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洪堡特语言世界观对认知语言学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508 浏览:158899
论文导读:的本质功能。他还强调,一切真正作用的语言研究必须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信念,即语言(主要)不是供人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和媒介,而是“一个民族的思维和感知的工具”(P73)。3.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认知语言学,一方面,它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是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它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对传统的
摘要:洪堡特(1767-1835)是德国近代著名政治家、语言学家。他以人的研究去探讨语言的本质理由,提出了语言世界观这一思想。“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的差异,而是世界观本身的差异”,“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人的普遍本性”,“语言参与了概念的构成”,这些观点反映了洪堡特对人、语言和客观世界三者关系的真知灼见和先见之明,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洪堡特;语言世界观;认知语言学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近二十多年来新兴的一门科学,它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认知语言学研究人对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察事物方式如何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语言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特别是在同样符合语言规范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不同的词与句子来表达非客观的作用。1987年,R.W.Langacker出版了《认知语法基础》(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第一卷;G.Lakoff出版了《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Johnson 出版了《心中之身》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这三部书的问世确立了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德国近代政治家、语言学家洪堡特对认知语言学相关的主要理由早有论述,那就是他提出的“语言世界观”(sprachliche Weltansicht)。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与认知语言学有何异同?前者对后者有什么启迪?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对象。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与评述。

2.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

洪堡特结合人的研究去探讨语言的本质理由,提出了“语言世界观”这一思想。他认为每一种语言对其使用者都具有这样那样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就是语言的“世界观”。人们习惯于说语言是交际工具或表达思想的工具,然而人用语言表达思想时语言是否参与思想的形成过程?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对这个理由给出了明确的解答。在他的论著“论与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的比较语言研究”(1820)里,他阐述了“语言世界观”的基本观点:“可知事物的总和是一个有待人类精神耕耘的领域,它存在于所有语言之间,独立于任何语言;而人只能以自身的认识和感知方式,即通过一条主观的道路接近这一纯客观的领域”[1](P29)。他认为,语言具有表达功能和认知功能,并认为后者才是语言的本质功能。他还强调,一切真正作用的语言研究必须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信念,即语言(主要)不是供人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和媒介,而是“一个民族的思维和感知的工具”[1](P73)。

3.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

认知语言学,一方面,它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是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它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传统的语言观认为语言具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内在特性;语言是封闭的自主的系统;认知与语言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与之相反,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言运用和理解的作用,认为没有独立于人的认知以外的所谓作用和客观真理;语言不是封闭的、自主的体系,而是开放的、依赖性的系统,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认知能力等各种因素综合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受人们认识世界的策略和规律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力求用较少的规则解释较多的表面上似乎不相关的语言现象,以揭示语言的本质理由。首先,认知语言学注重语义的研究。在词法层面上,词义要受功能、语境和语用等因素的支配和制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反映;在句法层面上,对同一真值事件的表达,因观察者的角度、注意焦点、详细程度不同而不同,表现了不同的句义。其次,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的共性理由。认为人类有相同的身体构造和感知器官,面对相同的物质世界,具备相同的感知、认知能力,一定能获得相似的概念结构。

4.洪堡特“语言世界观”与认知语言学的比较与启迪

洪堡特以人、语言与客观世界三者关系为契机,去探讨语言与思维关系理由。他提出的“语言世界观”不仅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理由做出了解答,而且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和指导作用。

4.1 语言世界观为语言开放性、依赖性和非自主性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牵制,每个部分的地位和功能都取决于它跟其余部分的关系,语言具有开放性、依赖性和非自主性。这一点与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的思想是一致的:
“语言的有机体源于人类说话的普遍能力和需要,产生自整个民族……”[4](P110),“跟语言有关的一切方面都只能比拟为生理学的过程,而不能比作解剖学的过程;语言中没有任何静止的东西,一切都是动态的。”[1](P261-262)。洪堡特把语言视为“有机体”,把与语言有关的一切方面比作生理学的过程,他要说明:语言是不断地发展和更新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我们可以把语言比作一幅巨大的织物,其中的每个部分都与其余部分、所有部分都与整体有着或多或少清晰可辩的内在联系。无论从哪个方面观察,人在讲话是始终只能接触到这幅织物的一个孤立的部分,然而他却总是本能地从整体出发去把握这个部分,仿佛在他面前同时呈现着与个别、具体的部分有着必定的所有组成部分。”[4](P105)

