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困境与应策略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58 浏览:20984
论文导读:
【摘 要】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理由,无疑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契机,但由于其自身资源的短缺、外界政策环境的不明朗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众多学者开始深思社会企业是否能够成为非营利组织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文章将结合我国社会企业现阶段普遍面对的困境,浅析困境产生的理由,并试图通过AGIL模型来帮助社会企业寻找应对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企业;AGIL模型;困境;应策略略

一、社会企业的定义

社会企业,作为一个介于传统商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新型社会组织,由于其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社会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以期探索到一条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于是,补贴型、权衡型、同步型等各种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开始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正是这种多元化的特点,无疑意味着社会企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者眼中会有不同的定义。但综合看来,这些定义仍然具备以下两点共同的核心内容。
(一)从社会企业的生产和投入来看,社会企业虽然直接与市场相联系,利用商业手段牟取利润,但无论其业务本身是否直接产生社会效应,社会企业都需要最大化的将其商业收入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正面对着资源的重新分配和集聚,一个颇具规模的底层社会也与此同时正在逐渐形成。这些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往往缺乏自身的话语权,只能靠他者他话的方式获得那些“上层人士”的关注或怜悯。于是,他们渴望通过占有文化资源来转变自己的存活目前状况,也就是希望通过教育的途径,来转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他们往往由于地缘、自然灾害、人为的意外等各种理由,被主流社会边缘化。即使自己有转变的也常常无济于事。这时候社会企业就可以为这些无法获得竞争资源的底层人群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非商业性的资源,不仅仅是那些短暂的物质支持,更多的则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非货币资源,包括教育、培训等服务性资源等。
(二)从社会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念来看,社会企业是社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相互结合。有人曾将社会企业的底线概括为“”,即People、Planet、Profit。也就是说,社会企业以人为核心,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更加强调环境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是将其产生的利润最大化的投入到社会福利事业当中,以社会目标为己任,特别是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以增进社会福祉。而在企业家精神方面,和我们之前理解的“无商不奸”“唯利是图”的这种刻板印象并不是同一概念,而是强调一种创新精神。这里的企业家不一定是企业的拥有者,而是那些能为企业提供新的组织、生产、管理策略,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人才,并能够根据企业特点和当下的背景形势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加以重组,引入新的组合,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因此,综上所述,社会企业是具有混合体特征,一方面通过与市场联系,利用商业手段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则最大化运用此部分收入,来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实现社会目标,是完成社会转型目的的创新型工具。

二、社会企业产生的动因

随着近年各个地区NPO的数量日益增加,为了满足层出不穷的社会需要,提高民众在公共政策上的参与度,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政府、NPO乃至商界开始纷纷关注社会企业的建立。纵观众多地区社会企业产生的背景,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帮助弱势群体增加自我认同,提高社会参与,增强自身竞争能力。通过建立社会企业,可以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和参与竞争的岗位机会,满足那些被政府和市场遗忘的边缘人群的社会需要,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克服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使他们能够恢复信心,重新融入到社会当中。
(二)缓解经费紧张,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可持续的资金渠道。众所周知,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资金来源理由。从其发展之初,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无非是政府、慈善募捐、慈善基金几大方面。这样单纯依赖外部的收入结构无疑是十分不可控的、脆弱的。一旦发生大的灾难或危机,社会的经济局势会因此产生较大的波动,势必会严重影响到NPO的机构运营状态,很可能会因此导致相关NPO服务无法继续下去。因此,为了寻求一个稳定持续的经济支撑,建立自己的机构企业,对于NPO而言,既能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又能实现其社会目标,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
(三)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由于国家在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财政支持有限,为了转嫁一部分财政负担,政府开始在政策上鼓励社会企业的发展,为他们在市场竞争提供更便利的环境,这为社会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政策环境。
(四)竞争机制的引入,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NPO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法依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市场中取胜,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更多弱势群体的需求,就需要引入企业的相关的竞争机制和组织生产方式,实现NPO向社会企业的转型,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五)国际化浪潮的推动。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任何人或事物都不能封闭起来,各国在发展中都面对种种挑战与困境,这势必会促使各国联系不断加强,以共同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而当社会企业开始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当中时,无疑为各国解决自身社会理由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策略和途径。于是,在企业、高校间的不断交流中,各种资源信息的互通有无,使社会企业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推动。

三、社会企业所面对的困境

虽然,社会企业的发展拥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但由于其混合体的特征,同样面对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一)来自核心价值的挑战。处于非营利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社会企业位置十分尴尬,公平和效率难以两全。很多社会企业要为那些特殊人群提供就业岗位、培训,但由于他们一般都是残障人士,为他们投入的成本会更高,但效率却可能比一般同行业要低,这就让他们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这就会影响社会企业的收入,也就会影响其提供的服务质量。然而,要是社会企业过分追求利益,他们就可能会面对违背核心价值的压力,会受到来自社会的质疑:它们还是社会企业吗?这和一般的拥有公益精神的一般企业又有何不同?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yshxlw/lw34604.html上一论文:简论社会转型时期江苏农村新型养老保障模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