态。“地方戏剧史”研究者则倾向于使用“戏剧”一语,这就比较合乎地方性戏剧的伎艺性质。因此,新十年的古代戏曲研究者虽然对“戏剧”与“戏曲”有清晰的认知,但这一观念却未能贯穿到实践中,“戏曲和戏剧界限模糊”[19]容易引起“戏剧史”或“戏曲史”研究对象的混乱,“剧”“曲”之辨将是今后研究者继续关注的地方。
复次,戏曲史观的巨大进步与戏曲史实践的相对滞后。中国古代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研究古代戏曲史“不仅需要文学、语言学、史学、哲学、美学、文献学、戏剧学知识,而且需要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知识。”[20]非但如此,研究者还应关注戏曲演变的生态环境,对戏曲本身及影响戏曲发展的诸多因素给以关注,要对“中国戏剧史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研究”[21]。跨学科、立体化的戏曲史观念指明了戏曲史学科的发展方向,但打通学科的贯通研究却非易事,观念与实践的不平衡是新十年古代戏曲史研究的写照。
最后,戏曲史缺乏对非经典作品的关注。戏曲史研究走过了百年历程,比对20世纪的戏曲史与今日的戏曲史即可发现,两者所涉作品存在很大的趋同性。戏曲文学在戏曲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戏曲史述及的戏曲作品往往是大家熟悉的几部经典文本。戏曲经典只是戏曲文学长河中的个案,经典作品的连缀非但称不上戏曲文学史,还会偏离戏曲文学的正常轨迹,以此构建的戏曲史不可能是完整、全面的戏曲发展史。非经典作品是戏曲文学发展史的“主流”,处于尘封中的

二、三流作品应该加强研究力度。

当然,这些“缺失”并非只存于新十年戏曲史研究者身上,而是“古代戏曲史”学科中的发展问题。古代戏曲史领域中的戏剧结构研究与文体演变研究亟待加强,跨学科、立体化的戏曲史观给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古代戏曲史研究仍有一条漫长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黄霖主编、陈维昭著:《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7-8页。
[2]廖奔:《中国戏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赵庆元:《中国古代戏曲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简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刘晓明:《杂剧形成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
[6]季国平:《元杂剧发展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周传家、秦华生:《北京戏剧通史》,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8]徐宏图:《浙江戏曲史》,杭州出版社2010年版。
[9]黄仕忠:《戏曲史研究应走向多元》,《中国文化报》2001-02-13。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10]王永宽:《中国戏曲通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1]程华平:《论中国古代戏曲编年与戏剧史观念》,《求是学刊》2008年第6期。
[12]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剧史图鉴》,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13]叶长海、张福海:《插图本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4]刘彦君:《图说中国戏曲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蒋星煜:《中国戏曲史钩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6]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7]陈多:《古代戏曲研究的检讨与展望》,《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8]洛地:《中国传统戏剧研究的缺憾》,《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9]徐子方:《新编中国戏剧史论纲》,《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
[20]康保成:《以开放的心态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21]康保成:《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