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止戈为武:从象形会意到哲学意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500 浏览:120176
论文导读:进、进取之义,而绝非中止、制止。因此,“武”可以释义为“扛着兵器走”,或“拿着兵器走或跑着去打仗,去征伐、去征战”,或“象征着一个武将或武士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故“武123下一页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武”字的确切含义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的策略对“武”字的基本含义和哲学意蕴进行考辨。结果显示,后世关于“止戈为武”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止”字的释义上。语言文字学界从字的象形会意视角将“止”字释义为“足,足趾、行”,认为“武”字的本义是“征战、征伐、”;而武学军事学界从战争观、军事观、武德观视角将“止”字释义为“制止、止息”,认为“武”字的本义是“止息干戈”。文章认为,两种不同层面的观点均非是对“武”字圆满阐释,“武”字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动武”与“止武”的辨证统一。
关键词:武止戈为武 象形会意 哲学思辨
1004—5643(2014)01—0004—03
解读和定义“武”字是中国语言文字学、军事学、人类学、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学等诸多学科长期关注的重要理由之一,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引起争论的理由。在这些研究和争鸣中,学界同仁们曾试图对“止戈”何以为“武”以及“武”字的中文源流、字形结构、本义与引伸义等理由进行阐释。然而,至今对“武”字的释义仍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武”字究竟应该如何释义,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公案之一。
本研究认为,要想准确地把握“武”字真正的涵义,除了从字面上进行释义外,还应该从华夏武学思想的缘起流变进行分析。因为,有许多字在流变的过程中,不仅有本义,还有引申之意,“武”就是一个典型的从象形会意发展到含有深层次哲学意蕴的“字”。
1 关于“武“字的释义争论
“武”字是一个合体字,按古代造字法的“会意”,“武”从止、从戈,由止、戈二字合起来而成。“戈”为古代的兵器无疑,但“止”该如何释义,学界分歧较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武字是由止戈两字合成的,“止”应训为“止息”或“制止”,所以“止戈”应为止干戈之事,即停止使用武器,平息战乱。后又被引伸为“不用武力就能化干戈为玉帛”,成语“止戈为武”也由此而生。其依据为:
(1)《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潘党日:“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庄王回答:“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潘党认为楚庄王战胜了敌国,应该让敌人的后代都知道,不要忘了楚国的威风。而楚庄王告诉潘党:“武”字是由“止”和“戈”两字合成的,真正的消灭,是永远停止动用武器,这才是真正的武功。这个解释后来成了“武”的经典释义,并被引用到不少教科书中,广为流传。
(2)《说文解字》承袭此说:“楚庄王日:夫武定武戢兵,故止戈为武”,还进一步强调;“武,从戈从止,有阻止动武的含义”。可见,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止戈为武”中的“止”也被释义为“止息”、“制止”,认为“止戈”就是“止息干戈”。
(3)《汉书·武五子传》说:“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兵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明代政治家丘浚说:“武之为用,不以用之为功,而以不用为大,故武之为文,以止戈为义也”。这些典籍中均是把“止戈为武”的“止”理解为制止、止息之意的。
(4)武的本意是“征战、征伐”,即持戈步武。而随着认识的止戈为武:从象形会意到哲学意蕴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加深,武的作用变成了“止武”,即止息干戈”。故“戈”字的右下一撇被去掉,而在左上加上一横,表示停止暴战、维护正义之意。《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日:“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即是此意。
(5)翻阅古今汉字工具书籍,对“武”的解释均为清一色的“止戈为武”,或“从戈从止”。如《康熙字典·止部》、《古代汉语》、《辞海》等均载有“楚子日:止戈为武”的说法。