4.2 语言世界观明确了语言认知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认知语法认为,语法是由小的象征单位组成大的句法结构的过程,是语义内容的组合和符号化。句法以语义为基础,语义以概念化、范畴化、语境化、符号化为前提,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反映。认知语言学的任务就是要探究语言概念形成中的认知。这一点也与洪堡特的主张不谋而合。在语言世界观里,论文导读:
洪堡特强调语言学家的最终任务是要探洪堡特语言世界观对认知语言学的启迪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明语言结构的差异对民族思维和感知活动的影响。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种形式化的符号手段,以自然的内容传达了精神的内容。他说:“……语言的形式反映了一种极为独特的追求,一个民族正是通过这种追求才能够在语言中实现其思维和感知活动”[4](P114)。在洪堡特看来,拥有不同世界观的民族的特性在词的作用上映现了出来。宽泛而言,可以认为各个民族就同一事物所形成的词语符号是等意的(比如德语的“Schnee”、汉语的“雪”),从词源上讲,一种语言的精神概念离不开感性的基础,比如德语的Vernunft(理性、理智)和Verstand(理解、知性)分别来自nehmen(拿、握)和stehen(站立)这两个具体的观念。[4](P139)从语法上看,洪堡特认为,一个实词的作用包括概念作用和范畴作用,这两种作用的形成分别得力于两类完全不同的思维活动:
“一方面是对概念进行指称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精神劳动,它把概念化为一定的思维范畴或言语范畴,而词的完整作用是由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4](P140)。这两种思维活动分别可以称为“指称行为”和“范畴行为”。指称行为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个具体的词;范畴行为的结果是以明确的标记把词分为各种类型。而在当代认知语言学里,词义是通过概念化、范畴化而得以体现的。这一点与洪堡特的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洪堡特所谓的“指称行为”与“范畴行为”正是当代认知语言学所热衷于探讨的“概念化”、“范畴化”课题。
4.3 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人的普遍本性,这一思想加深了人们对语言象似性和共性的理解和认识
关于语言的象似性理由,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必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指语言的拟声词和象形字、音与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还包括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在这个理由上,洪堡特认为语言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这些语言特性在词义中表现更为明显。他指出,W(u)这个音本身听起来便给人以混沌不清的感觉,所以德语里带该音的许多词都有含混、烦乱、飘荡之义,如Wolke(云)、Wind(风)、Wirren(弄乱)、Wunsch(希望)[4](P118)。在他看来,这种根据语音与物象的天然联系进行造词的方式在人类最早的词语命名过程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得所有语言的名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他认洪堡特语言世界观对认知语言学的启迪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为词是“事物在心灵中造成的图象的反映”,是人“在发明词语的某个特定时刻对一个事物所作的理解”[4](P137)。他进一步解释道:“即使出自完全不同的语系的语言,即使它们从未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接触,并且属于不同的类,它们的结构也必定具有某些普遍的相似。这类相似是由人类本性的一致和发音器官的一致很自然地决定的,此外也与每一语言与任一其他语言互通的可能性有关”[1](P421)。
洪堡特辨证地看待语言的共性与个性:
“各种语言之所以会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成分,是因为人类各民族具有相同的语言能力和说话需要,而各种语言的结构有所不同,则是因为孕育语言的每一民族都具有独特的个性”[4](P76)。他明确指出:
“世界上各种语言的普遍性在于,它们具有一种统一的内在形式……”[4](P117)
洪堡特列举了语言共性表现的三个方面:1)表达概念和组成言语所必须的观念之间的联系;2) 相同的发音器官,其规模和性质只允许发一定的分节音;3)具体的辅音、元音与一定的感觉印象之间的关系[5](62)。他认为人类语言具有共同的特性,存在着一种统一的内在语言形式,主要是因为,人类有着相同的概念化过程、相同的言语生理条件和相似的感知能力。
5.结语
认知语言学目前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还需要不断地从其他相关领域,(包括纵横两方面)研究才能得以完善和发展。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虽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其中的许多论点仍闪烁出语言哲理的光辉,这也从纵的方面为认知语言学迈向语言理论最终目标提供一些启迪。
参考文献:
[1] 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 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C],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E.Ungerer and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m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6
[4] 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5] 威廉.冯.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商务出版社,2004.