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席勒,王国维,美育,人性,自由,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28 浏览:7446
论文导读:美育思想建构的出发点:人性的堕落与拯救28-30第二节美育思想实施的途径:艺术审美30-34一艺术审美的前提:美的艺术31二艺术审美的方式不同:“游戏说”与“势力-嗜好说”31-34第三节美育思想建构目标的比较34-42一美育思想建构目标的相同点:人性的和谐与完整34-36二美育思想建构目标的差别:人性的解放和人格的改善36-38三
摘要:当今世界已步入全球化时代,这必定造成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这种现象也引起了美学领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这必定导致不同美学系统之间的多元并存及其思想的相互吸收与革新。在此时代背景下,对席勒和王国维的美育思想比较探讨就彰显了其必要性。西方伟大的美育思想家席勒,把美育的作用和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美育思想影响着全世界;而王国维不管是在美育论述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可以垂范后人。二者的美育思想,在美育背景、美育途径、美育目标、美育的现实结果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有很大差别。本论文着重就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浅析与比较。席勒和王国维面对时代困境极力寻找解决不足的出路,他们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美育而不是寻求政治手段来对现实和人性堕落进行救赎。在他们美育思想的构想中,其美育思想也出现了同异交错的特点。在美育思想背景方面:本论文着重就美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地论述,突出席勒和王国维救赎现实的目的。同时,席勒和王国维的美育思想都深受康德哲学与美学的影响,都蕴含着现代性的诉求。他们的美育观点大多是以康德的论述为依据,本论文就论述的继承与革新方面进行浅析与诠释。就现代性诉求方面而言,席勒以独特的视角对由于近代工业文明的进展造成的异化现象进行控诉与批判,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先河。王国维对德国美学思想的引进与传播和注重人性启蒙不足,使中国的审美思想发生了现代性的转换。在美育思想内容方面的比较:着重就美育思想建构的出发点、途径、目标及最终结果进行了比较浅析,以而明晰中西美育论述在进展历程中交融与碰撞的轨迹,找出二者美育的共同性与差别性,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当代的美育建设。之后,就美育思想比较进行反思,使我们明确当今人们的存活困境,明晰了美育比较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进展,人们已将自己肢解成为千疮百孔的人,人、社会和教育的异化现象比席勒、王国维时代更突出。在这个任工具理性宰割的世界里,人被异化成整体中一个个孤零零的碎片。教育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偏离了培养健全人格的轨道。面对当今人类的存活困境和人性的分裂与扭曲,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美育的重要量。所以,通过对席勒和王国维美育思想的比较,我们对和谐与自由的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充满了向往。毋庸置疑,在当今社会,他们的美育思想仍有其不可忽略的现实作用。关键词:席勒论文王国维论文美育论文人性论文自由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6
ABSTRACT6-10
引言10-14
第一章 席勒和王国维美育思想背景的比较14-28
第一节 现实的救赎14-18

一、德国当时的社会环境14-17

二、王国维提倡美育的历史背景17-18

第二节 美育思想的康德哲学背景:继承与超越18-23

一、席勒:对康德哲学的“领会”与“摆脱”18-20

二、王国维:“始于”与“复返”康德哲学20-21

三、席勒和王国维对康德哲学的继承与超越21-23

第三节 美育思想蕴含的审美现代性特点23-28

一、席勒美育思想的审美现代性特点23-25

二、王国维美育思想的审美现代性特点25-28

第二章 席勒和王国维美育思想内容的比较28-42
第一节 美育思想建构的出发点:人性的堕落与拯救28-30
第二节 美育思想实施的途径:艺术审美30-34

一、艺术审美的前提:美的艺术31

二、艺术审美的方式不同:“游戏说”与“势力-嗜好说”31-34

第三节 美育思想建构目标的比较34-42

一、美育思想建构目标的相同点:人性的和谐与完整34-36

二、美育思想建构目标的差别:人性的解放和人格的改善36-38

三、席勒和王国维美育思想的最终结果:审美乌托邦38-42

第三章 席勒和王国维美育思想比较后的反思42-54
第一节 现代人的存活困境及进行美育的重要量42-46

一、当代人们的存活困境:科技理性的渗透与泛滥42-44

二、当代美育的重要量:审美救赎44-46

第二节 对当今美育的启迪46-49

一、纠正中国当代教育对感性和个性的轻视47-48

二、注重美育的具体实践不足48-49

三、将美育作为提升大众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49

第三节 美育比较的作用:走向和谐49-54

一、倡导健全人格的培养:人性和谐进展50-51

二、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51-54

结语54-56
参考文献56-60
致谢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