第二种观点主要是语言文字学界对“武”字的释义,认为“武”为合体会意字,从止从戈,本义为征伐、,与武事行动有关。其依据是:
(1)武是会意字。“武”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均为上下结构,上面是“戈”下面是“止”。“戈”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像古代的一种兵器,“止”在甲骨文中为人脚趾的象形,表示行动、行走,在金文、篆文中“止”依然是人的脚趾之形,其意是持戈而行,只是到了隶书才将金文、篆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混合结构(见图1)。因此,在象形文字甲骨文中,“武”字的原始本意就是手持武器进行战斗的意思。
(2)《说文·止部》:“止,下基也,像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翻。“止”的本义是“动”,“停止”是后起意,大约从春秋时期才用“止”字表示“停止”、“静止”。因此,原始“武”字中的“止”并非现代汉语中停止的止,故认为“止戈为武”乃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或历史的误解,或后人对字形的一种误解,或后人对字义的一种曲解。
(3)仓颉造字实际上是一个观物取象的过程。甲骨文中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足戈并立”,左边画一个“足型”,右边画一个“戈型”,二者组合成其雏形,以象形取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种静态(图2)。本意是显示武力,潜意思不是进攻而是防卫——警告别人,不要来侵犯。在此基础上,小篆字体由左右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进而形成了“止戈竖立”的组合。现代文字中,“止”字写在左下角,而“戈”的一撇移到“弋”字的左上角,其意是持戈而行,处于一种动态,表示手持兵器在行进。《说文解字》也认为,止与行有关,戈与斗有关,故“止戈竖立”就是行军作战,其与“伐,击也”,“戒,警也”,“戍,守边也”等会意字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武”字的本义就是征伐、征战,并含有勇武的意思。
(4)有研究认为,戈是古代的主要兵器之一,止是足趾的象形,且在古文里面,“止”很多时候是通假的“趾”字,本义为脚趾,引申义为立足。《春秋繁露·楚庄王》、《汉书·刑法志》、王筠的《说文释例》、于省吾的《释武》、王力的《同源字典》等对“止”的释义均是如此。此外,在其他一些会意字里,“止”都代表足趾,也就是人的足迹,几乎都有前进、进取之义,而绝非中止、制止。因此,“武”可以释义为“扛着兵器走”,或“拿着兵器走或跑着去打仗,去征伐、去征战”,或“象征着一个武将或武士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故“武论文导读:“扛着兵械行走”,也可引申为“扛着兵械停下来”。如果引申为后者,“止戈为武”就不再难理解了。晚清孙诒让在分析《说文》中“止”字的解释时称:“止有足意,可假借为行止之止”,由此再进一步引申出“止息”、“制止”之意。朱骏声认为,后来“止”字为“止息”、“制止”等义所专,所以才又造一个“趾”字表达本义,以与引申假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字中的“止”,绝不可能解释为“制止”,而是“趾”的初文,应该解释为脚步前进的方向,与“戈”这个意符联系起来,应该表示使用武力向前行进,征伐敌人。这样的释义更加符合“武”字的造字意图。(5)“武”是由“戈”和“止”组成的。“止”的本义是“趾”,表示脚,以及走路的动作。戈长了脚,意思就是军队在调动,开始动武了。但也有人认为,既然“止”的本义是“足”,那么“止戈为武”中的“止”就只能解释为“足”,以足代人,或停或进,即“止戈为武”就是“人扛着武器”(或立或行)之象形,含义自然就是“武装了的人”——士兵或军队,进而指代武力和战争。因此,“武”字的含义,不当释为止戈,而当释为动戈、大动干戈,这才是“武”字的本义。
(6)几千年来,“武”字一直是勇武、威武的代名词,“武”是和“文”字相对应的,泛指武功、武力及军事。现代文献中“武”的常用义有“武力、武装、武功、武器、武艺、武术等”。从小的方面说是技击,从大的方面说就是战争。且古代“谥法”中,凡是“刚强理直”、“威强睿德”、“克祸定乱”均可谥“武”。历代帝王中,凡以赫赫有功著称的,都带有武字,殷有武丁、武乙,周有武王,西汉有汉武帝刘彻、东汉有光武帝刘秀等旧。
(7)“武”在文献典籍中有“舞蹈”、“征伐、战斗”、“步迹”三个义项。陆宗达、王宁先生认为:“历史上的劳动、舞蹈是先于战争征伐的。人们首先是与兽的战斗,然后才是与人的战斗。持兵戈武器而动其足首先是舞蹈的形象,以后才引申出军武、征伐之义。又因舞蹈着重步伐,才引申出步迹之义。从历史的发展看,舞蹈应当是‘武’的本义。”
2 “止戈为武”的哲学意蕴
从上述对“止戈为武”的争论中可以看出,近代学界将“武”释义为“征伐、征战”符合古代造字的意图,也是“武”字的本义。但为何楚庄王会将“武”字释义为“止息干戈”,许慎还在《说文解字》中进一步强调“有阻止动武的含义”,为什么两种观点会存在如此大的差距,甚至释义相反,却得到了几千年人们的广泛认同呢?本文认为,绝非像有些人所说的“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借题发挥”、“历史的误解”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蕴。
