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公民教育,传统文化,扬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163 浏览:33138
论文导读:
摘要:公民教育作为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提升现代公民素质、改善现代公民人格的有效手段和策略,已为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实践所证明。公民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公民教育中国化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现代化赋予的重大历史课题和时代课题。公民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即公民教育应依据本民族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现实,选择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内容,采取带有民族化特点的教育策略和途径,以满民族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与中国政治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公民教育应以培养民族精神为首要任务,以权利和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以培养公民意识为核心,以培养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具有团体精神和祖国民族意识的好公民为宗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公民教育的民族性所决定,西方公民教育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就必须实现公民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结合。公民教育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扬弃正是这一逻辑的拓展和深入探讨。本论文基于公民教育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定性的论述前提,秉承对待传统文化应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公民教育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扬弃”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不可避开的产生了许多阻碍现代公民教育的不良因素,如传统依附思想、传统等级特权观念、传统义务本位观、传统“德重轻刑”思想等,严重阻碍了并在继续阻碍着公民政治主体意识、意识、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育。而公民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着的传统民本思想、传统修身思想、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等积极因素的深入挖掘和现代转换,可以实现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为现代公民教育提供思想论述上的支撑。本论文提出应通过树立现代公民观念,培育公体意识;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精神,推动公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突出公民权利意识教育,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热情;弘扬传统修身思想,改善公民道德修养等途径来弘扬传统文化资源,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关键词:公民教育论文传统文化论文扬弃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5
Abstract5-10
1 引言10-18

1.1 探讨背景10-13

1.2 探讨作用13-14

1.3 探讨近况14-16

1.3.1 关于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两者联系的探讨14

1.3.2 关于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的契合点和转换路径的探讨14-16

1.4 探讨策略16

1.4.1 文献探讨法16

1.4.2 历史浅析法16

1.5 革新及不足之处16-18

2 公民教育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定性18-23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18-20

2.

1.1 文化民族性的内涵18-19

2.

1.2 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性的反思与重建19-20

2.2 公民教育的民族性20-23

2.1 公民的民族性和国家性规定了公民教育的民族性20-21

2.2 政治文化的民族性蕴育了公民教育的民族性21

2.3 公民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公民教育的民族性21-22

2.4 各国公民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和规律证明了公民教育的民族性22-23

3 公民教育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扬弃23-35

3.1 公民教育对传统文化资源扬弃应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23-25

3.

1.1 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错误倾向23-24

3.

1.2 确定对待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24-25

3.2 传统文化中不良因素对现代公民教育的阻碍25-28
3.

2.1 传统依附思想阻碍公人意识的培育25

3.

2.2 传统等级特权观念阻碍公民平等意识和意识的培育25-26

3.

2.3 传统义务本位观阻碍公民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培育26-27

3.

2.4 传统“重德轻刑”思想阻碍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27-28

3.3 公民教育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发掘28-35

3.1 传统民本思想28-29

3.2 传统修身思想29-32

3.3 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32-35

4 弘扬传统文化资源,加强现代公民教育35-43

4.1 树立现代公民观念,培育公体意识35-36

4.

1.1 引导公民树立“人民是国家真正主人”的现代公民观念35

4.

1.2 塑造现代公民人格,激发公体意识35-36

4.2 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精神,推动公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36-38
4.

2.1 强化公民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36-37

4.

2.2 强化民族文化认同37

4.

2.3 引导公民树立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一致的信念37-38

4.3 突出公民权利意识教育,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热情38-40
4.

3.1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38-39

4.

3.2 鼓励公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政治参与39-40

4.4 弘扬修身思想,改善公民道德修养40-43

4.1 改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人格,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境界40-41

4.2 改造传统修身思想,丰富现代公民道德修养的内容41

4.3 提炼修身策略论,引导公民善用多种道德修养策略41-43

结束语43-44
参考文献44-46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探讨成果46-47
致谢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