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新课标背景下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794 浏览:49189
论文导读:为契机,将德育融入其中。(3)以作文讲评为深化。批改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而讲评是针对全班学生的,因此更为重要。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准备,除了讲清作文技巧、形式等方面的理由外,更要讲思想认识方面的理由,启发学生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理由,很好地认识世界光明的、进步的一面。只有如此,才能使德育行为得以巩固和深化
摘 要: 民族地区教育是为民族区地区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而语文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结合课文,或者环保教育,或者爱国教育,或者感恩教育;或者励志教育。本局具体就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例谈。
关键词: 新课标;中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新课改强化以生为本,张扬学生个性,倡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着眼于为了孩子的明天。那么,如何把语文教学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一、挖掘情感

(1)以情传德。“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纵观古今中外各类体裁的文质兼美的佳作,无不寄寓着作者高尚的人格精神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宝藏,都是语文老师实施情感教学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把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手段动情地讲授,注重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以此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艺术修养。比如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笔者作了这样的点拨:“诗人面对存活绝境,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只要天下寒士得以要居庇护,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无比满足。这种舍己忘私、关心他人安危的仁爱之心、博大胸怀,不仅令利己者汗颜,更是对当今学生的精神哺育。”语言不是无情物,作者写得动情,老师又教得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分明,才能使学生透过字词句语的领悟,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2)以情悟德。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抒情性强而又易懂的课文,如《济南的冬天》、《安塞腰鼓》等 , 教学时只需把课文的重点、难点稍加点拨,就可让学生进行诵读。因为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对文章的多次诵读中逐渐感悟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例如讲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时,笔者稍加点拨后便让学生诵读,通过朗读在把握住作者心境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感情,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3)以情品道。文本是一座大宝山,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去赏析以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自觉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另外,教师也可以用形神毕现的语言去赏析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赏析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这里的课文赏析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分析,而非一般作用上的教师唱“独脚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抓住关键性的内容作磨刀石,让学生去砥砺自己的思维,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

二、提高修养

如在教学中,笔者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鲁迅的《孔乙己》和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这三篇文章的不同点。同学们经过分析,发现这三篇文章不仅在命题的策略、人物形象的塑造、结构的安排、语言的应用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内容主题上也大不相同。《范进中举》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它将“读书做官”这个美丽的苹果高高吊起,使读书人终身为之奋斗,到最后不但没有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连自己也成了一无是处的废物。
同为描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孔乙已》,除了表现这一主题外,主要展示的是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自私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性和灭亡的必定性。

三、拓宽视野

(1)以作文命题为引导。命题时,不论是全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都要注意它的健康性、进步性、社会性,即要以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主,引导学生向往光明,摒弃黑暗,追求进步,反对倒退;主张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倡导亲善、和谐,抨击仇恨动乱,张扬宽容平和……如有一道作文题,是要学生就罗列的一组贪污腐败事例写一篇文章,笔者就告诉学生:“虽然材料上全是污吏,但这些人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毕竟是少数,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文章中用三两笔表现出来,方能使文章立意全面、工稳妥当。
(2)以作文批改为契机。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视批改的作用,并以此为契机,将德育融入其中。
(3)以作文讲评为深化。批改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而讲评是针对全班学生的,因此更为重要。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准备,除了讲清作文技巧、形式等方面的理由外,更要讲思想认识方面的理由,启发学生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理由,很好地认识世界光明的、进步的一面。只有如此,才能使德育行为得以巩固和深化,切实起到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才是真正作用上为祖国、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栋梁之材。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充满着对成长中的人的爱护与尊重,对人及人类自主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体现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实质与精要,构成了一种新的德育思路。
同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更要使德育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细无声”,教师可以去挖掘文本的情感源、比较相关素材的不同点、拓宽学生写作的视野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毕生的追求。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xlsjxlw/lw24749.html上一论文:试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