(1)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文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因为它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是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其演变过程经由甲骨文到金文,到篆文,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其象形、象意特征被逐渐弱化,甚至完全退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总会留下图画文字的“胎迹”或“文化基因”。“武”从止,从戈,从甲骨文展到隶体,其字形结构和引申之义无论在历时层面还是共时层面都经历了很大变化。从字形上看,“武”字的形态已被线条化、轮廓化、特征化了,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戈”字的一撇被改为一横移到“弋”字的左上角。从字义上看,虽其“肩扛兵械,开步执戈,出征作战”的本义没有多大变化,但其引申之义却在不断地发展。如止字的本义是足,但足可以是行走的,也可以是站立的,故“止”不但可以引申为“扛着兵械行走”,也可引申为“扛着兵械停下来”。如果引申为后者,“止戈为武”就不再难理解了。晚清孙诒让在分析《说文》中“止”字的解释时称:“止有足意,可假借为行止之止”,由此再进一步引申出“止息”、“制止”之意。朱骏声认为,后来“止”字为“止息”、“制止”等义所专,所以才又造一个“趾”字表达本义,以与引申假借等义相区别。此外,还有人把“止戈为武”形象地释义为:“把杀人的戈扔在地上,再踏上一只脚,永远不再用它”,以示停止战争。
(2)从哲学层面看,中国文字,象形指事,有一种特殊的意指魔力,可以让人浮想联翩。如有研究认为,早在春秋时,“武”即被赋予了哲学作用,如“战以止战”,“杀以止杀”等,即通过战争来制止战争或评定叛乱,以武力制止对方的武力。《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就是说“使用武力是为了奠定功业,消灭战争”的意思,即“武”字中含有“制止干戈,实现和平”之意。还有研究认为,“止息干戈”是“止戈为武”的扩充作用,“楚庄王并不是文字学家,无非是借‘(停)止(干)戈’来发挥春秋时代的一种反战思想”。因此,“武”字虽小,但内涵丰富,不仅是战争、武力和武术的代名词,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行为处事方式的浓缩。“武”字里面不但蕴含有丰富的哲学文化信息,还与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理性思维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密切相关,从而把一个与斗争、较力、征伐、战斗相关的字,提升到更高的哲学范畴。
(3)从政治学层面看,语言文字是人类存活方式和历史发展的忠实记录,因此,作为字词的“武”与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提出“夫文,止戈为武”,从政治上讲武就是以战止战。旧进行战争的作用是为了消灭战争,兴兵作武只是手段,以有道伐无道,止息兵戈,以战求和,保国安民,维护和平,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与汉时“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之说以及“用战争消灭战争、不要杆子必须拿起杆子”的理论不谋而合,也与当代中国一直奉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决不称霸的外交政策相一致。因此,“止戈为武”不仅表达了古人渴望和平,远离兵荒马乱,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的愿望,也说明早在中华文明初创时期,以战制乱,以战止战的贵和思想已经形成,也是一个民族历经长期战争痛苦所提炼出来的智慧。
(4)从军事学层面看,“止戈为武”蕴含着中国古人的战争观、军事观和武德观,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古人把战争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类。认为平天下之乱,除万民之害,诛暴扶弱是正义战争,而对外扩张,进行掠夺,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战争,是非正义战争。强调进行战争要“以仁为本”,为“正义”而战。如《左传》就认为战争具有“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等多项功能和作用。