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教材两则辨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32 浏览:14861
论文导读::“植,倚也”,即拄着杖之意。朱熹集注则谓:“植,立之也”,亦通。凡遇“植”前主语为老者,“植”后宾语为“杖”时,均应训释为“倚”或“拄”。笔者以为,上述说法都于义未安。虽然杨文所说的扶犁既除草又培土的耕作方法到今天也还在使用,但是,操作犁杖技术要求很高,也需要一定的力气,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操作。陶渊明一介书生
“植杖”的“杖”辨析
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一句的理解,历来意见很不一致,主要集中在对“植杖”的理解上。人教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或植杖而耘耔”注:“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植,立,扶着。耘,除草。耔,培苗。”(2006年版27页注[20])把“植杖”理解作“扶着拐杖”已经广为认可。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也释“植杖”作“把杖竖立在地上”(上海古籍1987年版,三册,372页),冯其庸《历代文选》作“插杖于田边”(中国青年1997年版,360页),《中华活页文选》作“把杖放在一边”,并注“植,同‘置’”(中华书局1962年版,663页)。
而杨宝生先生《“植杖”释义勘正》(载《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7期)一文认为,此“杖”不是“手杖”,而是“犁杖”;“或植杖而耘耔”即是说“有时手持犁杖除草培苗”。相类的用例还有《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耘”,苏轼《东坡题跋》“非古之藕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耘”是除去苗间的草,“耔”是用土培苗的根部,用犁杖于禾垄中耕耘时,犁铧既犁翻掉其中的杂草,又将翻起的土壤拥培在禾苗的根部。古人是将“耘”“耔”连言,称之为“耘耔”,意思是既除草又培苗。
杜广学《〈“植杖”释义勘正〉的勘正》(载《语文学习》2009年3期)一文又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把“杖”释为“犁杖”,工具书不见载,杨文所举两例“杖”字也都不能释为“犁杖”,都是“手杖、拐杖”之意。在古汉语中,“植杖”有着固定的意义,就是“手杖”。古代文人雅士喜欢拄手杖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或植杖而耘耔”的意思就是“有时把手杖插在地上然后去除草培土”。
《语文学习》2009年12期又刊发郑义广《〈《“植杖”释义勘正》的勘正〉之思维误区》一文,支持杨文意见,并就释“杖”为“手杖”的不合理性作了阐释。
陶易《“植杖”的“植”》(载《文史杂志》2010年3期)也认为,此处“植杖”的“植”还是训释为“倚”或“拄”为妥。因为陶渊明在文中主要表现了他的归隐生活乐趣,故而借用《论语·微子篇》中荷蓧丈人“植其杖而芸”的典故。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云:“植,倚也”,即拄着杖之意。朱熹集注则谓:“植,立之也”,亦通。凡遇“植”前主语为老者,“植”后宾语为“杖”时,均应训释为“倚”或“拄”。
笔者以为,上述说法都于义未安。虽然杨文所说的扶犁既除草又培土的耕作方法到今天也还在使用,但是,操作犁杖技术要求很高,也需要一定的力气,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操作。陶渊明一介书生,怎么可能驾驭牛犁?看来还要另求其义。
陶渊明写作本文时,其时才四十多岁,身当壮年,自然不须扶杖而行,也未见陶渊明平时有喜欢拄杖以示文雅的记载。那么,“杖”的确切意思应该如何判定?这里先要弄清陶渊明诗中写的是在水田里还是在旱地耘耔。我们先来看“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应怎么理解。
“登东皋以舒啸”,课本注:“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呼啸。皋,高地。”(27页注[21])此也是常见选本的通解,但此说有可商榷处。据涂宗涛《苹楼夕照集》(山西古籍,1998年版75页)引郑权中《通假字萃编》说,“皋”不当作“高地”解释,而是指沼泽或水田。《说文》段注:“皋,气白之进也。……气白之进者,谓进之见于白气滃然者也。……皋有训泽者,《小雅》‘鹤鸣于九皋’,传曰:‘皋,泽也。’泽与皋,析言则

二、统言则一。”

