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高校队伍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02 浏览:15172
论文导读:学术骨干的培育工作。第一,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优秀的学术骨干;第二,制定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科技新星奖励计划等,鼓励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第三,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课题、项目,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第四,支持青年教师出国深造、访问,帮助其夯实科研基础,开拓国际视野。(2)人才引进。人才引进可以在短期
摘要: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大学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质量。简要分析了在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科队伍建设面对的几个挑战,并提出了若干针对性举措,旨在加强高校学科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交叉融合;学科队伍
作者简介:孙东(1986-),男,山东淄博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助教;云霄(1984-),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工程师。(陕西 西安 710071)
1007-0079(2014)09-0008-02
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实力和层次的重要标准。从学科建设的内外因素来看,学科的基础设施、学科建设经费、图书资料等因素体现了学科的硬实力,学科队伍的人员结构、学术骨干、科研水平则决定了学科的软实力。[1]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当前,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学科发展的一大趋势。一方面,随着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学科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另一方面,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代学术发展的重要生命力所在,也因此成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突破口。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改造、整合传统学科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

一、这也对高校的学科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高校队伍建设面对的主要挑战

1.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定位

作为学科队伍的龙头,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是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合格的学科带头人要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个人品质,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突出的学科前瞻性,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兴、交叉学科对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前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各种跨学科的组织和单位不断涌现,学科带头人如何合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也面对新的挑战。

2.学科队伍结构的整合和优化

为适应新兴、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高校内部必定要对原有的学科资源、队伍进行整合。[3]在整合学科队伍的过程中,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诸多理由难免暴露,与此同时,新学科队伍中学科人员的知识结构千差万别,科研策略不尽相同,难以快速形成合力,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兼顾学科队伍结构的优化和学科成果的培育,保证学科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新兴、交叉学科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环节,也是当今国内高校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3.学科人员的考核机制

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各种跨学科平台、组织人员“成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4]学科人员归属单位由传统的院、系、所、课题组不断向交叉性学术组织、平台过渡,归属单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种学术组织、平台的差异性使得学科人员的工作任务和重点不尽相同,在对学科人员进行考核时,就要跳出传统学科考核机制的窠臼。如何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平、可操作性强的学科人员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科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学科队伍的活力,也就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的针对性举措

近年来,随着学科向相互交叉渗透的整体化趋势发展,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整个学科队伍要有强有力的领导、严密合理的队伍结构和健全的体制机制,这样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才能提高效率,减少学科资源浪费甚至学科人员各行其是的不良现象。要做好上述工作,就必须有一支富有团队精神、战斗力强的学科梯队。

1.针对性调整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条件

新兴、交叉学科的带头人遴选工作应注重“德高望重、学术精湛、领导有方”的基本原则。其中,“德高望重”指的是学术带头人要有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个人品质;“学术精湛”指的是学科带头人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准确把握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领导有方”指的是学术带头人要具备优异的组织领导能力,善于引导学科队伍形成合力。新形势下,学科的交叉融合又赋予了“学术精湛”和“领导有方”更多的内涵:一方面,学科负责人不但要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还要善于掌握临近相关学科国际国内发展的动态,对于学科前沿突破点有较强的洞察力,能够根据该学科的发展情况凝练好的研究方向,具备高水平的学术前瞻性。另一方面,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科负责人要具有大局意识和谦逊宽容、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以及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善于对单位归属相对分散的学科队伍进行系统管理,善于激发团队活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带领本学科全体成员完成任期内的学科建设任务。

2.积极培养、引进学术骨干

学术骨干是学科队伍的中坚力量,学术骨干的水平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学科的档次。培养、引进高水平的学术骨干,完成学科队伍的“骨架”建设,是学科队伍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否及时通过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结构稳定、战斗力强的学科队伍,是新兴、交叉学科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决定因素。
(1)自身培养。通过加强现有的学科队伍建设,做好学术骨干的培育工作。第一,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优秀的学术骨干;第二,制定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科技新星奖励计划等,鼓励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第三,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课题、项目,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第

四、支持青年教师出国深造、访问,帮助其夯实科研基础,开拓国际视野。

(2)人才引进。人才引进可以在短期内解决学术骨干缺乏的理由,也是优化学科队伍结构的重要手段。首先,可以在年龄、职称等方面对人才进行针对性选择,优化学科队伍的年龄、职称结构。其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丰富学科队伍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有效解决学科队伍的“同质性”理由,更有利于思维创新、学术争鸣和学科队伍内部的团结。

3.鼓励跨学科人员的交流

新兴、交叉学科本质上就是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不同学科之间人员的交流往往能给学科发展带来新思路、新策略,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1)建立跨学科组织、平台。通过成立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交叉研究院等形式,拓展不同学科之间人员的“松论文导读:流方式。组织跨学科学术沙龙,吸引不同学科的人才进行学术讨论,激发学科人员的学术创新灵感;举办跨学科学术报告会,邀请权威专家介绍当前各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为学科人员提供参考价值强的理论信息;鼓励跨学科研究立项,积极推动申请重大项目,推动跨学科人员的深层系交流;重视与国内外跨学科研究机构及专家的学术交流,帮
耦合”交流方式,为学科人员丰富知识结构提供新途径。同时,跨学科的组织、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学科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均成立了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者研究院,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参考。
(2)建设复合专业。复合专业不仅是拓宽学生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推动不同学科之间深层次交流的重要途径。复合专业建设涵盖了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方式建设等各个方面,[5]这些工作环节要求不同学科之间的人员彼此深入了解、密切合作,为其了解相关学科的内涵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复合专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的同时,也为学科队伍本身培养了生力军。
(3)丰富交流方式。组织跨学科学术沙龙,吸引不同学科的人才进行学术讨论,激发学科人员的学术创新灵感;举办跨学科学术报告会,邀请权威专家介绍当前各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为学科人员提供参考价值强的理论信息;鼓励跨学科研究立项,积极推动申请重大项目,推动跨学科人员的深层系交流;重视与国内外跨学科研究机构及专家的学术交流,帮助学科人员及时掌握前沿信息,吸收先进经验。

4.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健全学科队伍建设的机制体制,是落实学科队伍建设各个环节的保障,是学科队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明确学科队伍建设制度的理念和内容,针对制约学科队伍发展的因素,全局谋划,合理制度,保证各项制度稳定运转,切实推动学科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根据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际情况,通过政策法规对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予以明确,依责定权,依绩定利,使学科带头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也为学科成员对学科带头人的监督提供了客观依据。
(2)建立健全学科成员的考核制度。对学科成员进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察,根据新兴、交叉学科人员“成分”多元化的特点,依据学科人员的不同层级、平台和组织制定灵活的考核标准,注重“努力即可做到”的原则,切忌“漫天要价”。考核制度要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并且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学科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为学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3)其他制度建设。根据新兴、交叉学科的特点,合理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推动跨学科人员合理有序的流动,保障跨学科组织、平台健康高效的运转。勇于发现理由,大胆开拓创新,探索加强新兴、交叉学科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切实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论
学科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学科队伍建设在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以及体制机制建设方面都遇到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应该统筹考虑,大胆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推动高校学科队伍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科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虹,马桂林.高水平大学学科队伍建设的深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
[2]雷召海.关于高校学科队伍建设的几个理由[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3]关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及其整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
[4]程新奎.大学跨学科组织的主要运转模式及其特征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2007,(5).
[5]廖冬梅,等.建立学科交融式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8).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