孙子在谈用兵之道时,强调“攻心为上,攻城次之”,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司马法》中的“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朱元璋的“发止戈为武:从象形会意到哲学意蕴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兵为论文导读:,是不武,是和平,而不是战争”,“只有以制止、消灭暴力为目的武力,才是符合道德准则的军事行为”、“要制止战争并消灭战争,必须赢得战争”、“和平止战才是武的真谛”,“善于对待战争和善于制止战争都叫‘武”’等观点都是对“止戈为武”很好的诠释。长期以来,这些论点已化为集体无意识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诛暴,诛暴为保民”,康熙的“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等都把禁暴戢兵,卫国安民,维护和平作为使用武力,进行战争的出发点和归宿。此外,“武器与其说是为了战争,还不如说是为了阻止战争”、“战争的结局并不仅仅体现于军事上的输赢,更重要的是要从道德高度使敌对者在精神上折服”、“武是解决理由的最后手段,不到最后绝不轻易使用”,“武的最高境界是止戈,是不武,是和平,而不是战争”,“只有以制止、消灭暴力为目的武力,才是符合道德准则的军事行为”、“要制止战争并消灭战争,必须赢得战争”、“和平止战才是武的真谛”,“善于对待战争和善于制止战争都叫‘武”’等观点都是对“止戈为武”很好的诠释。长期以来,这些论点已化为集体无意识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对待战争的态度,而“止戈为武”也已成为人们深思战争理由的逻辑起点。3 结语
梳理文献发现,“止戈为武”的长期纷争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学和哲学两个不同层面上的。表面上看,它们似乎各自成理,难分轩轾。但仔细分析,却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其所孕含的丰富文化意蕴,止戈为武:从象形会意到哲学意蕴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具有训诂学和文化社会学上的双重作用。孔庆东先生就认为,“武”字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其本身所包含着的两重作用,“首先你要有武器,然后你要放下武器”,“既要有搏斗,又要有停止搏斗”,涵盖了战争与和平两个要素,形成了战争与和平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要正确理解这个概念,是很不容易的。故对“武”字进行释义,不仅要探寻其来龙去脉,厘清“武”字及其字根“止”的本义、引申义,还要追踪华夏武学思想的缘起流变,以及中国古代的战争观、军事观和武德观,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止戈为武”做出圆满的阐释。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龚留柱.春秋弦歌:《左传》与中国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朱英贵.汉字形义与器物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倪永宏.汉字部首详解[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黄宇文中国武术的实质[EB/OL].http:∥/f/page_viewtopic/t 12112

6.html

[7]百度百科.止戈为武[EB/OL].http:∥baike.baidu.corn/view/107099.htm
[8]黄现瑶.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瑶学术论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陈炜湛.“止戈为武”说[J].语文建设,1983(6).
[10]蔡宝忠.从甲骨文“武”字的含义到现代作用的武术概念[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7-119.
[11]郭鑫铨,侯燕文.语文谈片:文章里的秘蕴[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12]曲泓颖,邵先军.中华文化公案:“止戈为武”之争[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1-14.
[13]陈炜湛.“止戈为武”说[J].文字改革,1983(6):30.
[14]武建宇,徐瑞.“止戈为武”辨证——兼谈中国传统战争思想[J].励耘学刊(语言卷),2012(1):154-160.
[15]孙诒让.契文举例[M].济南:齐鲁书社,1993.
[16]孙云鹤.常用汉字详解字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17]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思想[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