“东皋”既然是指沼泽或水田,那就不能用“登”字了。原来,这里的“登”字是“癹(bá)”字之误。“癹”是指用脚把草踏杀,《说文》:“癹,以足踏夷草。”因古人不识癹字,二字又因形近,常常出现误用。《左传》《周礼》中,即有将“癹”字误为“芟”的。桂馥《札朴》卷二“芟夷”条称:“成十三年传,‘芟夷我农功’,按:《说文》癹,以足踏夷草,引《春秋》传‘癹夷薀崇之’,馥谓芟夷当为癹夷。夷,平也。”王筠《说文句读》“癹”字下称:“《周礼·秋官·叙官·薙氏注》引作‘芟夷薀崇之’,似亦后人不识癹字而改以既讹之《左传》也。”
由上可知,“登东皋”当作“癹东皋”,意谓下水田除草。又,潘岳《秋兴赋》“耕东皋之沃壤兮”,李善注:“水田曰皋,东者取其春意。”这里的“东皋”即是指春天的水田,陶渊明诗也应是本于潘岳,也是指春天的水田。这样一来,下文“或植杖而耘耔”也就有了着落。“耘”是除草,在水田里除草,就得用脚“癹”;“耔”是培土,即将所除之草混着稀泥封在稻禾根部。因是用脚除草,往往要拄一根杖以省气力。至今四川农村还保留着这样的“癹东皋”的耕作方式。此说有理。
因此,“植杖”之“杖”即是耘田除草时扶手以省气力的竹杆、木棒,与老人所拄的拐杖不是同一物;释“植”为“插”为“置”都不对,当如课本作“扶着”讲才妥帖。“或植杖而耘耔”即是说有时手把杖杆在耘田除草。
“省识”辨析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4期发表吴先进《透过“省识”看同义复词现象》一文,以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句之“省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注“省”作“曾经”是错误的(2007年3月版38页注[23]),“省识”是同义副词,应释为“认识”。笔者以为教材之说果然值得商榷,而同义复词说也显得牵强。
课本注是从蒋礼鸿说。蒋礼鸿《怀任斋文集·杜诗释词》三十五曰:“杜诗以空归、省识为对,省并当为疏状字,若以省即是识,则偏枯而失明矣。云曾识者,盖谓画图则曾识面矣,而紫台一去,终没胡沙,环佩归魂,竟成冥漠,其谁得而复觏,惟有抚琵琶之怨曲,识遗恨于无穷已耳。李郢‘谁省春风见玉颜’,与杜诗字面正同,亦一证。”(《蒋礼鸿集》卷

四、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86页)

“省识”也有作“略识”的。2001年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画图省识春风面”注:“从画像上可以约略看到她的青春容貌。省识,不识。”(147页注⑦)注有矛盾。翻译时“省识”作“约略看到”,释词时又作“不识”,注释者的意思显然是倾向于“略识”。相同的解释还见于程千帆《古诗今选》“画图句”注:“省识,略识。春风面,美丽的脸。这是说昭君生得论文导读:识”。萧涤非《杜甫诗选注》还有更详细的解释:“省字,或解作约略,或以为是‘岂省’的省文,按省识,犹觉识或解识,与‘黑鹰不省人间有’‘秋来未省见白日’等省字意相近。是说假使当初元帝能发现画图之非真,解识春风真面,又何至有青冢独留、环珮空归之恨呢?”(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66页)《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1期刊也刊
那么美丽,但元帝却只从画图中约略地看到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272页)上两家研究生论文www.7ctime.com
都注“省识”为“略识”。萧涤非《杜甫诗选注》还有更详细的解释:“省字,或解作约略,或以为是‘岂省’的省文,按省识,犹觉识或解识,与‘黑鹰不省人间有’‘秋来未省见白日’等省字意相近。是说假使当初元帝能发现画图之非真,解识春风真面,又何至有青冢独留、环珮空归之恨呢?”(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66页)《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1期刊也刊文(李斌《“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省”义辨析》)支持“略识”说。
“省识”还有作“空识”“未识”的。徐仁甫《杜诗注解商榷》卷十七曰:“‘省识’与‘空归’对文,空归有枉归之意,则省识亦未识也。”
上述解释虽各有理,但求诸语境,仍显得牵强。试想,如果汉元帝曾经借助画图初识或略识昭君的面目,就没有后面的“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悲剧了。原来是汉元帝看过的画像,画上的昭君已被丑化,他根本没有得识这“春风面”。葛洪《西京杂记》云:“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持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杜诗此句用的就是这个故事。故今人魏耕原以为,这里的“省”当作“眚”的通假字,过、错的意思。“省识”犹言缪识、错识。此句意谓汉元帝把经过丑化的“画图之面”误认为昭君之真面——也就是后来“召见,貌为后宫第一”的“春风面”。(参见《唐宋诗词语词考释》第119页)魏说可取。
陈小平,语文教研员,现居浙江温州。责任编校:黄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