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农村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探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75 浏览:32681
论文导读:
[摘要]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看似风平浪静,其实问题多多,如面临严峻的德育形势,“德育让位”的现象大量存在,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体现等。本文据此提出了给力农村中小学德育的策略,如构建良好的德育网络,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开展德育活动等,以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德育 实效性
[]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153-01
随着义务教育政策向农村的有力倾斜,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效果有了很大提升。然而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正如大海上的冰山,显露在水面上的仅仅是一小部分,而“水下冰山”则体积、重量甚大,危害多多,无论是学校教育内部还是外部都存在着值得深入思考和大力改进之处。

一、学校德育“水下冰山”

(一)德育形势“风不平”“浪不静”

1.社会天空“乌云”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社会生活的更新,同源于:论文网www.7ctime.com
时也产生了道德价值的多元取向和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它们潜移默化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特别是在政府管理和媒体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这种情况更加令人堪忧。可以说很多时候农村的社会文化处于失控失管状态,这对学校道德建设造成一定的干扰。
2.学校净土“想说爱你不容易”。在农村家长们仍然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优劣的最重要依据,“升学率”是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的主要评价。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农村中小学,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所谓“声誉”和压倒一切的“成绩”而有意无意地放弃德育或把德育置于实际上的次要地位。
3.家庭“风烟”不时起。农村文化落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诸多,如农村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法往往滞后,许多家长很难做到“身教言教”,有的甚至自己就身染恶习,或者家庭矛盾不断。如今更有许多家长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隔代家长往往过分溺爱孙子孙女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
4.“德育让位”的现象成为公开的秘密。在农村中小学,几乎每个教师都认为,应当重视德育,不过自己应主要抓好所任教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使学生考取重点高中。理由是学生品德问题可以弥补,但若中考落榜,则是无法弥补。因此,德育工作几乎处于相互推诿的境地,德育工作处于实际上的附属地位,“德育为首”几乎成为一句空话,德育效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常常在出现了非抓不可的德育问题时才应付地抓一抓。
5.实效德育活动“难觅影踪”。农村德育活动存在诸多问题,如德育内容成人化,学生在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时,常会产生对抗心理,德育活动实效性差。德育方式方法简单化,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批评、训斥、惩罚等方式方法简单化的德育教育,德育效果难尽人意。德育活动盲目求新求变,抛弃传统,忽视本土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为了所谓的“安全问题”,常将具有农村传统的德育活动都取消了。

二、积极引领,给力学校德育

(一)多方合作——“水下冰山”暗礁不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导力量,社会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家庭教育则是德育的重要力量。当地乡镇党政、村委会应切实承担相关责任,构筑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学校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家长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多与学校联系,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二)有效德育方法,营造和谐氛围

教育者应细致研究中小学生心理,把握并遵循中小学生德育规律,讲究德育方法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优化德育过程。从当前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说,在采取有效德育活动时应注意:采取说服教育要找准劝说的切入点,同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口服心服。教育方法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慎用批评和处罚。在面对违规的学生,教育者要用关心和信任等等引导其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坚决反对“反道德行为”等等。
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形成和谐的氛围,也会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德育工作也要因材施教,把握每个学生思想动态的基本走向,以感情为载体,寓教于情,情理共融。这样的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活动让德育魅力回归

在农村中小学进行德育活动时,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愿望出发,立足农村创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增加乡规民约和乡情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立志成才等等的情感。大力开展具有农村传统的德育活动,如春秋时节组织远足登山,祭扫烈士墓,农忙时节参加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组织参观调查访谈旅游等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活动接受德育教育,受到感染熏陶。
活动是德育的灵魂。教育者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孙瑞卿.谈谈农村德育教育之现状[J].散文选刊,2011.
贺小军.扎实搞好农村德育工作[J].陕西教育,2009.
[3]付春林.农村德育教育之分析[J].硅谷,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