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91 浏览:15112
论文导读:〕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理由开展研究,首先阐述了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缺失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进而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道德教育 实效性 策略
1674-4810(2014)35-0047-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我们的道德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已很难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当前,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远远达不到人们的期望,本文分析了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理由。

一、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理由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发展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开阔视野和拓宽知识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的发展也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的盛行,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体系还有待完善,社会的道德法律法规仍然不健全。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低下,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各高校长远的发展。

2.道德教育的观念保守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教育观念保守是造成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重要理由。首先,我们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认识是片面和狭隘的。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赋予个体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以及行为规范等。它不仅约束个体的异己力量,又保证个体存活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高校缺少道德教育的课程安排,道德教育的课程相对比较薄弱。再次,高校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缺乏重视。大学生只是单纯地强调自身的学业和将来的工作,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少对道德教育引起重视,大学生普遍都认为道德教育不需要专门培养。

3.道德教育评价缺乏有效性

道德教育的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针对道德教育工作以及道德教育效果做出判断的过程。虽然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反馈环节,但对道德教育活动起着调节性的关键作用。客观、公正、科学的道德教育评价不仅能为道德教育内容和策略提供依据,同时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中,普遍只是关注结果,很少重视其动机和过程,使评价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二、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1.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为了营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我们要把道德教育工作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加强学校各种行为规范、制度和纪律的建设,形成一个学术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然后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道德模范。通过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弘扬来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态度,为大学生的德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能创设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唤起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使道德从外部调控内化为大学生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习惯。

2.把握道德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不仅仅是学校进行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作用下形成的。高校道德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实际。首先大学生必须打破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滞后性,既要继承中华传统的道德文化标准又要吐故纳新。然后我们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贴近社会和生活,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理由。只有紧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感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塑造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在生活中实现德育目的。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使高校德育的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和生活。

3.构建道德教育的系统体系

要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要积极地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系统体系。首先要加强学校各部门的道德教育工作,保证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其次要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法律机制,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的有力保障。再次要加强高校道德建设的综合管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环境,更好地保障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当今社会,高校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开展道德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研究新办法和寻找新思路,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赖以存活的场合,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道德教育的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使道德教育形成一个网络体系。实施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在教育策略、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上不断创新,真正转变目前德育效率低下的状况,从整体上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淑萍.论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理由[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郭栋.关于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24)
〔责任编辑:庞远燕〕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jbzrlw/lw47392.html上一论文:浅析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