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我们如何进入城市?——都市文学三人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86 浏览:11563
论文导读:
江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评委。曾为文艺评论杂志主编,报纸高级记者。现为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目前主要研究“80后”文学与新媒体文化。入选新世纪本领域最有影响的35篇论文,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入选“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
《广州文艺》第二届都市小说双年展的获奖名单已公布,评委之一的江冰老师与本刊的两位编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当今的都市小说阐释了各自的理解,并期待在“都市小说双年展”栏目中出现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
——编者
江冰:大面积阅读一个栏目两年都市中短篇小说,实在希望有一个统计学的数据。比如题材、场景、作者年龄、身份、经历,还有态度、价值观、美学风格、喜爱偏好等等,可惜没有时间,因为一个方阵一个群体,就有统计和分析价值。最直接印象是好几十位作者几乎全是“70后”,直接结论“70后”还在城市边缘,即他们还没进城 。
朱继红:首先都市从人类学的角度说,它是人类集群的结果;从哲学的作用上说它是人类的外在形式。在这里文学便是人类精神的向导和对自身的本性认识。从这四年的“都市小说双年展“中,我们在内心经历着这一切。
杨希:编辑过不少文章,都市气质浓郁的是少数。作家们“不进入”的主观意识比较强烈,我记得有一篇审稿签里我写过这样一句话:小说不乏温暖的人情味,但描绘城市的立场则有些偏颇。很明显,作者将城市几乎写成了万恶之源,这不客观。
江冰:“70后”作家成长略略晚于中国大陆城市化步伐,他们大多生活在乡村或是“都市里的乡村”,缺少真正的城市经验,所以在作品里可以感受到“50后”、“60后”对城市的陌生、惊惧、怀疑,似乎更多的是一种与农民工进城同步的心态。这样一种说法其实得罪人,因为现居住城市的人,尽管骨子里拒绝城市,但绝不许他人说自己土。
朱继红:在都市人生中,“70后”、“80后”在都市的树枝上舞蹈,他们感受到的是阳光雨露和风暴以及树枝的弹性和脆弱。而“50”、“60后”是在树底下打太极,他们的双脚不自觉地踩在根系中,他们看见了衰亡、成长和之间的挣扎。而所有这些加起来才是一棵完整的树。不同年代的人对都市的不同理解希望能通过作家的文字表现出来,达成共鸣。
杨希:“50”、“60后”的作家,其作品基本是在乡村的土壤和背景中获得依据,获得出发点的,但即便是这群人也是矛盾的,用诺贝尔奖金在城里买房就是一个典型事件,他们愿意居住在城市里,而不是 “美而怀念”的乡村。我倒觉得,他们在作品中对城市的批判是类似一种口是心非的状态,是一种潜意识的压抑。正是因为他们的远离造就了他们对乡村的怀念,而在道德系统里,他们愿意表现出自己对曾经文化根基的留恋,并认为这是最符合尊严的。如果城市真如一位“60后”诗人所说“满街的垃圾尽是都市人废弃的良知、友善、诚实、道德”,又是什么促使他们的驻留呢?换句话说,正是城市成就了乡村的美,而城市本身的美感还不在这群作者熟悉和尊重的范畴里。
江冰:“土和洋”——20世纪中国一个很有趣概念,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延续至今,百年之久,触及全体,概莫除外,横扫千军,从里到外。当下“70后”都市小说,尤其这个栏目,土多洋少!比如,小说场景,比较模糊,几乎少有大都市标志性场景,比如街道、大厦、地铁、机场、轻轨、车站、写字楼、大酒店、大商场、奢侈品、时尚场无一丝时尚气息 。还有一个遗憾:缺少书写“城市记忆”的我们如何进入城市?——都市文学三人谈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作品,比如张爱玲、王安忆之于上海,老舍、王朔之于北京,欧阳山之于羊城广州——还是一句话,我们的作家还在进城,远没有抵达城市核心地带。
朱继红:都市的物性是时代的标志,而物性体现在小说中就会有时代的特征。马尔克斯的“磁铁”当然代替不了汽车、冰箱、微波炉,而汽车、冰箱、微波炉会不会有“磁铁”似的想象。如果有,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物就会千变万化,就会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就会给我们一个更真实的世界,面目一新的世界。而现实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麻木的、死板的、面具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偶有一丝灵气,我们就会兴高采烈。我们在努力捕捉着一丝丝灵气。土和洋并不是鉴别农村和城市的标准,实际是在于作家对都市的精神内核的把握。而大多数时候,反映都市生活的作品缺少这种把握,便显得苍白和雷同。
杨希:但抵达城市和了解城市可能是不易的,尤其是中国的城市。熟悉的东西给人一种安全感,一个在乡村长大的作家必定对乡村的街道,乡村的人,哪怕一棵树的姿态都记得清清楚楚,每每说起,是自豪的,我能从作品中理解这种感受。乡村的形态是相对固定的,而城市的形态变化快,地铁的线路,高楼的数目、位置,酒店商场的兴衰让你来不及反应,作家们基本是情绪动物,需要时间深思,不容易适应城市发展的速度,甚至看不清它的模样,即便一直在城市生活,也是雾里看花。可单纯的玩乐和探索又往往趋于表面,这是一个理由。我认为造成这个理由的根本,是中国的城市本身也处在一种过渡阶段,虽然在形态上我们已经颇具规模,但迅速地吞并周围区县的同时,消化能力跟不上,本身也是城与村同在,土和洋混合。一边是高档会所里现场演奏爵士乐,一边是公园广场播着“最炫民族风”。我们城市的发展多数接近爆发的状态,所以城市人本身也难有积淀。
江冰:人在什么样的场景中,就拥有什么样的气场和心态,进城犹豫,举步维艰;存活挣扎,朝不保夕;乐在其中,享受都市——都可以用场景来烘托来传达,可惜大部分作家都很少描述城市,更不用说传达都市的气场,远没有张欣20年前的都市眉飞色扬,也没有今天郭敬明小时代里上海滩的表面浮华,至多是一可怜简陋咖啡厅。即便已经发表多年的“70后”作家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里的小人物在城市挣扎的场景传达,至今依然缺少。更不用说可以比肩张爱玲、王安忆、老舍、王朔、方方、冯骥才这样前辈“城市地标性”的小说家了。我们如何进入城市?——都市文学三人谈论文资料由论文网{#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gwxlw/lw37025.html上一论文:试析20世纪70年代的澳门小说与汉语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